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封神》里纣王曾经两次手拿同一种器物——钺。战场上的青铜钺威风凛凛,登基大典上的小玉斧则可爱精致,它们和普通的斧有何区别?除此之外,二郎神手中那把三尖两刃的神器是矛还是枪?姬发马上脱缰确实帅,但能让他箭无虚发吗?……对于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相信大家心中的问题与疑惑,都远远不止这些。
这本囊括兵器、兵种、阵法、战术的冷兵器时代战争百科全书《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或许能满足读者对中国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好奇心。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
大司马 著
读客文化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兵器演变:刀为何能取代剑成为战场利器?
刀和剑在中国冷兵器时代的主流兵器中运用广泛,且不断发展、优化。而随着铸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炒钢”技术的出现让“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真实,另外,汉代还有“局部淬火”的技术,能让刀身不同部位硬度不同。更有后来发展出的“嵌钢”技术,加强刀背的坚韧度。
那刀、剑在战场上的运用又如何呢?很久以前,汉军和匈奴人厮杀之际用剑的,剑是双面开刃,意味着力量分散,杀伤力被削弱。而当骑兵作战成为主流,士兵借助马的速度将力量灌注在刀身进行劈杀,这种情况下,厚脊单刃的刀更易于发力,遂逐渐取代了剑。
步骑之争:步兵居然能战胜骑兵?
东汉末年,袁绍和公孙瓒的界桥之战,是步兵战胜骑兵的经典案例,《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当时公孙瓒见袁绍兵少,自己的部队白马义从,那简直威震北方,又在东北一带纵横多年,于是利用优势发起冲锋。没曾想,袁绍方的大将是西北人麹义,他懂骑兵,自然也知道如何克制骑兵。他下令己方士兵竖起盾牌,人则俯伏其下。见对方骑兵还有数十步距离,忽然全部同时起身,发出狼啸般的叫声,继而“强弩雨发”,纵横北方多年的控弦骑兵就这样被打败了。
阵法之谜:戚继光的鸳鸯阵法怎么摆?
所谓鸳鸯阵法,11人为一个小队。队长之外,二人执盾,后跟狼筅手,然后是长枪手、镋钯手,分别照应左右两边。
明朝中期,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戚继光就是凭借这看似简单实则玄妙的鸳鸯阵法大慑倭寇。具体来说,牌手当先,长枪手、狼筅手、短刀手互相密切配合,以长济短、以短救长的刀牌结合打法,便是鸳鸯阵法的要点。其优势在于长短兵器迭用,刺卫兼备,攻防适用,能够在各种地形上灵活变换阵形,随机应变。
中国古人智慧博大精深,战场上的智慧更是能一秒定乾坤。想要参透中国古代的战场智慧从来不是易事,《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分析了冷兵器战争中各类兵器及阵法战术的运用与发展,从先秦诸国大战到明代抗倭战争,跟着作者梳理的时间脉络,探索中国古人在兵器、兵法中的求新求变,了解中国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细节。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