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招生名额,却有2400多人报考,是什么考试如此热门?是什么专业如此走俏?
上海戏剧学院2019年艺术类校考日前开始网上报名。距报名结束还有三天,报考者就已突破34872人。“艺考”一年比一年火,除了历年最受考生青睐的戏剧影视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三大专业外,今年意外地“杀”出一匹黑马。
舞台美术系的三个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舞台方向、灯光方向与服装与化妆方向,在与去年同等招生名额的情况下,报考考生人数翻了三倍,以接近50:1的招录比例,成为“百里挑一”的表演专业之后的另一大热门。
一个幕后工种,竟然成为招考的“爆款”,从“舞台美术”的意外走红中能够解读出怎样的讯息?
国内知名舞美设计师黄楷夫昨天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舞台美术是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其所培养的人才不仅仅能够服务于现代舞台艺术、影视艺术的需要,同时在广告、文创、空间设计等领域也有很强的适应性。舞台美术虽冷门,却是21世纪“小而美”的学科专业。
是超越普通人想象的“脑力运动”
狭义解读,舞台美术即根据剧本、角色等演出要求,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进行舞台形象工程的建设,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它虽不是一部舞台作品创作的核心,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人们现实生活的“理解”中,这是一个既累又苦还难以出名的行当,而舞台美术专业也不像平面设计这样的相似性学科,非但门槛低,学科技术含金量还少,充其量就是一个整天围绕着灯光、幕布打转的“艺匠”,发展空间不大。当然,这一切都是人们的“想象”。
不单是“圈外人”,即便是每年浩浩荡荡的几十万艺考大军,对舞台美术略知一二的也寥寥无几。“在真正步入课堂前,我对这个专业其实一无所知,”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毕业生马帅克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当时是一位舞美系师哥回校做了介绍,让我对这个专业产生了兴趣。”
那么,神秘的舞台美术究竟学些什么?比如,学习“空间学”,舞台美术专业极为看重学生对空间能力的掌握。大一新生一入学就要开始锻炼建模能力,用实物、实体对各种空间进行塑造和表现。它既要动手,还要动脑,而且更多的是脑力运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学科方向,这些恰恰符合了21世纪对人才的部分定义和需求。
大学四年,马帅克印象最深、启发最大的一门课程是关于空间材料的运用,这门课程很“当代艺术”、很新潮,应用性也很强。不仅如此,从文学转换成画面,制造表演空间,音乐、戏曲、文学、建筑等人文学科统统都要做知识储备,才能学以致用。“舞台美术要学好,可不简单。”马帅克说。
“舞台美术专业,可以比作‘复合型’的美术专业,比纯粹的美术专业涉猎的知识更广、应用性更强。”黄楷夫介绍说,毕业生出路都很好。“通过用人市场的反映,我们已经发现,凡是涉及空间构作的设计项目,舞美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表现要优于平面设计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基本没有养不活自己的。”
马帅克毕业后留在了舞台,谈及薪酬,他表示,虽然谈不上高薪,但绝对超过人们的“想象力”。
国内文艺创作的繁荣,背后是巨大的人才缺口
事实上,“舞台美术”的学科吸引力不独在2019年招生阶段显现,早在去年已有苗头,2018年报考人数也突破了800人。
近年来,国内文艺创作的繁荣,背后是巨大的人才缺口,舞台美术工作者的用人需求量与日俱增,其中优秀的、具有丰富舞台经验、具有全球眼光的舞美更是市场的宠儿。
例如,中文版《战马》巡演四年,舞美跟着团队走南闯北,一身从英方身上学到的宝贵经验,已经成为各大制作方、院团争抢的香饽饽。又比如,上海版《不眠之夜》的舞美,每一位都兼具语言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与外方对接毫无障碍。随着文化娱乐产业的蓬勃兴起,舞台美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优秀的舞美设计,将点亮作品的灵魂,从百老汇到伦敦西区,凡是享誉世界、经演不歇的经典作品,无一不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兼容,情节之外,舞美设计也在舞台的每一个角落诉说着故事。在欧美等国家,金牌舞美设计非但拥有高薪,同时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声誉。例如伦敦舞台美术设计师德里克·迈凯轮,从他手中诞生300多部戏剧、歌剧、音乐剧还有电视节目的布景,全球直播的奥斯卡颁奖礼的舞台,也多次出自他手。
这是一个颇有潜力的“未来学科”,但是面对舞台美术专业的爆热,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持谨慎的态度,他认为,除了对专业的看好,不能排除有其他的一些非积极因素的影响,比如报考动机不纯。“很多人还是把‘艺考’当成了进大学的高速公路,”黄昌勇说,“艺考”对文化课要求不高,导致了一些考生和家长,把“分数洼地”当作了人生的跳板,当作了获取本科毕业证书的捷径,这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科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文化建设是极其不利的。
多元的艺术专业,让更多人看到了成才的可能性
今年“艺考”人数再创新高,从去年的31000人次增加到34872人次,而“冷门”专业中也连续两年出现了“爆款”。
2018年,在各招考专业中,只招18人的木偶表演专业史无前例地迎来了1380人报考。据上戏招生办透露,今年该专业报考人数保持“升温”趋势,目前已有2000名考生报名。与此同时,音乐剧表演方向报考人数也有小幅上升,有数据显示,2014年该专业报考人数不足300人,去年达到了450人,今年已有500多人报考。
有人说,是木偶表演专业出身的明星彭昱畅带“火”了这个专业。因《太子妃升职记》而走红,又凭借在同龄人中很为出挑的表演在《天天向上》《演员的诞生》综艺中火起来的彭昱畅,成为了该专业的“活招牌”。有人说,是郑云龙、阿云噶等音乐剧明星在综艺《声入人心》中的精彩表现和影响力,点亮了音乐剧行业的前途。
说一个人、几个人推动了一个行业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这些鲜活生动的市场案例,正反映了这两股招考小高峰背后文化市场环境的发展和变化。
事实上,即便没有彭昱畅,2004年建立的木偶专业本科,毕业生也很少会愁“找饭碗”。即便没有《声入人心》,全国的音乐剧市场也逐渐走向繁荣,仅上海一年,观众就达32.3万人次,票房收入5080.3万元。这些“行业明星”的出现,是为市场的发展标注了鲜明的记号。这个时代的艺术生产,让更多人看到了可能性。
多元的艺术专业,向年轻人敞开大门,成才有各种路径。但作为专业艺术类院校,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认为,选拔必须要有“规格”。要招一些综合素养高的学生,进入艺术培养的序列。黄昌勇说,机会要留给真正需要的人,而不是因为表演系竞争太激烈而实行的“曲线救国”的“权宜之计”。
作者:童薇菁
制作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