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老图书馆
上海共有三所大学的校园建筑,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如今华东政法大学校园里的“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上海理工大学校园里的“沪江大学近代建筑”和上海交通大学校园里的“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
这些“国保”建筑均为保存完好且别具特色的历史建筑群落,中西艺术合璧,文化内涵深厚。数十甚至百余年来,它们原汁原味地静处于绿树浓荫之中,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唤醒着城市的记忆,也为未来留存下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建筑可阅读”版此前随苏州河华东政法大学段滨河步道改造完成并正式向公众开放之际,已详尽介绍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本期则着重围绕沪江大学近代建筑和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展开。
——编者
上海理工大学思晏堂
教会学院的巨变:从沪江大学到上海理工大学
沪江大学创办于1906年,校址位于黄浦江西岸的军工路516号,原名上海浸会大学堂,曾是中国学生规模最大的教会大学,1914年更名为“沪江大学”。
在建筑风格和校园规划上,学院哥特式风格是沪江大学建筑最突出的特点。这种风格源自美国晚期哥特复兴,出现于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上半叶,其特征是校园空间院落感强,建筑外观挺拔高耸,并饰有明显哥特风格的垂直线条、尖顶券和雕饰。学校现有30余幢历史建筑得以完整保留,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中国成立后,沪江大学随系科调整淡出历史,但它积淀丰厚的建筑遗产和人文精神,已融入上海理工大学之中。
本土化进程中的沪江大学,几乎每年都有新建筑落成
思晏堂(Yates Hall)是沪江大学首座综合教学楼,1909年建成。徐志摩、郑章成等人都曾在此留下刻苦钻研的身影。思晏堂大楼平面呈长方形,由清水红砖砌筑,双坡红瓦屋面,南向立面采用双联尖券、山墙玫瑰窗、高耸的塔尖,入口采用组合柱式门廊,东面入口有拱形门洞,是典型的学院哥特式建筑风格。思晏堂一楼为办公室和教室,二楼三楼通高,用作礼拜堂,可容纳300余人。其他房间用作学生宿舍。1911年又增加一层楼变为四层。1956年思晏堂遭遇龙卷风袭击,坡屋顶西端受损严重,1957年完成重建。现外立面墙体设平券窗,屋顶有连续的老虎窗,作为学校办公楼在使用。
1911至1928年,沪江大学不仅从教会大学向本土化大学转变,校园土地和建筑面积也有了很大的增加。在此期间,校园整体规划由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主持,将校园划分为教学区、扩展区和教师住宅区,几乎每年都有新建筑落成。在这些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是思裴堂和思孟堂。
沪江大学第二座大型建筑,便是落成于1915年的思裴堂,原为男生宿舍。墙面由青砖与红砖混合砌筑,形成竖向立面构图。底层的窗洞为平券,二层为平缓的弧线券,三层为平缓的尖券窗,其中二三层窗洞为统一的竖向线条,以增强垂直感。南立面门廊用八根科林斯柱子抬起,侧面饰有宝瓶栏杆,主入口为尖券门洞,内部走廊穿插着平缓的火焰券门洞,用以分割空间。建筑的一层为教室,其余三层为高年级学生的宿舍。这座建筑现作为学校第三学生宿舍在使用。
思孟堂落成于1920年,原为附属中学部下院,楼高四层,砖混结构砌筑,平面为矩形对称式布局,突出轴线。双坡屋顶坡度陡急,两面对称设有老虎窗,南北立面中央和两侧均伸出三个抱厦。其中南立面中部还饰有凸窗,凸窗的中间段纹饰精致,下部新增了两根圆柱以加固支撑。建筑转角加有扶壁,类似教堂结构做法,室内走廊顶部为尖券拱。现为学校能源与动力学院办公楼。
抗战前毗邻而建的思魏堂与大礼堂,成为校园新的标志建筑
1928年,沪江大学首位华人校长刘湛恩博士(1896-1938)赴任。他致力于“学术化、人格化、平民化、职业化”的改革与实践,推动沪江大学的中国化,这一时期,校园建设也迎来新的高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37年建成的大礼堂和思魏堂。
两座建筑毗邻而建,平面呈L形,南侧是大礼堂,北侧为思魏堂,与思晏堂只有几步之遥。思魏堂上层为礼拜堂,可容纳1200余人,下层为会议室、同学会室、团体交谊会室等。立面上有哥特式十字花窗和尖券窗,窗洞口被细柱分割成几个竖向长窗,增强了建筑的垂直感。东面入口为双联平拱门洞。抗战胜利后,沪江大学师生返回学校,于1946年11月23日在大礼堂与思魏堂内隆重举办了建校40周年庆典。这组建筑现仍然作为大学礼堂在使用。
