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播完的《漫长的季节》(以下简称《漫》),集中展现了国产悬疑类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已经确定起的一些不同于英美和韩日的中国特色。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其中的小人物侦探形象。
所谓小人物侦探,指的是以非职业警察作为重要的侦探形象,而且“侦探”们大多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放在世界坐标中来看,小人物侦探已经成为中国悬疑类型创作中比较独特的人物形象,值得细细研究。
生活细节与探案过程水乳交融
可以说,《漫》收获的高流量与高口碑,离不开剧中小人物侦探的出色塑造。
首先,小人物侦探的成功塑造让《漫》不仅有扣人心弦的悬疑,更有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感人肺腑的情义。破案三人组都属于小人物侦探。主力“侦探”王响(范伟饰),作为一名优秀的工人,对工厂有着深深的依恋和强烈的使命感,将自己的全身心献给了工厂。作为传统父亲,他深爱自己的儿子,但却并不能体察和理解儿子作为独立个体的理想和追求,而只是以自己的标准和原则去规训儿子。他的两位侦探搭档:龚彪(秦昊饰),一名1990年代的大学生,下岗后却一直走着人生的下坡路;马德胜(陈明昊饰)曾是刑侦队长,算三人中最接近专业警察的,但因为自己的火爆脾气愤然辞职而成了一名普通群众。
剧集通过三个小人物在破案中的种种不靠谱和件件不着调,使得小人物侦探的生活细节与探案过程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更是巧妙地将他们18年前的意气风发与如今的孤单落寞一点点抽丝剥茧地呈现出来。尤为令观众动容的是三个老头之间的情义流动。尽管他们性格各异,但对情义的珍重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也正是龚彪的重情和马德胜的重义,才最终支撑着王响追寻到案件的真相。
其次,以小人物侦探作为主角让《漫》有能力与历史和时代进行紧密的对话。国企改革和下岗大潮这些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环境,一直与这几个小人物侦探的命运形成共振。以王响来说,他从一个活得有底有面的人到变得手足无措,甚至幻想靠协助破案来保住自己的饭碗,却最终丢掉工作,妻儿双双离世。王响的状态改变就是工厂状态和时代巨变的一种隐喻。而围绕着碎尸悬案的厂长、假港商、保卫科长、沈墨大爷这些权力结构中的各色人等,不仅趁乱中饱私囊,私欲横流,甚至可以轻易毁掉王阳、沈墨、龚彪等底层普通人的生活,让我们看到剧集埋藏在悬疑下面的丰富历史内容和社会批判。
最后,小人物侦探的刻画甚至让《漫》将视野投射到对人类某种共同生存困境的思考。三个小人物侦探已步入老年,但他们都困在18年前的时光中难以自拔。王响因为儿子不明不白的死亡而一直难以释怀,马德胜则根本没放下那个疑点重重的案件,龚彪的怀才不遇干脆让他停留在梦想中,不愿面对真实的生活。这种被困在时间中的痛苦不仅属于他们,也属于大多数人。经由他们,《漫》触探到了人与时间的那种复杂关系。借由18年后重新去查明案件的真相,王响和他两个衰朽不堪的老伙伴勇敢地面对了这种人与时间的两难困境,并在与时间的搏斗中完成了与自身的和解。剧集最后的镜头让王响再次面对18年前的自己,观众为他终于走出了时间的废墟而悲喜交加。
时代表达和人性探索有机结合
《漫》中这三个塑造得如此成功的小人物侦探,其实是建立在国产悬疑类型不断探索的小人物侦探谱系上的。
比较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的《疯狂的石头》,这部小成本犯罪片比较独特的就是塑造了包世宏(郭涛饰)这个小人物侦探。借由这个濒临下岗的工人,影片让悬疑类型与中国社会现实建立起联系,进而处理大陆经济高速发展中出现的大量现代主义主题。不过,《疯狂的石头》更多是对西方后现代黑色喜剧的摹仿,导致人物形象塑造并没有成为影片的重点,其中的小人物侦探形象更多承担的是工具化功能。
