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单纯的药物治疗措施并不能完全有效地防治各种心脏病,精神心理问题对心脏的影响不容忽视。
研究发现,心理状态会影响心脏健康,平时精神压力大,或有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更容易患心脏病,合并心理问题的心脏病患者相对没心理问题的人,预后也较差。其机制可能与精神压力大能引起心律失常、增加血小板聚集、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有关。同时,过大的精神压力可促使不良行为的发生,如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等,这些因素均可导致心脏病患者死亡率升高。
“双心医学”是由心血管科和精神科交叉、综合而构筑的新兴医学,是在医学诊疗中注重尊重个体的心理感受,解决心理问题,从而达到改善心脏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过度依赖技术手段的目的。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增加一些对“双心医学”的了解,有助于更好拥抱健康生活。
误认为“心脏病发作”,心血管疾病新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双心医学”又称心理心脏病学,是研究心血管疾病和与其相关的心理疾病的学科。两千年来,我国传统医学就逐渐形成了“心主血脉,心主神明”的理论。生活中我们常说用心思考、心神不宁、心烦意乱、心安理得、心满意足、心驰神往等,中文的表达说明心脏与心理的关系,用“心”这个字来表达心理和情绪。
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同时社会压力增大,心脏疾病和心理疾病都在快速增加,当它们合并出现时我们如今就称之为“双心疾病”。疫情之下,对心理情绪的影响会更突出,对心脏病,我们都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而对心理疾病,当它发生在合并心脏病的时候会被忽视和误解。
这里分享两个典型病例,也是让笔者比较难忘的。
第一例是63岁的陈阿姨。她在5年前开始断断续续出现胸闷不适症状,一直在社区卫生中心看门诊,诊断为“心肌缺血、冠心病”。她长期服用各种治疗冠心病的西药中成药,包括硝酸甘油、降脂药、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通心络等,症状时好时坏。这次疫情期间的长时间居家,她一度担心“断药”。由于陈阿姨平日就比较容易多虑、遇事总往坏处想,在此情况下,陈阿姨的心脏病症状加重了,心慌气短,胸闷乏力加重,原来吃的药也不管用了。
经检查发现,陈阿姨心脏病处于稳定状态,没有进一步发展,于是医生就给陈阿姨做了几张心理量表,发现了这次发病的端倪。量表上显示陈阿姨的睡眠质量很差,除心脏病症状,还有许多其他不适:头晕头痛、腹胀恶心、手脚麻木刺痛、呼吸困难乏力、情绪不佳、易生气发脾气、容易纠结等。
至此,考虑陈阿姨的胸闷气短是由心理疾病、而非心脏疾病造成。当被告之有心理疾病时,她很吃惊,经说服才接受了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很快,她的睡眠质量明显得到改善,胸闷气急及心慌症状消失。
第二例是47岁的谢女士。她原来就有间隙性房颤、房扑两年余,发作时胸闷、气短、心慌明显,会打“120”急救去医院,不过发作不频繁,用药尚能控制。疫情期间,她因担心一旦发病会叫不到“120”,开始出现失眠情况,胸闷、心慌随之而来,而且不能听到过大的声音,易受到惊吓,变得非常敏感。患者以为这都是心脏病加重的缘故,但吃各种治疗心脏病的药物,都不能控制。
经心理量表测试显示,患者的病情与心理疾病有关,而非心脏疾病。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后,症状得到很大缓解,睡眠也得到恢复。
这是非常典型的案例。双心疾病,就是指患者既有心脏病,又有心理疾病。这是心血管疾病新的发展趋势。
三分之一心脏病患伴有心理情绪问题,应提高识别及时治疗
临床上约三分之一的心脏病患者伴有或多或少的心理情绪问题。但当两者同时存在时,患者常常只关注心脏问题,而不会意识到可能是心理问题导致的心脏不舒服,甚至误诊误治,病症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在外界环境影响下会加重心理层面上的问题。
所以,提高识别意识十分重要。一方面,要加强面对突发情况的心态调整,尽量放下思想负担;一方面,当出现不能解释的心脏病症状时,可以做心理量表筛查,明确有无心理疾病的参与,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有心脏病的患者更应注意调整心态,避免焦虑、恐慌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乘虚而入。
首先,留意自己的“不良性格”,并加以改善。要知道,外部环境因素只是一个诱因,不少患者本身就存在致病基础,性格上有一些共同特征,比如缺乏安全感、忧思多虑、性格急躁、做事执念缺乏弹性、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等。要解决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问题,就要有意识去认识、努力改变和克服“不良性格”。在情绪低落时要善于寻找帮助,把负性情绪表达出来,而不要把它隐藏起来,可以找有丰富生活阅历、并能关心你的至亲好友交流疏解。
改善不良性格不仅首先要认清问题,更重要的是做出改变,摒弃原来那些错误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有情绪问题或心理疾病患者习惯用情绪说话,不仅常常会让自己不舒服,也会在与人交往中让对方不舒服,而心理健康的人不会轻易用情绪说话,他们会用理性说话。所以,不要让自己轻易受到负性情绪影响,努力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学会和自己好好相处。
其次,适当放低各方面的要求和预期,做好心理准备。比如,我们共同面临着疫情,要面对现实,要调整心态,调整以往的生活习惯,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可以改变的,不能什么都想要,要锻炼自己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要记住感受幸福和不幸福并不取决于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认知态度。
第三,寻找、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学习充实自己,替代不良事件造成的负面情绪。比如突然被通知要去隔离了,或又要居家了,那么可能拥有了大段空闲时间,可以做平时工作忙而无法做的、自己喜欢的事,或培养新的兴趣。有兴趣爱好的人,要比没有的人更不容易有情绪问题和心理疾病。
更积极的态度是用这段时间来进行“充电”。现在互联网很发达,网上学习内容很多,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学习相关知识,比如心理学、法律知识等,充实自己的工作和业务水平,为更好的自己做储备。
另外,面对困难要学会“苦中作乐”,不妨培养点幽默感,可以看看网上那些应对困难的有趣段子,不要总关注负面信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生活中的困难何尝不是磨砺自己的机会,那些遇问题后学会和习惯做出改变的人,往往善于摆脱困境。
最后,学会自我识别不良情绪,必要时寻求双心医生、心理医生的帮助。
自查贴士
许多情况下,有情绪问题或心理疾病的患者,自己常常意识不到,尤其是患者本身有心脏疾病存在,更会忽视心理疾病因素。
如果你有心脏病,并有心脏方面的不适,需要区分这些究竟是心脏疾病引起,还是心理情绪问题引起。以下情况,我们要考虑有心理情绪参与可能:
1、有心脏病症状但检查没有心脏病或心脏病处于良好控制中,这些症状不能完全用心脏病来解释;
2、睡眠问题,比如入睡困难,早醒,多梦或失眠;
3、除了胸闷、心慌等心脏病症状,还会有其他多脏器不适症状,比如头晕头痛、腹胀腹痛、恶心嗳气、呼吸困难、手脚麻木、尿频尿急等,而且这种症状会有变化,甚至时有时无,症状会在情绪不好或季节天气变化的情况下加重。
临床上会有一些评估工具。比如,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它们可以作为心理疾病的“化验单”,分别对应常见三种心理疾病的识别:躯体化障碍、抑郁和焦虑。
作者:毛家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唐闻佳
图: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