同时期建成的思福堂,也是一座杰出的建筑,原为女教师公寓——沪江大学1920年实行男女同校后,女教师数量逐渐增加。为砖混结构建筑,三角形山墙上均饰有木框架。南面有出挑的阳台,由卷草纹装饰的牛腿支撑;南面西侧墙面有连续的半圆齿状装饰。东面有八边形的凸窗,上面是一个露天阳台;北面有宝瓶栏杆屋顶露台,均体现出美国都铎式小住宅的风格特征。这座建筑现用为学校国际交流处办公楼。
上海理工大学思魏堂与大礼堂
抗战胜利后,图书馆扩建与馥赉堂落成,使校园风格一脉相承
抗战胜利后,沪江大学进行了最后一轮建设。图书馆扩建于1949年完成,命名为“湛恩纪念图书馆”。同年,新的女生宿舍楼馥赉堂建成。这两座建筑成为沪江大学时期留下的最后一笔宝贵遗产。
新建成的图书馆东翼与老馆完全对称,两翼之间建造了一个高耸的城堡式塔楼,形成新的门厅空间,入口门洞延续了老馆的四圆心拱门洞,中部为两层高的尖券窗(现存为圆拱),顶层则用六个尖券拱和小塔尖串连起两侧的雉堞女儿墙。进入门厅后是一个两层通高的共享空间,正上方设计有一个铅丝玻璃的采光顶,下面装饰有木格栅吊顶,优美的形式与良好的采光功能完美融合,颇有情趣。新馆较老馆更贴近纯正的哥特晚期都铎式建筑风格,从尺度到功能再到细部都与老馆协调统一,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也是极佳的改造案例。
馥赉堂坐落于黄浦江边,开口向东朝向江面,西面与第一女生宿舍怀德堂相呼应。不同于校园中大多采用对称构图的建筑,馥赉堂造型活泼,平面布局自由舒展,立面细节丰富细腻,可谓极特别的风景线。建筑楼高四层,顶层双坡屋顶较为陡峭,有连续的老虎窗并列排开。山墙立面有哥特式尖券窗,被两条直棂分割成三个细长窗,还有高耸的壁炉烟囱伸出屋面。底层为扁平的尖券窗洞。南立面布满落地凸窗,北立面则在局部用抹白灰的填充墙体和深色构建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轻快之感。这座建筑现用为学校第二教师公寓。
静谧的教师公寓,迎来再次华丽转身
从老校门走进沪江大学旧址,前行不远,便来到了一片环境清幽、树影婆娑的区域,鸟语花香间可以看见红瓦屋顶与清水砖墙。这里分散着14座独立小别墅,呈东西向两排分布。它们相继建成于1915至1936年间,建筑风格相似而布局各有特色,屋前有小径互通,屋侧则以树篱分隔成静谧的小花园,许多著名学者都曾在此居住。
其中,梅佩礼教授住宅落成于1907年,住宅为砖木结构,假三层式大坡屋顶,老虎窗采用双坡式和棚屋式两种式样。外墙为青砖与红砖混砌,南面有半圆券敞廊和凸窗。入口为拱形门洞,室内为木质地板,楼梯间采用深褐色油饰面。雷盛休医生住宅建于1917年,不规整,东北面有一层体量围合出来的小院落,西南面有三开间的装饰柱廊。建筑的外立面以灰色砖墙为主,楼层线、基脚、檐口线和壁柱则用红砖砌筑。
2006年,七座现存的教师住宅别墅进行了全面保护修缮。2011年它们转身为沪江国际文化园,园内设立德国、日本、北欧等等七个交流中心,成为风格独特的校园国际文化社区。
上海理工大学原“湛恩纪念图书馆”
学院式建筑群的延续: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
创办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校址位于中国近代科学思想的启蒙者徐光启的生活故地——徐家汇。
与高楼林立的闹市一隅之隔,校园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历经岁月沧桑,静谧如初。在120余年的历程中,有16座早期优秀历史建筑基本得以完整保留,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老建筑艺术风格典雅,结构造型秀丽,文化内涵深厚,见证了校园的发展和人文的光辉。百多年来,这里走出了百余位中国科学家、工程院院士,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各类优秀的人才。
南洋公学由时任监院的福开森负责规划,整体布局沿用了当时英美国家流行的方院式结构。校园中央是宽阔方正的矩形广场,广场北侧一字展开两座最主要的教学楼——上院和中院,广场南侧对应建造的教学楼为外院。校园围绕矩形院落进行营造,以追求完整的秩序和氛围。其中,上院和中院对校园风格的形成最具决定性。
上海交通大学中院
方院式校园的南北两翼:中院、新中院与新上院
中院,顾名思义“居中之院”,位于中心广场正北,建成于1899年,是上海交通大学校内唯一建于19世纪并留存至今的建筑,我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之一蔡元培及多位教育界名家曾在此工作。福开森主持设计建造时参考了当时美国著名院校的建筑形式,尤其是其母校波士顿大学。这种建筑风格在英国安妮女王时期和美国大学早期的建筑中可以见到,它是对文艺复兴以来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改良,具有浓厚的西方艺术气息。
