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儿童文学1978-2018:一代作家的文学巡礼”在上海作协举行
“一本长书交给出版社,总是被拆成几本,哪怕是长篇,也往往被切割成短篇或系列。总有声音说,不用太长,短点好,似乎看长文字、深度阅读的耐心在不断损耗。”从事儿童文学创作近40年、出版70余部作品的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最近在“上海儿童文学1978-2018:一代作家的文学巡礼”论坛上道出隐忧,引发圈内思考。
活动现场,近百位老中青少四代上海儿童文学作家齐聚,以自述、评述、致敬等方式,对秦文君、梅子涵、沈石溪、周锐、郑春华、彭懿、陈丹燕、刘绪源等多名作家、评论家近40年来的创作展开研讨。这既是对过往收获的回顾重温,也是上海儿童文学再次集结后的重新出发。活动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陈伯吹儿童文学基金专业委员会主办,由《少年文艺》《儿童时代》《少年日报》协办。
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的重镇和发源地,40年来上海儿童文学星空可谓璀璨:长销不衰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系列打动了许多校园里的少男少女,《中国少女》《狼王梦》《女儿的故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黑猫警长》等经典作品,呵护了亿万儿童的成长,滋养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大量中生代作家和陈伯吹、包蕾、贺宜、任大霖、任大星、任溶溶、圣野等老作家一道,构筑了上海儿童文学的扎实基座,并激励着新生代作家砥砺前行。
恰如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高洪波所说,“上海儿童文学作家几代同堂,拥有相当齐整的、在全国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作家群体,形成了承前启后、薪火相传的创作格局。”
▲基于《男生贾里》《女生贾梅》改编的电视剧温暖了一代少年
据北京开卷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为803.2亿,少儿图书所占码洋比重达24.64%,依然是最大的细分类。少儿市场的快速增长,也使得去年年图书市场的增长超三分之一都来自童书。处于黄金时代的中国童书,迎来了“一本书就就可以赚很多钱”的好时候,但业内人士指出,童书创作出版存在跟风现象,一些功利性写作奔着热门题材走,少了观察和打磨。人们忍不住问:下一个“贾里贾梅”“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人们耳熟能详并喜爱的超级IP在哪?
秦文君和不少作家谈到,文学作品要发现人、表现人性的细微末梢,最重要的手段和魅力便来自语言。伴随着中国童书市场一路呼啸,不少创作者和出版人却发觉,眼下整体儿童文学对于语言文字的审美需求却不断减弱,有的作品对文本语言不太讲究,显得粗糙重复,纯文学的密度无形中被稀释。
“最近半年多来,个人作品输出海外版权大概有30多种,几乎与前30多年输出版权的总量持平。但无论国内市场还是输出版权,幻想类作品和图画书更受欢迎,语言文字被儿童、被大众需要的程度似乎在降低。”秦文君追忆多年前“一门心思专注写”的时光,并希望在创作周期内尽可能保持这一状态多写。她笑称自己很“环保”,每次写作只使用办公桌的四分之一,边上堆满了书,“被书包围着才有灵感,这样的环境不让你膨胀,让你有与灵魂相处的感觉。”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评论家朱自强以秦文君代表作《男生贾里》为例谈到,这部小说具有明显的通俗性,后出现了不少校园作品跟风之作,试图“复制”神气活现的贾里,但终究难以超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后来者的模仿缺少了纯文学的艺术质地,“它创造的反复故事形式、轻喜剧式的幽默,与那种一味的低级搞笑是完全不同的。”
这种艺术功力也表现在秦文君成长小说《天棠街3号》,“成长文学很难写得好,因为成长、自我意识这些心理学概念的普泛化、常识化,很容易对个体心灵缺乏真正的了解。能不能在描写少年共性时,捕捉独特性细节,相当考验作家。”
专注于低幼文学创作的郑春华,似乎天生能读懂孩子密语,她所创造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风靡全国,根据作品改编的同名动画片剧集陪伴了无数孩子成长。《少年文艺》杂志主编周晴评价:郑春华用孩子、母亲、编辑、作家等多重身份和视角来观察世界,经过思考后提炼创作出理想的孩子世界,满足了低幼群体的阅读需求。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同名动画片
比如,小头爸爸的“特别”在于他无私给予家庭和儿子全部的爱,愿意牺牲业余时间陪孩子玩,为大头儿子准备一个又一个惊喜,带给儿子美好的情感体验。这对当下不少亲子家庭中“爸爸去哪儿了”的“父亲缺席”现象带来反思的契机。
▲上海国际童书展现场,每年都吸引许多小读者和家长前来
作家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自问世以来引发广泛热议。儿童文学理论家、作家孙建江说,从叫好不叫座到高度畅销,“沈石溪现象”值得研究。“作品善于设置力量对比和彼此较量,体现了作者‘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理念,大大增添了作品的吸引力。沈石溪的另一鲜明特点是故事曲折多变,情节环环相扣。《狼王梦》就是代表作。”上世纪中叶,西方童话创作中出现了一批“写实”成分大量介入的作品,成为衡量动物小说的标准,而沈石溪的小说,努力探索出中国式“动物小说”的书写路径。
▲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
“儿童文学是一种非常有诗意的文体,希望这个时代不要遗失儿童文学的诗意。”以儿童文学创作走上作家之路的陈丹燕对年轻一代创作者发出寄语,”儿童文学的初衷是与功利相违背的——童年是纯真的,不需要为功利考虑。这对当下作家提出了很大考验,或许比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时更加困难。”
▲海派儿童文学“小熊包子”系列集结了多名上海年轻作家,并陆续开发舞台剧、游戏、动画片、同名绘本等,令人期待。
文汇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