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9点30分,位于虹桥路1650号一号楼的上海芭蕾舞团排练厅内,响起了悠扬的钢琴声、足尖落地时击打地面发出的哒哒声。演员们回到练功教室,场地不再局促,他们可以大跳,可以旋转,可以排练剧目,可以创作新剧……久违的日常生活回来了。 本报记者 周俊超摄
昨天上午,上海芭蕾舞团排练厅内,再度响起了悠扬的钢琴声和足尖叩打地面的哒哒声。演员们走进宽敞的练功教室,尽情地大跳旋转、排练剧目——久违的艺术生活回来了。在多家院团的排练厅里,一幕幕相似场景不断出现;在这座城市中,艺术之花正欲再绽芳华。
随着上海各行各业陆续按下“复工键”,上海文艺院团和剧场亦全力以“复”,努力把失去的春天补回来。原创芭蕾舞剧《大地之光》、都市喜剧《宝兴里》……疫情期间,艺术家们的创排脚步从未停歇,为下半年演出储备着优秀剧目。
防疫措施严而有序,期待大幕拉开的那一刻
昨天清晨,上芭首席主要演员、艺术创作部主任吴虎生早早来到排练厅,迎接陆续到来的伙伴们。他坦承经历过这段难忘的日子,自己更明白城市有序运转的来之不易,更珍惜当下的创排演出。“我们渴望着舞台,期待在大幕再次拉开的那一刻,展现出最好的艺术水准。”
上海马戏城也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和忙碌,杂技剧《战上海》启动复排,以昂扬状态吹响了复工复产的号角。“线上排练两个多月了,终于又能走上久违的舞台!”重新踏入剧场,主创和演员们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复工复产第一天,剧目修改提高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记者了解到,上海文艺院团的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严而有序。上海杂技团采取气泡式闭环管理模式,对剧组演员、主创人员等150余人进行闭环管理。上芭演职人员们接受细致防疫培训,陆续复工的教员和演员们将实行错时上下班。院团还设置“场所码”,并配备“数字哨兵”,检验复工人员的核酸检测及抗原自测结果,工作场所每天进行科学的消毒工作,并配备足够的抗原试剂和消毒用品。
创排从未停歇,第一时间转入线下的创排演出
疫情期间,上海文艺院团的创排脚步从未停歇,为下半年演出储备着优秀剧目。上芭演员们每天基训课后,积极投入原创芭蕾舞剧《大地之光》的创排。《大地之光》用芭蕾语汇讴歌疫情中上海的奋勇与坚韧,呈现虽脚踏荆棘却循着“光”坚定前行的姿态。6月5日,上芭将直播《大地之光》的创排过程,邀请观众共同探寻原创作品的幕后点滴。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上海滑稽剧团联合制作的都市喜剧《宝兴里》3月线上建组,将线下排练全面转换为每日线上坐排,修改完善剧本,打磨舞美等环节。目前,剧组已启动排练计划,迎接在兰心大戏院的正式演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的舞台剧《觉醒年代》组织了多场线上剧本围读会和线上坐排。上海歌舞团舞剧选题《鸣沙山上》、上海爱乐乐团交响曲《百年颂》、上海木偶剧团新剧《神偶》、上海轻音乐团“征程”音乐会以及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音乐剧《伪装者》的创作和修改提高工作都克服疫情影响有序推进着。接下来,这些作品将第一时间转入线下的创排演出。
今年是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建院75周年。记者获悉,儿艺下半年将为孩子们奉上儿童剧《新小足球队》、绘本剧《我是中国人》《汉字的味道》等精彩剧目;深受小朋友们喜爱的《爱吃糖果的大老虎》《金色美人鱼》也将再次与观众见面。相信灯光亮起时,一切的呈现都将是最完美的。
艺术始终相伴,探索剧场和线上“齐步走”模式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幸福花开好年华”,这是很多观众耳熟能详的台词。昨晚,儿童剧《马兰花》在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视频号线上播出。剧中“大兰”扮演者范雅婷告诉记者,“尽管不能在剧场和小朋友们面对面,但通过网络为孩子们送上儿童节礼物,传递温暖传播爱,我觉得特别开心。”截至5月31日,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艺起前行”线上演出和戏剧活动课等共计79场,点击量总计超过19.6万。
剧场演出停摆的日子里,艺术始终陪伴着大家。3月29日至今,上海芭蕾舞团“艺起前行 线上直播”精选19部海派芭蕾代表作以及由辛丽丽执教的芭蕾大师课,共在线上轮番播出35场,播放量超过4005万。上芭还在官方微信视频号及抖音号发布“艺起前行云创排”短视频120余条,内容包括剧目片段、演员居家基本功训练、新创作品舞段等,播放量已达272万。“云创作已经融入主业,我们正在摸索剧场和线上‘齐步走’的新模式。”吴虎生说。
作者:宣晶 汪荔诚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