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的一项“民心工程”,中小学生的课后服务已进入全面推行的第三个年头。
春季学期开学后,沪上各中小学下午3点半后的校园里,又逐渐响起了熟悉的欢声笑语。从作业答疑、兴趣课程到爱心看护,“三段式”的课后服务缓解了不少家庭的后顾之忧。
但时下,也有校长和老师发现,每天下午3点30分之后“330课程”中,自愿留下参加第二段课后服务的学生人数相较最初时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不少家长选择让孩子在校完成作业后,就将他们接回家。
问题来了:如何用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吸引更多学生“回归”校园主阵地?不少学校和教育机构为此动起脑筋。
每周多上一节兴趣课,为更多孩子找到兴趣增长点
在黄浦区海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表有了一个明显变化,那就是每周一下午的课后服务时间,提前了整整一课时。简言之,学校通过课程调配,让孩子们每周都可以多上一节兴趣课。
在海华小学,每周一下午的“330课程”从2点40分开始,一直延续到4点。其间,孩子们放下书本和作业,投身到乐高机器人、趣味动植物、儿童画、歌舞剧、扑克游戏、思维训练等各门课程中。值得一提的是,站在台上讲授这些趣味课程的,除了校内“一专多能”的学科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市工艺美院、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专业教育机构的老师。
周一的这堂“新课”尽管刚开不久,但不少学生已在其中找到了兴趣增长点。在三(6)班的“纯然趣绘”课堂上,王盈茹同学就在认真完成美术老师朱佳璐布置的一个任务:根据各自喜好,确立主题并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她连画了三堂课,画纸上的图书馆和咖啡馆已初见雏形。王盈茹说,自己本身就喜欢素描,没想到在学校里也能有这么长时间的兴趣课来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
为何要给课后服务时间“做加法”?海华小学校长陈菊起初也颇为无奈。原来,上学期受疫情影响,很多校外老师无法入校,留下参加第二档课后服务的学生人数锐减。有些家长得知课后“330课程”是本校老师上,索性不让孩子继续留下来参加。
“这学期,随着教学恢复正常,校外师资可以进校了。学校通过大力引进相应的优质师资和课程,让课业负担较轻的低年级学生能全员参与到课后服务的兴趣课中,从而在学习之外尽可能多地发掘和拓展自己的兴趣所在。”陈菊说。
突破空间局限,“走出去”上的课程很精彩
海华小学地处市中心,场地条件紧张,不仅操场等户外活动空间小,就连专用教室也不多。即便如此,本学期,该校还是为全校32个班级开出了50多门课后服务课程。
每到下午,这个小小的操场,都会被划分为规整的几块区域,分配给不同的社团,足球、篮球、武术……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室内体育馆里,则天天上演着不同的精彩:羽毛球、街舞是孩子们的最爱,就连日常供老师休息的三楼阳光房,都成了无人机社团活动的固定场地。
与此同时,学校还打破了课后服务的空间限制,努力挖掘校外场地资源,带领孩子们走出校园。本学期,海华小学就与黄浦区劳技中心展开合作,开设了“创意纸电路”和“3D绘画”课程,每周二下午由学校安排专门车辆和带队老师带领孩子们前往劳技中心。此外,学校还和一墙之隔的卢湾高级中学协商错峰使用卢高的操场,让海华的足球少年能够在绿茵场上肆意奔跑,让舞龙舞狮团队能够有更大的活动空间。让陈菊欣喜的是,最近留下来参加第二档课后服务的学生数,比开学之初有了显著增加。
打磨更多创新课程,引导更多学生“玩中学”
根据《上海市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指南》,各中小学要调研学生在作业辅导、社团活动等方面的需求,结合自身师资、场地设备和校外资源,安排适当的服务形式与内容,并鼓励教师发挥自身的业余爱好特长,带领学生开展各种“玩中学”“做中学”活动。
海华小学教导副主任、信息老师陈强,最近就在课后服务时段,带着10来个孩子去屋顶花园做起了种番茄试验。“番茄究竟在什么环境下生长更好?是大棚,露天还是半露天环境?”在他的引导下,屋顶花园被分成三块区域,孩子们按照各自的想法,分别栽下番茄苗。
为了跨界带孩子们当好“农夫”,身为信息老师的陈强事先做了不少功课。此前,他就多次带领学生到市郊的农场认识农作物,还常向农场的专业人员讨教种植技术,并最终将秧苗带回学校的空中花园进行栽种。
“有些家长觉得本校老师上的课后‘330课程’没意思,浪费孩子时间。为了打消家长顾虑,我们在课程内容上下了很多功夫。”陈菊告诉记者,最近学校就在打磨全新的“小海小华科学院”“小海小华才艺社”两类创新课程,以期通过不同维度的课程群,在课后服务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王星
编辑:傅璐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