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开年,一批文化类综艺赢得口碑与话题热度,然而有抄袭之嫌、炒作丑闻八卦的劣质节目仍不在少数。有专家直言,应该重视影响家家户户的综艺节目的内容品位。综艺,应该成为提升社会文化素养的一片沃土。
最近一段时期,一度被“天价明星”“八卦丑闻”搅浑的综艺之水,因为不少口碑与热度齐飞的“清流”节目,显得澄澈不少:央视开年新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让《中国诗词大会》引爆的全社会“诗词热”更上一层楼;刚收官的《声临其境》不看演员颜值,而是考验台词功底与配音技巧,令观众发现实力演员“遗珠”;《国家宝藏》让文物借演艺名人之口道出“身世”,让国宝“活起来”……
近两年,《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组合拳”,令过度依赖版权引进、盲目“烧钱”、恶炒明星和媚俗低智等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各地卫视和制作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推出一些聚焦人文、关注普通人生活的综艺节目。
面对这一良好势头,如何进一步净化综艺内容,使其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业界人士看来,“电视综艺”走进千家万户,是一片会影响社会文化素养的土壤,卫视与制作公司不应该被“粉丝经济”所绑架,不能一味迎合大众的感官刺激与纯娱乐需求,而是应该旗帜鲜明地坚持以文化人,用有品质、有温度的正能量内容吸引观众。
版权“买买买”风潮下,“寓教于乐”演变成“娱乐至上”
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早期中国综艺,与如今荧屏上一些追求外在感官刺激、纯娱乐的真人秀有所不同,综艺人更注重“寓教于乐”的社会功能,诞生了《综艺大观》《智力大冲浪》等一批长寿高收视的综艺节目。“再见再见,相聚在掌声里”,这些节目的主题曲,让不少观众回味至今。
然而,随着传播形态与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近些年卫视竞争日趋激烈,黄金档的综艺节目成为各台的必争之地,节目收视率与广告收入等商业价值环环相扣。业界有一种说法:一档王牌综艺可以完成电视台一年的广告收入指标,而对于近两年兴起的网络平台,热门综艺的点击量更是以亿计量。
激烈的收视竞争与广告利益驱使下,一系列从欧美日韩引进的成熟综艺节目,让电视人尝到了收视率破4%的“爆款”甜头。自此,明星领衔的真人秀类节目一发不可收。
在收获高收视、高收入的同时,一些唯噱头、快感至上,用雷人狗血作为卖点的不正之风也随之凸显。早期以个人真实故事与技艺展示相结合的选秀很能引发观众共鸣。可慢慢地,情感也变味了:镜头里观众“泪流满面”成了标配;明星“勾心斗角”成了常态。在SMG副总裁陈雨人看来,借鉴海外综艺模式大幅提升国内综艺节目的制作水平的同时,某些节目制作者也将其高度娱乐商业化的手段一并“引进”而来,甚至放大扭曲。“某种程度上,如今几档综艺“清流”之所以赢得观众追捧,也在于其实对过去中国综艺讲述普通人故事、注重内在情感共鸣传统的回归。”
乐正传媒联合创始人彭侃介绍,现在,在政策的有效引导下,过去每年动辄引进五六十档海外综艺模式的势头戛然而止。此前购买了模式版权的节目,也通过改名和模式调整来摆脱“舶来品”的影子。只是,就去年我国卫视综艺收视率前50的节目来看,引进或借鉴海外成熟模式的节目占比54%,虽比2016年稍有下降,但仍超过半数。
综艺,应该成为提升社会文化素养的一片沃土
即便是近期综艺“清流”之下,一些“杂质”仍不容忽视。
处在野蛮生长期的网络综艺尤为明显。近期一档聚焦小众音乐的网络综艺掀起全民热潮。然而,节目却不加甄别地让劣迹艺人走入公众视野,甚至助其“笼络”一批粉丝,甚至是价值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同样的,另一档借鉴韩国偶像养成的真人秀,核心卖点仍是颜值,“星”还未造好,粉丝已帮其登上网络热搜。在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海波教授看来,过度看重流量、爆炒话题而缺乏对内容品质的追求,被“粉丝经济”所绑架,所取得的眼球经济和传播效应都只是一时。
寓教于乐的“综艺”应该怎样做才有观众?在业界看来,《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就示范了明星在综艺的“正确打开方式”——做弘扬正能量、有品质、有文化引领的内容同样有话题热度。节目里的明星不再是绝对焦点,而是成为诗词的演绎者和文物的解说员,让传统文化搭载流行歌曲,古老文物对接情境表演的创新模式,也令观众有了新鲜感,在娱乐放松的同时,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深层价值。
哪怕不是文化类节目,以娱乐为主的“综艺”同样应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大众进行文化引领和价值引导。陈雨人说:“引导固然比迎合难,在讲求创意、以文化人、完成综艺的品质转身过程中,会有阵痛期,但这也是我们电视人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
综艺,应该成为提升社会文化素养的一片沃土。
文:本报记者 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