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并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深刻理解总书记的论述,认清历史方位,把握时代主题,我们才能踏准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明确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文学与文艺的各项事业一样,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方位上与时代共进,才迎来自身的繁荣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走过的百年历史更加证明,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正是在党的领导下,以强烈的主动和自觉,深刻认识文学面临的历史方位,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文学的方式擎起民族精神的火炬、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在不同的历史时刻激励人民为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断奋进前行,从而迎来文学发展的新辉煌。
如今,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要全面认识文学发展应确定的路径和任务,以及所具备的机遇和条件。新时代文学,理应是反映新时代、讴歌新时代,高扬时代主旋律的文学,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从时代的精神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全方位全景式地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新时代文学,必然是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文学,这一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国文学从“高原”走向“高峰”,把在中华大地展开的民族复兴的辉煌篇章,点化和淬炼成民族的经典。新时代文学,还应是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学,能够为建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发挥更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善于运用时代所提供的各种条件不断开拓新境界的文学,能够以创新为动力,实现自身的开放式发展,不断开拓和延伸文学的价值;是符合民族复兴特征、在世界牢固占有一席之地的文学,能够为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和反映人类关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从新的历史方位认清新时代文学的特征和使命,要进一步明确我们所面临的基本任务:
不断推进创作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优秀文学作品。提供符合新时代需要的优质文学服务,在满足需求的同时,更加致力于给人民以精神力量、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和增强文化自信。为此,必须加强探索创作规划组织模式,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部署、重要节点和重大活动组织好重点创作,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深入实践“以人民为中心”,书写人民史诗。要有力地引导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践活动等有效形式,全身心投入到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择取具有代表性的人民形象,艺术地再现其奋斗历程和精神世界。同时,运用组织、组合的手段,使一个个生动的人民故事,汇集成气势磅礴的人民史诗。要有力地引导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践活动等有效形式,全身心投入到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择取具有代表性的人民形象,艺术地再现其奋斗历程和精神世界。同时,运用组织、组合的手段,使一个个生动的人民故事,汇集成气势磅礴的人民史诗。紧扣高质量发展,开拓文学的新空间新形态。在新时代,人民需求日益增长,新技术不断进步,优秀文化传承日见成效,国际交流渠道更加畅通,使得文学创作、传播和衍生面临无限的可能,我们应有胆略和勇气,充分运用这些机遇和条件,拓展文学新空间和塑造文学新形态。拓宽对外交流渠道,让文学有力地参与文明对话。目前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影响力仍比较弱,与我国在新时代强起来的国际地位不相称。国家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中国文学国际传播体系,地方层面也要运用各自优势,建设交流渠道和打造交流品牌,共同提高中国文学国际能见度。锻造德艺双馨的文学队伍。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是影响力特殊的文艺群体,其创作是其他文艺创造的重要源泉,对于促进文艺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向上向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比以往更有责任,使新时代的文学队伍中的每一员,都能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进入新时代,作协自身改革更具紧迫性。我们要把目光从有限的会员扩展投射到数量庞大的人群,扩大工作覆盖面,增强团结引领力,为文学高质量发展夯实社会基础。
作者:王伟(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邢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