第二部比较重要的作品是2017年的《暴雪将至》,其中塑造的小人物侦探余国伟(段奕宏饰)与《漫》中的王响已经比较相似。这个曾经的厂劳动模范为了能够更加进步,于是积极投入到一个连环杀人案的侦破之中,并由此陷入疯狂并丧失爱人。影片将故事背景也放在了1998年国企改革和工人下岗大潮中,暴烈的大雨,巨大的工厂设备和破落的小街都象征着一种动荡不安,余国伟由此也成为时代的表征。但这部影片过于倚重和模仿韩国现实主义黑色电影,小人物侦探的形象沦为抽象的符号,缺少了中国本土生活的丰富色调和质感。
2019年《平原上的夏洛克》则是对小人物侦探本土生活质感的一次尝试,两位乡土侦探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这部电影的着重点并不在悬疑类型的打磨,所以是生活有余,悬疑不够。
除了这三部比较典型的小人物侦探片,国产悬疑类型影视作品中的小人物侦探还有很多,如《白日焰火》《追凶者也》《暴裂无声》《白夜追凶》《双探》等都在小人物侦探塑造上各有特色,但也都如前三部作品一样存在各自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小人物的生活质感、时代信息与侦探的专业素质之间的融合一直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
到了《漫长的季节》,三个主角可以说是国产悬疑类型中目前为止最成功的小人物侦探形象。他们既是中国本土生长出来的立体丰满的小人物形象,蕴含丰富的时代信息,还代表着某种普遍的人类困境,同时又兼具悬疑类型所需要的探案能力,由此成为了将悬疑乐趣、时代表达和人性探索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小人物侦探形象。
美善伦理与底层叙事双线并重
悬疑作为世界范围的成熟类型,到目前为止主要形成了英式理性推理、美式硬汉侦探和韩日社会问题犯罪三大经典资源。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很多悬疑作品都有对这些经典资源的摹仿和借鉴。但中国当代悬疑类型发展过程中,已经呈现出与英美和韩日不同的一些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对美善伦理和底层叙事的重视。国产悬疑类型之所以一直在不断探索小人物侦探形象的塑造,也正是因为这一形象就是美善伦理与底层叙事相结合的产物,从而成为中国悬疑类型创作中比较独特的人物形象。
从美善伦理来说,对伦理问题的表达在英式理性推理和美式硬汉侦探中都不太重视,这与欧美文化传统有很大关系。韩日社会问题犯罪开始重视对伦理问题的呈现,但它们在表达中更偏向于展现伦理之恶,甚至是一些畸形的伦理关系。重视美善伦理,使得中国悬疑类型更强调人物之间情感的正面力量。而以小人物作为主要的侦探形象,恰恰十分有利于在侦探情节中注入情感力量。《漫》中不仅有三个小人物侦探之间的情义表达,还有围绕着三个小人物侦探丰富的父子情、夫妻情、恋人情、姐弟情、工友情等,让这部作品蕴含着强烈的情感浓度,深深打动了观众。
从底层叙事来说,亦使得中国悬疑类型十分重视小人物形象塑造。小人物塑造可以用于罪犯形象,但更好的表达则在小人物侦探形象塑造上。如前面我们分析的《疯狂的石头》《暴雪将至》中所塑造的下岗工人侦探形象,《平原上的夏洛克》中的乡土农民侦探形象等。小人物的个人困境与悬疑探案并置呈现,使悬疑类型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关联,由此具备强大的现实主义表达能力。《漫》中的三个小人物侦探就各自有着不同的个人困境,并由此携带着丰富的社会信息。尤其是王响这一复杂的下岗工人和传统父亲角色,已经具备了现实主义典型人物的特征。
小人物侦探形象的成功经验,显示出中国悬疑类型的某种可行发展方向。那就是在遵守悬疑类型基本惯例与合理借鉴经典资源基础上,建构符合中国文化现实需求的新悬疑类型,并带来悲悯、同情、包容等新的悬疑类型美学特质,甚至能够为世界悬疑类型提供新鲜元素,有能力打入国际悬疑类型市场。《漫长的季节》让我们看到了这一方向的发展潜力。
作者:桂琳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