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沙水拍》《大渡桥横铁索寒》到《独立寒秋》《雄关漫道》,从《恰同学少年》《湘江北去》《风华正茂》到《东方欲晓》《换了人间》《中流击水》,再到刚刚播出的《数风流人物》,在我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史上,以毛泽东同志诗篇名句来命名的作品,犹如矗立在苍茫大地上一脉特立的峰岭,别有风姿。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氛围里,《数风流人物》以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为主题,以毛泽东为核心形象,塑造了为践行党的宗旨而前仆后继的英雄群像,描绘了从中国共产党创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风雨历程。在以史为鉴的文化自觉基础上,《数风流人物》响应着“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时代要求。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这是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主题创作的述史根基。这是一条红线,从《觉醒年代》《大浪淘沙》《中流击水》《理想照耀中国》《大决战》延伸到《数风流人物》。
《数风流人物》的故事时段、人物塑造、素材选取、情节安排,在2021年播出的党史革命史题材作品中多有所见。在前作的巨大成绩面前,《数风流人物》以精心的构思呈现出特有的光彩。
以《庶民的胜利》演讲为开端,以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为收束,《数风流人物》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求解放的初心,与历经艰难险阻取得伟大胜利的成就结合起来,以人民为中心,首尾相应地完成了对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史的礼赞。这首礼赞,是对胜利的礼赞,也是对奉献与牺牲的礼赞。如果说,本剧描写和提到的革命烈士,在前此剧作中也大多得到映现,那么在《数风流人物》里董必武听闻并向毛泽东报告的,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革命群众和共产党员的牺牲人数则是前所未及的。以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矗立的画面收束全剧,正是对《庶民的胜利》理想的照应,它不仅是一座人民英雄的纪念碑,也是一座中国共产党奋斗史中的里程碑。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化而为“为何当今的中国至今还没有迎来属于我们自己庶民的胜利”,这是青年毛泽东形象的初始之问。毛泽东手书并于剧尾诵读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无疑是对初始之问的铿锵回答。以毛泽东之问为开场白,以毛泽东的题辞为应答语,期间《数风流人物》塑造了一个从真理的追求者成长为理想实现者的毛泽东形象。
既以“数风流人物”为题,剧作就不仅要在宏观上点到这个题,还要在微观上破解这个题。柳亚子问毛泽东“风流人物”所指的细节,在电影《重庆谈判》《开国大典》等影视剧中多有描写,本剧中也展开了近似的一场戏。离渝之际,柳亚子问什么人当得起“风流人物”,毛泽东答说“一切推动历史发展的人民大众,一切为了人民幸福、为了民族复兴而前仆后继的烈士们,一切正在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志士仁人,是风流人物。”这与前此作品中,毛泽东答以“人民”并无二致,只是把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加以化用和铺展。此外,本剧还以映衬的手法,通过前后剧情安排,更加生动地揭示了“风流人物”的所在。
剧情中,在柳亚子得《沁园春·雪》词作之前,是毛泽东听董必武汇报牺牲烈士统计时的沉默,是毛泽东决定去重庆时说“凭什么我毛泽东就不能牺牲呢”的断语;在柳亚子赞叹《沁园春·雪》胸襟诗格后,紧接的是王若飞背诵叶挺的诗作《囚歌》;在毛泽东答柳亚子之问后,接续的是叶挺获释提出入党,继而因飞机失事而牺牲。如此,剧情以事立言,以言论事,事言互为表里,从而相得益彰。
看《觉醒年代》,在离京赴津的路途上,在皑皑白雪之上,李大钊和陈独秀写下“中国共产党”字样的场景历历在目。那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节。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在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奋斗中,“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数风流人物”是出句,也是个问句,“还看今朝”是它的结句和答句。在《沁园春·雪》发布三年之后,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
更值得骄傲的是,在建党百年之际,“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数风流人物》是述史之作、抒情之作,也是励志之作。它与众多讲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作品一样,都紧扣着“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时代主题。
作者:赵彤 (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
策划:王彦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