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落幕的上海市第16届运动会,嘉定代表团荣膺最快进步奖,在金牌数和团体总分排名上均取得历史性突破。
曾经竞技体育基础薄弱的嘉定区,如何在与老牌业余训练强区的竞争中,交出这样一份出色答卷?成绩单背后,是多元培养模式的集体发力,更是多年来深耕青训的决心和恒心。
一个项目三种培养模式
在嘉定区参加市运会的队伍中,田径队以12.5枚金牌实现历史突破。这支队伍由三个小组组成,每个小组都代表着一种体教结合的模式。
资深教练王俊峰带领的中长跑组,属于传统的少体校模式。项目训练特别艰苦,但教练员和队员们都很投入,训练中心也尽可能为他们取得成绩创造良好条件。“每到三伏天,队伍都在训练中心的支持下外出夏训,避开上海的酷暑。”王教练直言,市运会收获三枚金牌,离不开体校训练中心的全力支持。
同样带回三枚金牌的短跨组,由体校训练中心外派教练薛中会带领嘉定一中的运动员组成。其中,颇具天赋的袁可欣不但包揽女子400米、400米栏两个项目的金牌,还与同校队友一起勇夺女子4×100米接力冠军。作为一支校办二线队,一方面以体校训练中心外派教练进校园的模式,将专业指导带到基层学校;一方面从全国各地广纳人才,将优秀苗子吸引到队伍中,全面提升队伍整体实力。
相比之下,由顾学文教练带领的小组是纯粹的学校办训模式。身为嘉定二中的一名体育老师,顾学文从2009年开始在周边初中寻找苗子,通过近十年的努力,逐渐搭建起一支覆盖南翔镇中小学的人才梯队,并连续三届市运会取得金牌。“当初是自己出去看比赛,找来两个队员跟我练。2011年,在多方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南翔镇青少年田径训练基地,以嘉定二中为龙头,集合周边初中和小学,挑选好苗子集中训练。”顾学文介绍说,七年的坚持,多方受益,“这样一来,嘉定二中将南翔镇的好苗子都集中起来,着力于自身培养。同时也带动区域里中小学的田径业余训练,推动了整个项目的发展。”
社会力量注入多元活力
从相对单一的人才培养渠道到体教融合的办训模式,已经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社会俱乐部的办训规模也不断壮大,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力军。
本届市运会,以上海嘉定博击足球俱乐部为班底的嘉定足球队,参加了男子丙组、男子丁组(2支球队)以及女子丁组的比赛。其中,女足小玫瑰在比赛中表现不俗,不仅两战全胜以小组头名身份出线,还在淘汰赛中八球大胜杨浦队,跻身四强。虽然因年龄及身高劣势,在半决赛中不敌金山队无缘决赛,但姑娘们还是凭借顽强的斗志在季军争夺战中“绝杀”宝山队,历史性地为嘉定区带回两枚足球金牌(前三名依次按5金、3金、2金计牌),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信心。
作为社会力量投身足球青训的代表,博击俱乐部扎根嘉定区,在政府重视、学校支持的办训模式下,已布点15所小学、1所中学。俱乐部向每所布点学校派驻三至四名持证教练,为热爱足球的学生进行专业的足球训练。每逢周末和寒暑假,俱乐部还将优秀小选手集中起来,组建起U7至U12六个年龄段的精英队,由西班牙青训总监带队集训。
“女队组建其实才两年多,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容易。男队下一届一定会有更好的发挥,我们的目标是赶超上去。”俱乐部总经理王洪亮表示,“尽管我们起步相对较晚,积淀还不算深,但只要坚定信心扎根青训,就一定会有回报。”目前,俱乐部已向U12国家队输送了一名守门员,刚刚夺得中超冠军的上海上港俱乐部也将博击纳入了青训体系。
正因为像博击俱乐部这样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不仅为嘉定区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也为小选手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明星效应惠及基层选材
无论以何种模式培养,对于基层业余体育训练而言,选材终究是重点也是难题。不过,在嘉定区,射击、体操等项目的选材难问题已经有了很大改观。这得益于明星效应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基层教练多年来潜心耕耘的初心。
在今年夏天举行的雅加达亚运会上,来自嘉定区的吴嘉宇与队友携手出战射击10米气手枪混合团体赛,为中国射击队拿下赛会第一枚金牌,同时也是上海选手在本届亚运会上夺得的首金。吴嘉宇取得佳绩,在家乡引起了极大反响。嘉定区体育局副局长宣明华介绍说,“有位父亲大清早就带着孩子找上门来,想让刚上二年级的孩子练习射击。”
尽管不像中长跑训练那般艰苦,射击项目也曾面临过招人难的困境。“这个项目的训练还是很枯燥的。以前我们招生总是要上门去做工作,有时口水都说干。现在不一样了,吴嘉宇成名后,最近一次招生只招15人,结果报名来了100人。”选材时的“冷热”变化,培养出吴嘉宇的嘉定射击队教练王竣宁感受颇深。
竞技体育需要明星引领,明星选手的闪光亦是人才培养最直观的成果体现。在王峻宁的带领下,又有一批吴嘉宇的小师弟小师妹在市运会舞台上崭露头角。尤其是男子气手枪乙组团体决赛,嘉定队以绝对优势夺得冠军,总成绩领先第二名多达39环。
“作为基层队伍,我们的任务永远是打好基础。”在王峻宁看来,虽然培养出了像吴嘉宇这样的明星选手,选材和训练条件也随之有了较大改善,但作为基层教练,踏踏实实做好“基石”始终是不变的初心。“我们心甘情愿做好竞技体育金字塔的塔基,未来才会有更多闪耀国际赛场的明星。”
作者:谷苗
编辑:谢笑添
责任编辑:谷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