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艺术交流3000年》
[德]奥斯卡·明斯特伯格 著
蒋洲骅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
《中西艺术交流3000年》(原《中国艺术史》第一卷)是19世纪德国东亚艺术史学家奥斯卡·明斯特伯格(Oskar Münsterberg)的力作。本书从历史的纵向发展,即从新石器时代至清末,诠释了中国艺术风格演化的逻辑和特质;作者又以佛教传入中国为分界线,通过中外古代石刻、青铜器、陶器、绘画、雕塑等作品,呈现了中西方三千年来在艺术上的对话与交流。
《中国艺术3000年》
[德]奥斯卡·明斯特伯格 著 蒋洲骅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
《中国艺术3000年》(原《中国艺术史》第二卷)分为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两大部分,涵盖了中国古代建筑、青铜器、陶瓷、宝石制品、印刷品、织物、漆器与木器、琉璃、珐琅、犀角、玳瑁、琥珀、象牙等器物近1200件,通过艺术作品本身所展现的审美趣味,厘清中国艺术的发展脉络。
>>内文选读
狮子
虽然公元后中国人才知道有狮子这个动物,但它的形象却更早地出现在铜鉴上(见下图)。我们又一次看到,外来的艺术造型被不加思考地借用为模式化的装饰纹样,而后不断向下传承。铜鉴上的狮子纹样不仅保留了下来,它卷曲的鬃毛和宽阔敦实的体型还被弱化了,在此后的艺术作品中,这个形象仍然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到佛教传入中国后,狮子的造型仍然沿用着此前的范式。日本有一些12世纪的彩色皮质胸甲得以保留下来,从上面的图案就可以明显看出这层联系。从表现卷曲鬃毛的技巧上就可以看出,它来自一个年代更早的原型。这些鬃毛是通过镶入卷曲的线来完成的,类似于迈锡尼人在刀鞘上用金银线制作出狮子造型的技法——这是最为简单的造型技巧。后来,或许由于金银太过贵重,因此换成了青铜浮雕的造型方式,这种纹样也流传了下来。
汉代的陶器上有另一种狮子造型。一般是追逐野猪、鹿或山羊的狩猎图,整体是更有观赏性、更为写实的风格,但单独看每一个造型似乎又机械地抄袭了外来的形象。这个工匠也许想要表现狮子的造型,但显然对这个动物并不熟悉,于是成品就显得僵硬且不自然。劳费尔总是想要证明这个问题中塞西亚人和匈奴人所施的影响,但我却在这个狩猎的场景中发现了一处不同。塞西亚人的狩猎图中,人在马上一般是从马头旁边向前射箭,而汉代陶器和萨珊王朝的狩猎图中,射手一般是回身向后射箭的。我们很难判断这是因为他们所用的弓箭类型不同,还是因为艺术表现方式的不同。当然可能两个民族都是向旁边射箭的,但由于画面中表现的是侧面,因此不得不设计其他姿势,在此两者选择了不同的设计方式。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可以将狩猎中飞奔的狮子形象看作中亚的混合风格,可能是来自迈锡尼艺术。汉代之前的中国各种艺术中都没有出现狮子形象,周朝的青铜器上同样没有。
当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时,狮子的形象也就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另一层意义。它从器物表面的装饰纹样——武氏祠中的罗马式狮子是一个例外——变成了独立且有内涵的美术作品。从此狩猎中飞奔的狮子形象不再出现,它们或坐或站,有一种冥想中的宁静感。总体来看印度的艺术风格得到了保留,但同时也有一些带有西亚艺术影子的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虽然活的狮子不断被送往中国,但直到近现代,中国艺术对狮子也从未有现实主义的表现。难怪和尚宋云在518年来到犍陀罗国,在港口看到两只年轻的狮子时,完全没有将它们与在中国广为流传的画像联系到一起。
狮子在中国完全是象征性的神兽,它在由外部引进之后就形成了固定风格的造型。最初作为猛兽出现的形象在佛教传入之后就被彻底遗忘了。(上文摘自《中西艺术交流3000年》)
▲《中国艺术3000年》精彩内页展示
>>作者简介
奥斯卡·明斯特伯格(Oskar Münsterberg,1865-1920),德国东亚艺术史学家、收藏家。曾多次到访东亚,对当地的人文产生浓厚兴趣并出版了一系列与艺术史相关的著作。1895年发表论文《中国的改革——东亚历史政治与国民经济研究》,为他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煌煌巨著《中国艺术史》第一卷、第二卷分别于1910年、1912年首次出版。该套书系统阐释了中国辉煌博大的艺术史,是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的珍贵史料,可谓“中国艺术大百科”。另著有《日本艺术史》。
作者:奥斯卡·明斯特伯格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