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11万初三学子走上中考考场。今年的中考语文作文题延续了去年以提示语引出题目的形式:
考试结束后,文汇报记者第一时间邀请部分专家对今年的作文题进行点评。
黄玉峰(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开场”和“不过”是两个关键词
2022年上海中考作文题出炉了,与去年的“比看上去更有意思”以及2017年的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异曲同工。比起历年来的题目,在审题上,稍稍增加了难度。
比如2020年“有一种甜”(记一件让我高兴的事);
2019年 “这事,真带劲”(记一件让我兴奋的事);
2018年 “真的不容易”(记一件有难度的事);
其实,从1984年“给我带来了欢乐”(记一件令人欢乐的事)开始,中考题目绝大多数都是记一件事,也有记一个人的,记一个人也是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反映。所以,中考作文的的最大弊端就是容易套题。这是命题人最头痛的事。你无论,出什么题,我都可以套。——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只要预先准备好几篇文章,再练就一番拉拉扯扯、戴帽穿靴的本领,就能在考试中无往而不胜。这对于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写作水平是一种危害。
今年的题目“这不过是个开场”,很明显是设置了几个坎,设置了套题的难度和危险度。
作文题的正题前,有一段话,傅雷给他儿子的信,非常重要,要认真读,它是一种提示、引导,也是一种限制。这里有几个重要的词要思考: “路还很长” ,“顺利还是受挫”“得意还是失落”。而引题和正题中的“不过”“开场”两个关键词,更是不可忽视。
“不过”是什么意思?就是“不要过分看重”,失败也好成功也好,受挫也好顺利也好都可以把它看作人生道路的起步。胜不骄,败不馁,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保持初心,迎接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各种逃战。
初中是人生的开始,回顾曾经的生活,面向未来,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着眼于这件事对未来的影响,笔者猜度,这便是命题人出这道题目的良苦用心。
至于写什么内容,我以为都无不可,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写对艺术样式的追求,写某次比赛、某次表演的成败,写生活中的一次经历,等等……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值得记录的故事,问题是看你能不能发现个中的意义。越是不起眼的小事,越能看出你观察的细致,思考的水平。所以关键是要写真事,才能抒真情,写得曲折有致,从而打动阅卷官。
彭晓(浦东新区语文学科带头人,进才中学北校语文教师)
看到这个作文题,立刻联想到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首页里的一句话:“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
事实上,今天送考的时候,一位曾经的家长还同我讨论说,孩子的成长还是要着眼于未来,不能只看一时一地的得失。她的娃当年读书时成绩并不拔尖,甚至连进入所谓的中等都有点困难。但进入大学之后,人生仿佛开了挂,一路高歌猛进。
因此,今年的作文题,从价值观的导向方面来说,确实很不错。初三毕业,“这不过是个开场”,人才培养之路还长着呢。挺符合课标“坚持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
其二,题干里的一段提示语,为审题和选材扫清了障碍。傅聪获奖之后,傅雷写信说:这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以上交代了题目的来历,也是对题目进行解释说明。“在成长的道路上,无论……”几句是对题目的延伸,把“开场”的所指范围由“获奖”扩大到“精彩”“平凡”“顺利”“受挫”“得意”“失落”……几乎涵盖生活和情绪的方方面面,给了学生无限宽广的选材的空间。并且也基本上给作文中心定下了基调:“无论”怎样,都“不过”是个开场,往者已矣,未来可期。在中心明朗、选材不受限的情况下,考生便可以放下担子轻松发挥了。
“这不过是……”接近口语表达,延续了以往中考作文命题向来接地气的语言风格(2021年除外),亦显得亲切友好。
孙琳琳(上海市西外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招生主管)
这不过是个开场,对于上海今年的中考考生来讲,确实充满善意。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遭遇了2020年春季和2022年春季的网课,今年的考生在四年的初中生活中,有一年是“空中课堂”的元宇宙模式,网络时代的原住民,线上学习是一种对于Z世代自适感很强的学习模式。
所以首考语文出现这个作文题目,对于考生充满了激励,“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考生面对纸笔,眼界和心态都豁然开朗,也很契合“双减”背景下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
从写作的角度,考生可叙可议,阅读量大的同学面临这个话题,稍加思索便能文思泉涌,如果写作天分高的同学,可以引古论今,虚实皆可,本届考试作文中,应该也不乏创意写作的精彩故事出现。
“这不过是个开场”,音乐和故事里,序章永远充满无限可能,“切题”不再是重点,创意和文笔愈加重要。教育是一场慢跑,一棒一棒接力,对于即将开启的高中自招面谈,这个文题也一个非常不错的话题切入口。
编辑:王星 张鹏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