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大观”展以“反本”与“开新”的视角呈现徽州文化的全景图,解锁徽州的文化密码,剖析徽州文化发生及发展的脉络渊源(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供图)
马头墙、小青瓦、新安理学、“四大徽班”……对于徽州文化,很多人并不陌生。然而,仅靠这些文化标识,许多人并不能理解为什么清乾隆时期,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百分之一的徽州,从事盐业的徽商手中的资本竟能占国库的六成;不能理解为什么徽州先后办有书院156所,只休宁一县就走出状元19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科甲之乡;更不能理解为什么徽州文化能影响思想、军事、艺术、教育、建筑等方方面面,甚至导引出明清时期的一场文化复兴。
日前,“徽州大观”展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二楼展厅展出,以“反本”与“开新”的视角呈现徽州文化的全景图,解锁徽州的文化密码,剖析徽州文化发生及发展的脉络渊源。
徽州文化既在书画笔墨中,也在田野阡陌上
徽州的文化基因到底是什么?它远不只黛瓦白墙的徽派建筑、天下闻名的徽墨歙砚、施法自然的新安画派,而是渗入到田间地头、乡里陌上,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徽茶、徽医、徽戏、徽菜、徽雕……徽州的文化图卷在这次展览中徐徐打开,蔚为大观。
明代徽州篆刻家何震,时人称“海内第一”。“徽州大观”展览中呈现的何震印文饱含着正能量:“救人之难”“悯人之孤”“容人之过”“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印文一遍遍地印在书画上,徽州人的精神风貌也随之传扬。徽商马曰琯、马曰璐兄弟刊刻《经义考》不惜千金,刻版极为精良,时称“马版”。两兄弟还搜尽各种图书,藏书十万余卷。乾隆开《四库全书》馆,诏求天下遗书,马氏进呈图书776种,为全国私人献书之冠。中华文化就在这一收一刻一献间流转传承,代代不绝。
明末歙县潘氏迁居吴中以商为业,潘氏收藏文物从潘冕起历经七代200多年,潘祖荫收藏的金石书画图书甲于天下,著名藏品有西周时代礼器大盂鼎、大克鼎、甲骨、龟板等。潘祖荫的收藏大都由潘达于继承。抗战时期,潘达于把大盂鼎、大克鼎等重要物件埋藏地下,将宋元明清书画等装箱秘藏“三间头”隔房避过战乱……“徽州大观”展记录了这段历史,潘达于为民族留下流转有序的“国宝”,留下了永恒的文化关怀。1952年,上海博物馆开馆,二鼎如愿入馆,使国人第一次饱览了闻名半个多世纪的“国之重器”。
上世纪50年代,徽州文书在屯溪大规模面世,从宋代到民国的文书档案不少于50万件,被称为20世纪继甲骨文、汉晋简帛、敦煌文书、明清档案发现之后中国历史文化的“第五大发现”。徽学由此诞生并发展,进而成为与西藏、敦煌鼎足而立的三大地方学之一。这次展览呈现了大量买卖契约、账本、家谱、书信、收据、分家文书等资料,从中可以窥见民间的历史记忆,朴素的“承诺”和“守信”意识已成为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
“徽州文化的丰厚宝藏不仅是砖瓦门墙、笔墨纸砚等实物,还体现在乡音乡情,生活方式上。”策展人告诉记者,徽派建筑除了民居、牌坊、祠堂等广为人知的典型代表,亭、窗、栏杆等建筑细节的运用也凸显出徽州的人文精神和生活态度,更辐射影响到苏州庭院等建筑风格。
记者还注意到,在展览中用手机扫二维码,就能听到徽州谚语、成语、俗语的语音实录,听见徽州府城官话中保留着的我国九大语系之一中古吴语部分的古音古调。
从历史深处走来,在交融裂变中孕育成长
走进“徽州大观”展厅,最显眼的展品要数三口标着年份的大缸。这三缸“陈酿”分别对应徽州文化发展的不同时期,第一口缸盖子合起,代表新石器时代到元朝,徽州文化不断积淀生长;第二口酒缸盖子打开,意指明清时期,“陈酿”启封酒香四溢,全盛期的徽州文化影响力辐射全国;标有“2050”年份的第三口大缸又再度合上盖子,徽州文化进入全新的孕育阶段。
在时间的沉淀中,在历史的演进里,徽州文化这缸“老酒”酝酿发酵,融合创新,历久弥香。新石器时代,徽州是良渚文明的文化圈。商代,天下分九州,徽州属扬州。春秋战国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国统一中国,始置黔歙二县。徽州地区深受吴越文化和楚文化的熏陶,逐渐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
西晋“衣冠南渡”、唐朝“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规模迁移,改变了徽州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也进入转型。据著名徽学家叶显恩统计,仅唐朝时就有姚、蒋、范、吕等31姓迁入,两汉至元朝共有六十多姓辗转来到徽州地区。展览图标显示,他们大多汇聚到歙县篁墩等地,再前往徽州一府六县开枝散叶。中原移民给徽州带来了北方发达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带来了儒家文化、诸子学说;带来了重教育,好读书,重家教,讲家风的传统。多元文化从四面八方持久地汇集于徽州,与山越文化相互冲突、渗透、圆融,生成新安文化。
南宋迁都临安,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移向南方。展览中“百川入徽”“走向世俗”等版块揭示了徽州文化形态出现新的变化:外来人口达到饱和,徽州进入向外移民的新循环;崇文重教结出硕果,徽州士大夫阶层逐渐形成,开始步入中央王朝秩序;作为徽州文化内核的新安理学也具雏形,开启徽州文化复兴之路。
明代手工业陆续发展,白银货币体系确定,商业城市增多,商业流动畅快。徽商顺时乘势崛起,在长江流域,创造了一个由坐贾、行商、海商所构成的商业网络,串联徽州苏南密切互动,托举江南,催生出“无徽不成镇”的商业奇迹。各地文化源源不断地引入徽州,推动着文化发展的诸要素进入新一轮相激相依、互动融合的循环。展览中的大量历史图片与实物细节还原着徽州人文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从中窥见当地文化变迁演化的进程——千年的文化沉淀,历时数百年持续稳定的酿造,静悄悄地渗入民间,再经由徽商的庞大体系辐射全国。
融合、创新、幅射……徽州文化一次次交融裂变,一次次创新成长,它化成众多子系统蓬勃发展的人文气象,又聚合成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象,其行进的逻辑范式也成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文化背景之一。
作者:本报记者 宣晶
编辑:孙欣祺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