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脑梗、消化道出血,还有肿瘤晚期……一个班头,接30辆救护车,本轮疫情以来,胡秋颖与搭班负责的“救护班”,就是这种“始终在冲锋”的节奏。争分夺秒是急诊抢救室的主旋律,尤其是本轮疫情以来,急诊患者骤增,始终坚守一线的“急诊人”为生命抢救通道的顺畅拼尽全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急诊抢救室小组长胡秋颖就是其中之一。
接救护车、抢救重症患者是胡秋颖每天的工作日常。“现在急诊护士是6小时一个班头,每班能接三四十辆救护车。”胡秋颖补充说,私家车送来的危重病人,也要第一时间抢救!
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口罩、手套,让胡秋颖的视线、动作都受到限制,但她停不下来。“你在哪里了?”“检查做好了吗?”“报告拿到了吗?”抢救间隙,胡秋颖还会一个个给患者或家属打电话,急诊人太多了,不少患者未必熟悉急诊流程,有的付费了,不晓得要自己去做检查;有的检查做好了,不晓得要去取报告,胡秋颖和同事就要一个个“寻找”患者、跟进,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及时予以救治,一个班头打十多个电话是常态,常常打到手机发烫。
一天晚上,正当胡秋颖忙着接救护车和危重患者时,一个小伙冲进缓冲区,“外面有病人快不行了!”胡秋颖立刻跟着他冲出缓冲区,飞奔到一辆私家车边。后座的女士已呼之无应,颈动脉波动消失。胡秋颖当即与家属将患者平放到地上。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胡秋颖跪在地上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一边询问病史,一边通过对讲机通知抢救室医护准备抢救。医护团队立即实施气管插管接呼吸机,使用心肺复苏仪,整个抢救过程持续了2个多小时。
防护服里,汗一身身出,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胡秋颖说,习惯了。
本轮疫情以来,因为部分医院转型为定点医院,本市大型三甲医院的急诊始终处于高位运行。“感觉病人从四面八方涌来。最难的时候急诊大厅里看到的都是病人,这些病人全都是‘刚需’,我们多坚守一会儿,也许就能多接一辆救护车多救一个病人。”胡秋颖说。
胡秋颖印象最深的是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因为胸痛被救护车送来,一下车就对胡秋颖说:“我在社区测抗原时发现异常,但还没来得及测核酸。”
考虑到还未排除心梗因素,暂不能转去发热门诊,胡秋颖和同事一边给老太太测核酸,一边安排她做检查和应急处理。核酸结果出来后,是阳性。老太太病情稍稳定后,被转至发热门诊进一步治疗。“就算面对阳性患者,我们也是从容、淡定,做好防护,第一时间肯定要救他们。”胡秋颖说,病人都很不容易,不是“扛到不行”,这个时候不会来医院。
疫情之下,为最大程度保护患者及陪护家属不被感染,仁济医院一直在优化急诊收治流程。在急诊门口测抗原,如果患者确定阳性,转至发热门诊;在缓冲区专门封闭10张床位,用以收治阳性病人;急诊区专门将C108设为应急救援舱,专门用来抢救重症阳性患者。与此同时,急诊区域还加强了消杀频次,每4小时消杀一次,急救大厅、诊室等放置了10多台人机共存消毒机和20多个床头负压板,用以加快通风和空气净化。
因疫情防控需要,3月23日以来,仁济医院急诊的医护人员实行医院和通勤酒店之间两点一线的闭环管理,也是从这天开始,胡秋颖坚守急诊一线,至今没有回过家。“3月23日晚上,我们小区通知要封控了,我简单拿了点东西,拉着拉杆箱,开车到医院,车开在路上就接到医院急诊通知,全体人员到医院集合。”至今,胡秋颖在急诊抢救一线已坚守55天,跨越了两个季节。
“5月以来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的攻坚战已日见成效,我们急诊的阳性患者近日也明显减少了,已连续几天无新增。”胡秋颖说,“坚持就是胜利。”
作者:唐闻佳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