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4月12日,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黄埔军校的共产党人,不得不随着蒋介石的“反共清共”而退出城市,走向农村,他们代表着中国更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实现理想而斗争。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辉煌历程证明,中国革命最终只能由共产党来完成,这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
【黄埔师生中的共产党员】
在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发生前,黄埔军校的师生中,共产党员达500多人。早在军校筹办之初,叶剑英就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的邀请,以建国粤军第二师代表的身份参加军校筹备工作。军校开学后,叶剑英被委任为教授部副主任,同时还兼兵器学的讲授任务。“十大元帅”中的林彪、聂荣臻、徐向前、陈毅,也都曾是黄埔军校的师生。
当时教职员中职务最高的张申府,是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1924年,他刚从中共旅欧支部回国,受李大钊委托前往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副主任。不久,周恩来从欧洲回国来到黄埔,主持政治部门的全面工作。周恩来一到军校,很快便以他的才干和理论水平折服了全校师生,尤其他上的政治大课博而能约、条理清晰、知识性强,最受学生欢迎,每次上课学生个个聚精会神,长官们也都肃坐恭听。
政治总教官恽代英的教学威信是当时军校里唯一能与周恩来媲美的人。恽代英的外形很像印度的圣雄甘地,加上一副深度近视眼镜,脸上常常洋溢着一种迷人的执著神情。他不仅讲课深入浅出、语言生动,课后也很平易近人,许多学生为之倾倒,评价“恽老师不愧为青年运动之师。”
在教官队伍中,曾担任兵器处处长的成仿吾,学生队队长的杨林、陈奇涵,军事教官区队长金佛庄、茅延桢,入伍生队指导员的袁也烈等,都具有共产党员的身份。特别是在政治部中,更是集中了大量的共产党人,如先后担任政治部主任的包惠僧、熊雄,政治教官萧楚女、政治部科员毛泽覃等等。而令人瞩目的黄埔一期学生中,更有共产党早期的指挥员陈赓、周士第、左权、蔡申熙、王尔琢、刘畴西……
【从入学到毕业都考第一的蒋先云】
蒋先云,黄埔一期生,1902年出生于湖南新田,从小才思敏捷、聪明过人。1917年,年仅15岁的蒋先云考入湖南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即发起成立“学友互助会”,主编《岳麓警钟》月刊。1919年,蒋先云领导了衡阳的“五四”运动,成为湖南学界公认的领袖。1921年,蒋先云与毛泽东在衡阳结识,并由毛泽东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蒋先云与李立三、刘少奇等一起领导了安源煤矿工人大罢工,后又奉命到湖南常宁水口山矿区建立党的组织,再次发动矿工罢工,并取得胜利。
1924年春,蒋先云由中共湖南党组织选派投考黄埔军校,经过初试、复试、总考三关,蒋先云在1200余名考生中名列榜首。从入学起,直至毕业,蒋先云的所有科目成绩都考第一名,表现卓越,堪称黄埔学生的表率。廖仲恺赞其为“军校中最可造就的人才”,徐向前称他“太优秀、太出色了!”
蒋先云不仅成绩优异,而且社会活动能力极强,他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有志青年。正如他当年的同学所回忆:“蒋先云犹如恒星一般,无论身在何处都不减其光辉,他是天然的领袖,好像天生就是人中龙凤。”很快,蒋先云进入了蒋介石的视野,并在短时间内颇受偏爱,蒋介石曾言:“黄埔军校这些龙虎之士只有蒋先云才能指挥。”
1925年初,蒋先云毕业留校。他才华横溢,勇气过人,文韬武略,堪称全才,在东征、北伐中屡立奇功。惠州之战,身为第三师第七团党代表的蒋先云身先士卒,带着敢死队冒着敌军炮火扶梯登城、展开肉搏战。他多处被刺伤,血流不止,颊上留下伤疤,显现了无畏的气概。北伐期间,蒋先云出任北伐军总司令部秘书、蒋介石侍从秘书,不少宣言和文告都出自他的手笔。后任补充第五团团长,转战粤、湘、赣、鄂。
蒋先云虽深得蒋介石的青睐,并被迅速提拔,但他却信仰笃定、正气凛然。1926年“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蒋介石以“中将教育长”职务诱劝蒋先云脱离共产党,而具有双重党员身份的蒋先云却第一个公开声明脱离国民党。老蒋数次派人力邀小蒋,许以其嫡系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的要职,前提是“必须发表退出共产党的声明”。然而,蒋先云丝毫不为所动。
1927年4月12日,一场大屠杀骤然降临,黄埔教官熊雄、孙炳文、萧楚女等共产党人惨遭杀戮。蒋先云的心情异常沉重,蒋介石背叛革命的残酷现实让蒋先云深明大义,他义无反顾地宣布与蒋介石割袍断义。
不久,蒋先云主动请缨奔赴前线,率部在河南临颍与奉军激战,他身先士卒,策马飞驰在战场,在身负重伤、血流不止的情况下,仍坚持指挥战斗,呼喊追敌不止,牺牲时年仅25岁。
摘编自《国共早期军事人才的摇篮——黄埔军校》中共党史出版社
编辑:童薇菁 王磊
责任编辑: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