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万步”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人生信条,这么做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可以占领朋友圈的封面,一举多得啊!
然而,最近BBC的纪录片《健身的真相》却说,“日行一万步有利于健康”这个理念不靠谱,根本就是20世纪60年代日本一家计步器厂家为了卖产品搞出来的骗局。
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东京奥运会那会儿,日本发明了第一台计步器——Manpo-Meter,第一次打出了“一日一万步”的口号。”的口号。
为啥是一万步?咋就不是八千或一万二呢?这个数字是不是厂家瞎编的?
当然不是!
当时的计步器厂家的确做了点不太完善的市场调查,粗略统计了下日本人每天行走的步数,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日本人平均每天行走3500-5000步。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么一个运动量,相当于上下班途中,再加上去几趟厕所下楼抽几根烟的步数。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么一个运动量,相当于上下班途中,再加上去几趟厕所下楼抽几根烟的步数。
于是计步器公司就想,既然这么个数值大部分人都能达到,如果把平均值上限(5000)乘以2,不就能达到健身的效果么?
本来也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这么一个提议竟然受到市场部全员的投票赞成。于是,“一天一万步”这个口号就这么毫无根据地推广了开来。
现在,“日行一万步”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被证明是营销广告后,我们普通人又该如何走路呢?
其实,不如把问题一分为二,先看走路是不是有利于健康,再看走多少有利于健康。
站起来就是胜利:走路好处多多
走路是一种几乎适合所有人的锻炼方式,不用买器具,不用去健身房,不用学习什么新的技巧,在小区里、公园中就能够进行。只要每天或者几乎每天坚持走路就能够降低患以下疾病的几率:心脏病、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抑郁症。
今时今日,除了环境污染,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各种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不论是从办公桌前多站起来几次接水喝,不坐电梯爬楼梯,还是早一站出地铁步行回家,都是有利于健康的。我们要多给自己创造走路的机会,尽可能减少坐着的时间。
一个人,每天坐着的时间越长,在一定时间内因各种原因死亡的风险就越高;中等至高强度活动越多,死亡的风险就越低。
走多少步最好:3000步,6000步,还是1万步?
其实,从来没有“日行一万步”的官方建议。《美国人体力活动指南》(第二版)中对成年人的主要建议包括:
▲ 要获得大量健康益处,成年人需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或者每周进行75~150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或者等量的中等强度与高强度运动的集合。最好能够将运动量分散在一周,而非集中于一两天。
▲如果每周活动量超过了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等量的其他强度运动,那么将获得额外的健康益处。
▲成年人还应该每周至少进行两天中等或高强度的肌肉训练,包括对所有主要肌肉群的训练,这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健康益处。
虽然以上建议没有直接提到“走路”二字,但指南在解读“运动强度”一词时,将快走归类为了中等强度的运动。
按照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的快走标准(1小时至少走2.5英里),如果一步为60厘米的话,一分钟需要走112步以上。换算一下,要达到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的及格标准,每天需要至少快走2400步;对自己要求高一些,每周想完成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的话,每天需要快走4800步。
我们可能并非每天都会快走,那么可以调整步数,例如每周快走5天,一天走6720步,以达到一周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的标准。
有人会说,“我每天上班上学,本来就会走两三千步啊”。但速度太慢,运动强度不达标。因此,在休息时,如饭后,我们很有必要再额外快走2000~4000步,以满足身体的活动需求。
这样算一算,总的来说,每天走上6000步左右,身体便能够获得很大的健康益处。这正好也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天走6000步的建议相符。
对有些人来说,日行一万步很可能要了他们的命
看到这里,又有人说了,我平时吃得多,每天6000步根本不够消化,我就想走个10000步,甚至20000步。
对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好又坚持运动的小伙伴来说,多走几千步没准强身健体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可对于另一些身体机能不适应多走路的人来说,每天的一万步不仅无益于身体健康,反倒很可能要了他们的命。
现年42岁的张女士就是其中一个。自打朋友圈开始晒步数后,张女士的心就跟着痒痒起来,再加上听不少人说每天走1万步能起到减肥的效果,她就拿起手机踏上了万步征程。
刚开始走的时候虽然有些疲惫,可走完洗个热水澡,整个人还是很舒服的。有时候到了睡觉时间点,一看不足10000步,张女士还会爬起来补齐了步数再睡。
没想到,这样的万步走征程没到半个月,张女士就受不了了。刚开始脚板的地方有点痛,到后来疼痛越来越厉害,甚至下不了地。情急之下的张女士以为自己得了大病,立马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后发现,这是因行走过度导致的筋膜损伤。
在开出的治疗方案里,第一条就是“马上停止每天走一万步,减少运动量、休息”。
而像张女士这样,为了凑够10000步导致身体受损的患者比比皆是。
根据宁波市第二医院创伤骨科足踝专业组主任医师的介绍,“自从朋友圈流行晒步数,门诊遇到在足踝部损伤的病例数量,明显增多了。”
这里面不排除一些人,平时缺少运动突然大剂量地运动起来,身体吃不消,引发足底筋膜炎、跟腱炎,或是骨挫伤,甚至骨折等疾病,更有一部分人不顾身体的承受度,盲目觉得步数越多越好,这一走,同样走出了问题。
如果是因为疾病或身体状况无法走到6000步的老年人,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或者医生建议,从“多次少量”的低强度活动中获得健康益处,例如做点轻松的家务、慢慢走动。当然,能够逐渐增加活动量是最好的。。当然,能够逐渐增加活动量是最好的。
“日行一万步”可能缺乏科学依据,但不是骗局
那么,有些人可能又会问,是不是走到八九千步就要停下来?其实,“日行一万步”最初可能是作为一个营销口号提出来的,属于拍脑袋的行为,在当时来说缺乏科学依据,但要说骗局倒也不至于。因为后来确实有研究证明,把每天走一万步作为目标,有助于达到指南的推荐运动量,也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大多数人经过锻炼,每天走一万步并不算困难,而且只要身体允许,走一万步也不会带来什么伤害,更不是说一个人今天走了9000步就不能再多走了。
其实吧,比起步数,更重要的是运动量。之所以“日行一万步”如此出名,除了因为商家的推广,还因为走路确实是最便捷和经济的运动方式。再加上现在占领朋友圈封面等社交网络平台的活动,于是每天走满一万步成为很多人的目标。要是不喜欢走路或者不适合走路,完全可以选择其他运动方式来满足体力活动的需求。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樊丽萍
本文综合自e药环球、中华医学论坛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