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当地时间4月11日上午10点,疑似圆明园被劫掠珍贵青铜器文物“虎蓥”在英国肯特郡坎特伯雷拍卖行以41万英镑(约合366万元)价格被拍出,远远高出了最初的20万英镑的最高估价。
报道称,此次拍卖于当地时间11日上午进行,买家出价从最低的12万英镑开始,很快超过了20万英镑的最高估价。最终,拍卖商Cliona Kilroy以每1万英镑的价格进行投标,最终以41万英镑的价格拍得。
该拍卖行此前称,此次被拍卖的“虎鎣”历史可追溯至3000年前,估价约在12万镑至20万英镑之间(约合人民币110万至180万)。
英国《每日电讯报》以“平房里的劫掠物(Bungalow loot)”为题着重介绍了这件来自中国的宝贵文物。文章称,这件稀世珍宝是1860年英国军队从咸丰皇帝的颐和园抢劫而来,具有3500年历史。在肯特郡海滨小镇的一栋平房中被发现。
器物拥有者是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上尉Harry Lewis Evans(1831-1883)的后代。Evans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的侵略。并且在给母亲的一封信中详述了法国和英国军队如何占领和掠夺宫殿,Evans写道:“我成功地获得了几个青铜器和珐琅花瓶。”
1857年的Harry Lewis Evans
在信件中,他描述自己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于 1857年占领广州。他在1859年攻击大沽堡时受过轻伤,1860年10月17日致母亲的一封信中,他详细记录军队对圆明园的洗劫过程:“早上,法国人和我们(英军)的骑兵队一起在没有反抗的情况下占领了颐和园,当时颐和园只剩下大约300人留守打理,其中约50人是卫兵。当然,构不成任何抵抗。
“法国人抢走了手表、钟表、皮草外套、丝绸等大量宝贵的战利品。将军派出了所有可以找到的手推车,把东西用推车运回去,这些东西将被拍卖并用作军队奖金。我希望得到四五十英镑的份额。
“我成功得到了几件青铜器和珐琅花瓶,还有一些皇家图案的非常精致的陶瓷杯子和碟子,但它们非常易碎,我对把它们完好运回去不抱什么希望。”
坎特伯雷拍卖行
拥有者是一对老年退休夫妇,直到他们向附近的坎特伯雷拍卖行的中国艺术顾问Alastair Gibson展示时才知道它的价值。Alastair Gibson赞叹道,当我被请求来到这个不起眼的平房看到一小堆中国青铜器时,我无法想象这扇门可以打开1860年的时代胶囊。
当地的中国艺术史家哈伊尼·埃利亚斯(Hajni Elias)则形容它是“特殊且无与伦比的”。
“造型中的虎不是常见的一只,而是两只,这极富想象力而且稀有。其中一只老虎在盖子上居高临下,倒水时仿佛随时一跃而下,而另一个老虎以更加自然的姿势蹲伏在下,形成了手柄“ 她说。
Alastair Gibson,Cliona Kilroy与虎鎣
目前“鎣”类青铜器已知仅存世七件,除“虎鎣”和另一件“鎣”现身拍场,其余五件均为博物馆收藏,实属罕见。这件“虎鎣”因其器盖和出水口的老虎造型而得名。老虎在中国被看作动物之王和能防御邪恶力量最强大的动物。
“虎鎣”到底是什么?有说法称,“虎鎣”是一种盛水的器物,且器型比较特别,三个腿柱一般为圆锥体,而这件为圆柱体腿柱。它一般是与“盘”类青铜器形成“组合套装”。但也有说法认为,“鎣”实际上是备火长颈瓶,可能是一种油壶。因此,“鎣”的本来面目还有待研究。
对于上述拍卖,中国国家文物局3月曾发表声明称,多渠道与坎特伯雷拍卖行沟通,要求其遵守国际公约精神与职业道德准则,尊重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与民族情感,终止相关拍卖和宣传活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国家文物局一贯反对并谴责买卖非法流失文物的行为,希望有关机构遵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尊重文物原属国人民的感情,不买卖非法流失的文物,不以此类文物为名进行商业炒作。
4月9日,坎特伯雷拍卖行明确表示,拒绝撤拍上述文物。
