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全市16个区都已实现社会面清零。在新国博方舱医院,仁济医院管理组已坚守50余天,也与外省市援沪医疗队并肩作战了40余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医疗救治团队还在坚守着。
从武汉雷神山到上海新国博方舱医院,坚守中还有特别的相遇。2020年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如今的新国博方舱医院总指挥、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表示,“正是全国戮力同心,大上海保卫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面“旗”缘,一生战友
4月初,新国博方舱医院仁济护理部管理组成员董啸男在W1舱每日舱内巡视时看到一面特别的旗帜——武汉雷神山医院援沪医疗队队旗。这面旗帜勾起董啸男的回忆。
董啸男是仁济医院的一名护士,2020年2月19日作为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赴雷神山医院感染二科ICU病区支援,如今在新国博方舱医院作为护理部管理组成员。出于好奇,董啸男向湖北援沪医疗队打听旗子的来由。
原来,湖北医疗队中有中南医院的医护,而雷神山医院正是以中南医院为母体。方燕红是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当年是雷神山医院护理管理团队成员,负责与各省市援鄂医疗队的对接、协调工作,如今作为一线护士长参加援沪医疗队,来到新国博方舱医院。
当年有1555名援雷神山,方燕红发现,新国博方舱医院仁济医院管理团队就有4名“老战友”。角色的互换,一面“旗”缘,一生战友。
带着经验、队伍来“回馈”上海
方燕红关注到上海疫情是3月初,刷到“老战友”、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员、仁济医院护理部主任奚慧琴的朋友圈,看到上海空荡荡的马路,作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应急医疗队队员,方燕红内心五味杂陈。
“曾经带着孩子以游客身份来过上海,看到了车水马龙的南浦大桥,弄堂的市井气息。而这次,看到南浦大桥没有车,外滩空无一人,和当年武汉一样。”方燕红说,“当时车上的医疗队员,都很沉默,没人说话,没人拍照,心情很沉重。我们知道疫情初期是至暗时刻,上海医疗队坚守到我们来,很不容易。我们湖北医疗队这次是带着经验、物资、救护车和训练有素的队伍来回馈上海,都是自愿报名的,目标只有一个:打赢上海疫情防疫阻击战。”
到达新国博方舱医院的第一天,方燕红一天进了三次舱。“没见过这么大的方舱!我们医院在武汉接管过最大的方舱就1500张床位。新国博有着14000张床位!”
雷神山医院收治重症患者,患者数量少,但病情重,配备两个ICU。而新国博方舱医院以收治轻症、无症状感染者为主,单个舱体就有1400余张床位,10个舱共14000余张床位,运行管理上的挑战截然不同。4月21日,新国博方舱还紧急开设2个方舱内定点医院,其中一个就在湖北援沪医疗队负责的W1舱内,设置床位960张,其中重点观察床位80张,收治年龄最大患者103岁。
“待疫情结束,一定请仁济战友到武大看樱花!”
新国博方舱医院运营初期,为保证外省市援沪医疗队能快速平稳运行,仁济医院管理组通过网格化管理,与外省市医疗队做好对接。“外省市援沪医疗队有需要,确保第一时间能找到人!我们将5名护理部成员分别对接两个舱,24小时在线,每日向各医疗队征询意见和建议,形成工作日志。”仁济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陈敏表示。
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的人,如何管理?方燕红起初担心患者有需要、不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但通过指挥部制定的流程,各省市的经验和制度分享,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方舱里人人都是战士,不仅仅是医务人员。可以看到医护、警察、志愿者、患者都非常团结友爱。”方燕红组织大家在病区文化墙上贴上雷神山医院的旗帜,在防护服上贴好雷神山的标签。“雷神山几乎家喻户晓,患者看到后觉得看到了希望,是一支打赢过胜仗的队伍在照顾他们。我们看了都觉得亲切,提升了士气。”董啸男笑着说。
“从4月7日到新国博方舱工作后,我们的队员每逢生日都会收到仁济医院管理组给我们准备的蛋糕,队员都非常激动,拍照发朋友圈。一个蛋糕在平时可能算不上什么,但这种时候,这份心意比什么都贵重。”方燕红说,待疫情结束之时,一定要请仁济的战友们到武大看樱花!
作者:唐闻佳 叶佳琪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