初建时中院为三层砖木结构,供办公、师范班及中学部使用。整个建筑立面上下呈三段式,左右严格对称,简洁大方,没有繁复的装饰,屋顶为两段式山墙。材质主要采用清水砖砌,白石灰勾缝,门窗为拱券式,并采用红砖窗套或券眉装饰。平面呈长方形,东西两端略微突出,室内为内廊式,以木制材料为主,装饰精致简洁。三楼中央阳台外侧墙面上嵌着一块石板,镌刻着“南洋公学中院”六个庄严的大字,从其建成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新中院位于中院北侧,建于宣统二年(1910年),传统砖砌结构和木框外廊相结合,堪称“中西合璧”。新中院采用的“外廊式”是上海早期西式建筑样式之一,外围建有大拱门式的敞开游廊。这种建筑形式起源于东南亚,是为适应热带气候而设计出来的一种形式。它分别吸取了东西方建筑的优点,外形上尽显轻盈、通透。
建筑楼高两层,口字形平面,青砖墙面,红砖腰线,外围有贯通四周的走廊。不同于西方外廊式建筑的砖石柱廊和拱券,新中院结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梁柱体系的做法,以木制梁柱代替敦实的砖柱,简化结构,同时内设楼梯,其二层交通也通过内廊来组织。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中间模仿中国传统民居的天井,高挑轩敞,形成了开阔的共享空间。斜顶是通透的玻璃棚,隐喻着“天人合一”的理念。2003年,新中院修葺一新,变为董浩云航运博物馆,老建筑再现精彩,既续写着交大的船舶史,也为上海增添了一座专题博物馆。
新上院为老上院原址重建。老上院落成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孙中山、马寅初、陈果夫等都在这里发表过演讲。该楼同样由南洋公学监院福开森设计,为英国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建筑,和中院齐名。这是一幢砖造三层的楼房,建有拱券外长廊,外墙饰以断山花和精致的法国券式门窗。有别于中院,同为教学楼的老上院地位更加重要,因此增加了一些突显个性的做法。楼前围着一个半圆形花坛,屋顶中央有一座醒目的四方钟楼,与1891年兴建的上海海关大楼的钟楼相似,按时鸣响,声闻数里,是沪西唯一一座标准钟。
1953年,因老上院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学校决定将其拆除重建。新上院采用了稳重的灰黄色基调,平屋顶的檐口角部、屋檐下和窗间墙的细部均加入传统的民族符号,正立面构图以直线为主,符合西方古典建筑简洁和谐的比例。入口处有突出的门斗,混凝土表面拉毛而成的斗拱、耍头、柱子、雀替无不透着朴实、硬朗的气息。建筑整体坚固、实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仍然被作为主要教学楼使用。
上海交通大学老图书馆
方院式校园的东西两翼:老图书馆与总办公厅
老图书馆位于校园广场东侧,是建校20周年的庆典工程,1919年建成,标志着彼时的南洋大学堂初步形成完整的校园体系。建筑风格总体为文艺复兴式样,既有西方古典主义的罗马科林斯柱式,也有巴洛克建筑的细部雕刻、山花以及色彩对比的运用。相比最早建成的中院,图书馆内部采用混凝土结构,为存书和阅读尽可能创造出开敞空间和稳固结构。
建筑外墙由清水红砖砌筑而成,装饰有白色的浮雕和圆雕。西立面主入口有六根希腊混合柱式,柱头是爱奥尼和科林斯的复合柱式,通体白色,柱身纤细,线条优美。开窗方式沿袭了传统的西方三段式,但处理手法较为轻松,没有早期古典主义的严谨。线脚虽装饰繁多,手法却朴实自然。屋顶为三段山墙式,左右对称,两边的山墙收头为弧线,中间为三角形。1995年该建筑照原状大修后,内部功能改为校史博物馆、展室、档案室和接待室。
总办公厅位于校园广场西侧,原名容闳堂,为纪念最早的留美学者容闳先生而建,1933年竣工,是学校的行政中心。该建筑的设计者是留学归来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庄俊。当时现代主义建筑风潮已经开始流行,容闳堂最终既富有严谨的古典复兴主义式样,又对很多建筑细节如线脚和楼梯进行了简化,总体风格与校园整体保持了一致。1933年,14个学术团体在这幢建筑的会议室内举行茶话会,欢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无线电之父”伽利尔摩·马可尼的来访。
这幢建筑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内部空间设计于施工则朴实而不失庄重。外墙面底部为灰色斩假石,二至三层为赭红色面砖。面砖上开出二段式拱券窗洞,配以灰绿色细钢窗,虚实有序;古典出檐上覆盖着平缓的四坡屋顶,透出中国传统韵味。位于平面中心的冰梅厅采用了当时最前沿的自然采光技术,在屋顶的正中央铺设了采光玻璃屋面,即使四面无窗,会议室依然明亮,节能而实用。这里现为学校行政办公所在地。
作者:谢建军 黄艺文
编辑:范昕
策划:范昕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