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的歌是一代人青春记忆的底色
周杰伦在自己39岁生日时推出新作《等你下课》,迅速登上各大音乐热门榜榜首位置。人们对于这首歌的关注,除了源自周杰伦本身的乐坛地位之外,更带着这样一种感慨:华语流行乐坛,何时会再出现一个“全民偶像”级的人物?
周杰伦的头衔有很多,音乐人、导演、编剧、商人……其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当属音乐人这一身份。他的音乐作品深刻地影响了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对于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80后、90后两代人,作为流行文化的主要消费群体,在寻找属于自身音乐身份的青少年时代恰逢周杰伦创作的歌曲,这些作品立刻成为这两代人难以磨灭的集体回忆,而周杰伦和他的音乐所受到的关注也是其他同时代的歌手难以企及的。
当然,他的成功既是源于出众的音乐才华,也与他所处的华语流行文化的大环境紧密关联。
▲周杰伦是华语流行乐坛当之无愧的ICON
首张个人专辑《Jay》像一个培育音乐之花的暖房,其所展现出风格的多样性,成为他在后来的创作中不断扩展的风格源头
高度个人化的音乐风格是周杰伦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他的音乐作品有很强的辨识性。2000年,首张个人专辑《Jay》的发行预示了属于他的音乐时代的到来,这张专辑就像是一个培育音乐之花的暖房,其所展现出风格的多样性,成为他在后来的创作中不断扩展的风格源头。
▲2000年21岁周杰伦发行了自己首张专辑《Jay》
与方文山合作的《娘子》,以说唱演绎的仿古诗词预示了后来一系列重要的“中国风”作品;《印第安老斑鸠》中的乡村音乐元素在后来的《牛仔很忙》中得到延续;还有他对古典音乐的偏爱,对于摇滚乐音乐形式的驾轻就熟,更不必说俯拾皆是的R&B曲风。以这些音乐风格为基底,周杰伦在后来的多张专辑中不断沿着多个方向试验和扩展,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在这些融合性的创作中始终保持着鲜明的个人风格,这是他艺术创作开始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周杰伦的曲风注重歌曲旋律的简洁流畅,一方面体现在音乐的织体、配器等方面所展现出的时尚多变与简练——中国乐器的大量运用,丰富的人声和声和转调等不同音乐元素和技巧恰当的融合,让他的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歌手的独特气质;R&B曲风能够很好地与中文的唱腔结合在一起。
▲周杰伦与方文山合作刮起“中国风”
尽管有人批评他在演唱时的咬字不是很清晰,但这并不妨碍年轻歌迷对其作品的追捧。另外他的歌词也摆脱了当时流行歌曲通常最热衷的爱情主题,转而关注个人身边发生的日常琐事,歌曲的主题可以是妈妈、爸爸、外婆,还有青年人对周遭生活境遇的感慨,这就自然地带给听者一种亲近之感;特别是与方文山合作“中国风”的作品,很好地将古风诗词中蕴含的意蕴与流行音乐的表现形式结合在一起,这无疑为他后来取得更大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周杰伦的专辑《范特西》大获成功
内外契合的成功尝试让周杰伦成为代表一个特定时代华语流行音乐的强力人物,其影响力远非一般的流行歌手可以与之媲美
当我们审视新千年时的华语流行乐坛,就不难理解周杰伦为什么可以走红。彼时,华语流行乐坛面临的课题是如何抵御全面西化的创作趋势,进而将东方文化的精神融合。这并不是简单的课题,需要拿捏好东方音乐的气质与西方流行音乐形式之间的平衡点。一方面,过于靠近传统音乐的作品,由于在形式和表现手段上缺乏新意而难以在新的受众群体中流行;另一方面,一味追求商业化的做法,也会使得流行歌曲日趋程式化,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口水歌”泛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彼时华语流行音乐在音乐与歌词的创新性表达方面都陷入困境,香港乐坛靠着老面孔苦苦支撑,优秀作品极度匮乏,同时一度作为内地流行音乐高地的广州,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寻找能够代表80后、90后的音乐新声,成为弥漫于青少年内心的精神需求。
周杰伦的唱片发行可谓恰逢其时,当他带着一大批歌曲闯入大众视野之时,新奇多变的曲风马上吸引了年轻群体的目光,尽管他算不上最早开始尝试此类曲风的音乐人,但他的创作无疑是结合得最成功的。诸如《东风破》《双节棍》《七里香》《青花瓷》这些作品的成功,让一种新风格的兴起成为可能,终于在新千年的头十年让华语流行音乐界刮起“中国风”。
▲周杰伦在演唱会上
不难发现,周杰伦的成功既是个人努力与才华的胜利,也受到正处在经济复兴时期的中国社会寻求文化归属的大趋势所推动。正如国学热背后所蕴含的寻根情愫一样,这种内外契合的成功尝试让周杰伦成为代表一个特定时代华语流行音乐的强力人物,其影响力远非一般的流行歌手可以与之媲美。
不过,随着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身体和智力的外延,世界各地更为多元的流行音乐风格不断进入我们的视野,流行音乐庞大的市场也被分割成越来越多不同的风格群体,昔日80后、90后耳熟能详的青春回忆在00后的眼中正变得遥远和模糊。
▲谁能重现周杰伦的辉煌
乐迷们开始分化出追求不同意趣的音乐群落,各异的音乐口味让大众不再追求一种可以超越个体喜好的共性音乐表达,因而在未来的华语乐坛上,再出现像周杰伦这样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歌手并非没有可能,但是其难度必将变得越来越大。当然,这并不是坏事,说明我们的流行音乐文化正变得越来越多元,歌迷们有越来越多的选择。 (作者为流行音乐研究专业博士、上海理工大学音乐系教师)
编辑:许旸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均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