4月10日,国家文物局再发声明,声明强调,尊重本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遗产,促进非法流失文物返还原属国,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也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国家文物局强烈反对并谴责坎特伯雷拍卖行不顾中方严正抗议,执意拍卖疑似非法流失文物,并以战争劫掠文物为名进行商业炒作的行为。国家文物局不赞成境内机构和个人参与上述文物的竞拍活动,并呼吁国际友好人士本着人文主义精神,共同抵制疑似非法流失文物拍卖。
全文如下:
国家文物局在得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即将于4月11日拍卖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后,通过多种渠道与该行进行沟通,要求其遵守国际公约精神与职业道德准则,尊重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与民族情感,终止对上述文物的拍卖和宣传活动。4月9日,坎特伯雷拍卖行明确表示,拒绝撤拍上述文物。
尊重本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遗产,促进非法流失文物返还原属国,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也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国家文物局强烈反对并谴责坎特伯雷拍卖行不顾我方严正抗议,执意拍卖疑似非法流失文物,并以战争劫掠文物为名进行商业炒作的行为。国家文物局不赞成境内机构和个人参与上述文物的竞拍活动,并呼吁国际友好人士本着人文主义精神,共同抵制疑似非法流失文物拍卖。
国家文物局将密切关注事件进展,并将继续依照相关国际公约和中国法律规定,通过一切必要途径促使从我国非法流失的文物回归中国。(文宣)
17世纪末或18世纪初,中国的青铜“大象”香炉,估价3000-5000英镑。
商周时期的樽青铜酒器皿,估价4000-6000英镑。
与虎鎣一同出售的还有这两件来自中国的青铜器。
让我们再通过拍卖行发布的照片看看中国流失的珍宝。
再次呼吁国际友好人士本着人文主义精神,共同抵制疑似非法流失文物拍卖。希望有关部门通过一切必要途径促使从我国非法流失的文物回归中国。
>>> 相关链接
1860年10月18日,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在这之前,英法联军在园内进行了长达三天的大规模抢劫。英国军官奥尔古德的回忆称:“所有可以带走的贵重物品,包括黄金、白银、珠宝、珐琅器、瓷器、玉石、丝绸和刺绣品,以及其他众多的艺术品或古董,都被联军夺走了。”
有学者认为,大规模的抢劫之前,已经有人开始小偷小摸,而圆明园中财富的华丽夺目,令当时的欧洲士兵傻眼。“第一批进入圆明园的人以为是到了一座博物馆,因为摆在架子上的那些东方玉器、金器、银器,还有漆器,不论是材料还是造型,都是那么珍稀罕见,那简直就像欧洲的博物馆。出于一种习惯上的谨慎,大家首先是仔细观察。那些东西摆得那么井然有序,使你觉得只能看,不能动。还是有人经不住诱惑,就先动手了。”这段记录节选自法国海军上尉巴吕的回忆材料。
据刘洋《从拍卖信息看圆明园文物的流散》一文:1861年开始,圆明园中被掠夺的玉器、珐琅器、瓷器、丝绸、钟表等就被人放进了伦敦和巴黎的拍卖场。次年的拍卖中,甚至出现了《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据称,《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最初定价为3万法郎,但叫价没有超过1万法郎,拍品被收回。再次拍卖,仍然没有达到预期价格,最终以4000法郎的价格被巴黎的书商购得,几天以后,帝国图书馆版画部主任获准以4200法郎的价格购得,这件孤品就这样进入了法国国家图书馆,编号为2500号。这是版画部当年最昂贵的入藏品。
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海维亚统计,1861年至1866年间,伦敦进行了大约15次包含从北京掠夺物品的拍卖。法国历史学家雷吉纳·蒂里埃统计,1861年至1863年间,在杜鲁欧拍卖行就进行了20多次圆明园文物的拍卖。所以不难想象,法国人和英国人从北京抢劫的金银财宝数量相当。
作者:吴钰 王磊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张立行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