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开学季。最近这一年,“双减”政策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层面努力维护教育生态平衡的决心。来自各地的一组组数据似乎也在告诉我们,推进了一年的“双减”工作已初见成效。落实“双减”的过程中,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该如何寻求突破?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让学校更精准地为更多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成为一种可能。如果说“双减”的第一步是把工作做“细致”,那么接下来,学校就应该想办法在大数据指引下,把工作做得更“精准”。
学习质量与作业数量没有必然联系
与教学质量才是正相关
很多家长坚信,量变引起质变,只要题目刷够了,孩子的学习质量就不会差。要知道,作业的基础功能是巩固和诊断。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来巩固学科知识,教师和家长则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来诊断课堂“教”与“学”的质量。
简言之,作业数量与学习质量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教学质量与学习质量之间才存在正相关性。
要消除家长的顾虑,真正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学校必须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讲的知识学生能理解吗?会运用吗?一堂课上有多少学生能认真倾听?又有多少学生在积极互动?我们扪心自问,回答以上问题时,答案是否都带有“可能”和“大概”?试想,如果每一堂课都是这种“雾里看花”的状态,那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提高?
为了让课堂“改头换面”,学校不妨有一些新的尝试。比如,“上课+评课”的教研方式,被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但在评课活动中如果只是讲空话和好话,教师是难以获得成长的。因此,学校要理正教研风气,让教师明白:只有发现问题、讨论对策,教学质量才能提升。而对于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课堂练习正确率、课堂时间利用率等等,评课教师可以针对这些数据所反映出的真实问题开展精准教研。只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的教学质量就能得到提升。
可是,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一定能带动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吗?似乎也不一定。学生的学习质量应该还与他们自身的听课效率有关。
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全面、客观地了解每位学生。哪些学生看似认真却已走神?哪些学生频繁举手却被忽视?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表现,“因情施策”调整教学形式,真正提高全体学生的听课效率。
此次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就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赋能让海量的教学资源涌入云端,可供师生挑选的资源很多。比如,线上的名师教学片段、某一题的解题思路、知识点的梳理归纳等等,这些都可以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共享。
对于一些重点、难点,或者学生易错的知识点,在骨干教师的牵头下,可统一录制微视频类学习资源,大家群策群力,丰富线上课堂的教学资源。此外,学校还可在课中、课后,针对不同需要的学生精准地推送相关资源,如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同时,可以借助线上平台进行数据采集,收集学生课堂的真实学习情况,帮助教师分析每位学生的掌握情况,更加精准地进行教学补偿。
可以说,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使得教学向“精准”又迈进了一步。
“过去”的经验未必适合现在的学生
学生的“学习基因”需要激活
真正让“双减”落地,学生的额外学业负担要减,但是学习质量不能降。这也提醒学校,除了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十年前,学生的作业题目大多来源于教辅;五年前,教师们通过研读教材、分析学情,尝试为学生设计校本练习;如今,依托大数据,作业的设计不再只是借外力、凭经验,而更像是一项定制化服务:究竟怎样的作业才适合学生,老师就要研究学生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老师就能够提供什么。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为学校积累了宝贵经验和丰富的学习数据。学生完成作业后上传,平台会自动统计上交人数、通知批阅结果等情况。通过平台上的作业诊断系统,教师能更加细致地看到学生作业情况,快速获得作业分析和学情诊断,为课后开展个性化辅导提供数据的支撑和依据。针对每一个单元,归纳出典型错题和错因,建立学生的个性化错题本,便于后续的复习与巩固,减少学生不必要的盲目刷题,使复习更加精准、高效。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数据反思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寻找解决策略,优化课堂设计,提升课堂执行力和教学效果。
要知道,每一届学生的学情不同,过去设计的校本练习未必适合现在的学生,作业设计要根据学生学情而定。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校级资源库,让教师既是资源库的“供应商”,又是资源库的“采购者”。不管是练习还是视频,只要是优质的学习资源,教师都可以推荐进来,也都可以分享出去。一旦资源库被盘活了,学生的“学习基因”也就被激活了。不管是提高练习还是补救练习,不管是课外知识点补充还是课内知识点讲解,不管是学科特色作业还是跨学科融合项目,教师都可以在资源库中匹配到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资源,精准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段式”课后服务已成大部分学校“标配”
能否更精细、大胆
“双减”开展这一年间,“学习时段+活动时段+休闲时段”的“三段式”课后服务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学校的“标配”。这份课后服务套餐中的内容相当全面,既包含了学科作业的辅导与答疑,又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还留出了可供学生自主分配的时间。
但是,这些课后服务的内容,到底是学校认为学生需要还是学生自身真的需要?我们通过调查发现,高年级学生普遍认为每天的学习时段是他们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查缺补漏的好机会,而对于没有书面作业、学习内容相对较少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一学习时段的“获得感”就没有这么强。另外,还有学生反映,虽然学校开展了很多的社团活动,但是自己每天都参加同一个社团,学不到其他知识。
因此,新学期学校能否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课后服务上做出更精细的安排和更大胆的尝试?比如,重新安排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时段。对于少部分有强烈作业辅导与答疑需求的低年级学生,我们可以保留原有的学习时段。而对于大部分低年级学生而言,学习时段中可以适当缩短作业辅导和答疑的时间,增加自主时间,让他们可以自由安排绘画、阅读、游戏等学习活动。
又比如,增加活动时段中的活动类型。有的学生拥有专业特长,喜欢周期长、连贯性强的活动,而有的学生兴趣广、爱好泛,喜欢周期短、内容独立的活动。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学校可以在保留原有社团活动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不同类型的体验活动,既不会过分加重教师负担,又能保证学生每天都可以参与到不同的体验活动中。
随着“双减”推进,作为教育主阵地,学校所做的一切都应围绕学生的需求来开展,无论是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还是课后服务。新时代的教育需要的已不是“盲目喂食”,而是精准供给。
作者:蔡忠铭(作者为上海市特级校长、浦东新区龚路中心小学校长)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视觉中国、本报记者袁婧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