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画房屋的风景》,1890
【导读】这两天,一门音频艺术课刷屏朋友圈,这便是10月24日于喜马拉雅FM上线的《范景中讲西方艺术史》,上线至今收听次数近60万,位居该平台付费节目榜首,并且比榜单上第二至第十名的收听次数总和还多。
看似小众的艺术课之所以成为爆款,似乎只因,开讲者是范景中。多少人的西方艺术启蒙是从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开始的,这本豆瓣评分高达9.6分的“神书”,译者便是范景中。他有国内“美术史第一人”之称。他的艺术课,不是艺术作品的整齐排列,而是一种全局视角的历史切入;不光是西方艺术人文思想,还有东方美学智慧;不单是概念流派硬知识,更是眼力和审美直觉;不只是色彩、构图、题材、情绪……更是美的发展逻辑。
本文经授权刊登该音频课程的部分内容。
梵高《卷心菜与洋葱》,1887
听范景中讲梵高
梵高的画法跟中国的画法有共同之处。
我们的画,非常重“线”。
梵高有很多画,你看,就是线条在飞舞。
他画的风景上,我们看他的线、他的笔触非常粗犷。这种线,一道,一道的。我们看着这线是非常有表现力的线,自然而然会认为梵高的画是表现主义的画,因为他在线条里带有一种充沛的感情。这线会打动你,有一种力量,有一种冲出画面的感觉。
看他的传记上,他对于绘画的这种执着,不顾自己的贫穷、自己心理上的疾病限制的这种精神,非常的感人。这些传记中,如果读了他的书信,我们可能会觉得更感人。
他另外一面打动我的是什么呢?就是我在梵高博物馆,看了一团毛线的时候,那使我感到震惊。
梵高博物馆收藏的毛线盒,据说是梵高为了观看黄色调的效果,将不同的颜色的毛线绕在一起放进盒子,观其色彩组合的效果
因为他自己给他的弟弟写信的时候说过,“我现在画累了,我要休息一会”。他说,“因为我画的画,是一个精密的计算”。我读他的书信的时候,一直在想:他的画是在精密的计算,他计算到头脑感觉疲劳了,需要休息。那他怎么计算的?他的画怎么会出现计算?
看了那团毛线,我们知道,那毛线是五颜六色的。这五颜六色的毛线,可能会有什么呢?
他的画,笔触线条的颜色是不一样的。他可能是用毛线,在不断的变换线条。这毛线是线条。毛线五颜六色,当你把毛线不断的变换的颜色,跟他的画面等同起来的时候,你就知道他在计算。
看到那团毛线,让我们思索背后的力量到底是什么?
梵高 《星月夜》,1889(笔触和色彩的纹理很像毛线)
他是在算,这让我想到了古希腊哲学的源头—— “万物皆数”。所以,我非常非常感动。我觉得他,有这么表现力的东西,又有这么深的理性的东西。虽然他心理有疾病,可是他自己在作画的时候,并不是完全用自己在疾病的状态在做画,他是用一个理性的这种状态在作画。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这样解释过,这是看了他的这个毛线,我给出的一种解释。
由于我再去他的博物馆的时候,我已经脱离了西方美术史,就是老老实实在学习中国美术史了。所以说,我从来没写过文章,来表达我的这种感受,但是我确实有这样的感受。
作者:范景中
编辑:范昕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