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德罗·巴拉莫》
[墨西哥] 胡安·鲁尔福 著
屠孟超 译
译林出版社出版
胡安·鲁尔福的代表作《佩德罗·巴拉莫》,写的是一个村里的恶霸。这本书一开始就定下了一种平静的叙述基调,“我”的妈妈临终前让“我”去一个叫做科马拉的村子找父亲。“我”是佩德罗·巴拉莫的私生子。“我”在路上碰到了一位赶着驴子的人,这个人也是佩德罗·巴拉莫的私生子。随着两位私生子平静地相遇、对话,小说平静地展开,通过回忆、独白、梦幻、暗示、隐喻等一系列文学手法,一层层揭开了佩德罗·巴拉莫这个人无恶不作的特性。他是科马拉村的统治者,有无数的私生子,巧取豪夺,还插手墨西哥革命军的领导权归属。正像他一位私生子说,他是仇恨的化身。
没有控诉喊叫式的情绪,一切都像剥玉米叶一样平静。佩德罗·巴拉莫让人想起周立波的《暴风骤雨》,那里面也有一个恶霸地主,具有直截了当的艺术感染力,让人有强烈的代入感。相同的是,它们都令人过目不忘。不同的是,《暴风骤雨》里的恶霸地主是控诉的对象,不是解剖的对象。胡安·鲁尔福像一位木匠,慢慢地耐心地切开一块木头,让我们看到生活的质地、纹路。他也像一位医生,用一把手术刀,平静地切开了生活的愤怒和悲伤,让我们看到佩德罗·巴拉莫这个恶霸如何让一个村子成为死气沉沉的地方。这种平静叙述的方式,打破了一种惯例,可能在某些方面削弱了读者的愤怒,但它把读者引向一个更高层次的地方,就是思索。书里的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可以层层追究。
加西亚·马尔克斯说,他能把这本书背下来,且能倒背,不出大错。他在《对胡安·鲁尔福的简短追忆》里写到:在写过那些书以后,我觉得自己进了一条死胡同……就在这时,阿尔瓦罗·穆蒂斯带着一包书大步登上七楼到我家,从一堆书里抽出最小最薄的一本,大笑着对我说:“读读这玩意儿,妈的,学学吧!”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代表作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这两本书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十分大。
《佩德罗·巴拉莫》这本小说,不到十万字,但是运用了大量的现代小说的表现手法,且运用得一丝不乱。这也是小说平静叙说带来的结果,这种平静使得这部小说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他写的是农村,但写作的观念很前卫。
(作者为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
作者:叶弥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