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我们还将在2022年举办北京冬奥会。在同一座城市举办夏奥会和冬奥会,将创造历史。”昨天,“体育改革路·体育四十人”系列之 《光荣与梦想——新时代建设体育强国之路》 高峰论坛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国际奥委会(IOC)副主席于再清在作《回顾与展望: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中国贡献》主旨演讲时表示,“每一座举办过全运会的城市都有举办奥运会的能力。中国对奥林匹克的贡献,不只是过去和现在,未来还将有更大潜力。”
“中国人何时能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运动员何时能得到奥运会奖牌?”“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自1908年“奥运三问”提出,到2008年兑现全部答案,中国体育用整整100年逐梦奥运。然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并非终点,冬季奥林匹克又将于2022年来到中国。“这是创造历史的。以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了解,下一个实现这一成就的城市,或许还要等待很长时间才会产生。”于再清说。
在于再清看来,中国对于奥林匹克运动已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未来值得更多期待,“因为国际奥委会将把奥运会举办权交给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国家和城市。”
根据国际奥委会章程,奥运会申办程序一般提前九年启动,IOC在对提出申办的城市进行问卷评估后,由执委会提前八年选出候选城市,再由全会提前七年投票选出举办城市。这一流程,在《2020议程》中进行了一些修改。为的是在2017年将2024年奥运会举办权授予巴黎的同时,将2028年奥运会举办权授予洛杉矶。这意味着,202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提前11年就已确定归属。
“为什么要把2024年和2028年举办权都交出去?因为这两座城市是有能力的城市。”于再清坦言,如果坚持采取以前末位淘汰的方式,最后可能产生一个能力不足的城市来承担举办奥运会的重任,“所以宁可修改章程,也不能交给一个没有能力的城市,而使得国际奥委会和奥林匹克运动面临严峻挑战,承担很大风险。”
事实上,这种“风险”已经出现,两年前的里约奥运会便是不成功的例子。“当时有美国芝加哥、日本东京、巴西里约热内卢和西班牙马德里四座城市申办,里约在与马德里的最后竞争中以超出30票的优势高票当选。”于再清直言,这一投票结果,并未换来理想结局,“最后,里约奥运会的举办结果不尽人意,至今仍有很多复杂问题未能解决。”
正是有了这样的“教训”,国际奥委会如今在选择奥运会(特别是夏奥会)举办城市时,将国家和城市综合实力置于更重要的位置,中国自然成为值得信赖的其中之一。“改革一定要面向未来,一定是为了奥林匹克运动更好地发展。”于再清表示,“以前能办夏奥会的一些城市,现在可能已无力再办。部分有能力举办的城市,又时常因内部问题无法形成合力。但中国有能力办奥运会的城市很多,也能集中力量办好奥运会,所以,未来对奥林匹克的贡献还有很大潜力。”
作者:文/谷苗 图/郑真 陈泽铖
编辑:谷苗
责任编辑:沈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