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最好实践,这一实践需要坚强的组织领导、精干的工作队伍,更需要热情参与的广大选民。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随着人大工作的不断与时俱进,如何在新形势下有序组织好这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统一起来,考量着全市各级选举工作机构的决心和智慧
张金康
五年一届的本市各区、乡镇两级人大代表选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根据法律规定,这两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因此我们常说,区县和乡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最直接、最生动的实践,也是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随着人大工作的不断与时俱进,如何在新形势下有序组织好这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统一起来,考量着全市各级选举工作机构的决心和智慧。
如何组织好一次成功的基层民主选举,我们认为至少应处理好三个问题。
动员最广大的选民参选,选举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第一个问题:如何方便更多的选民参选。广泛性是人民民主的生命线。只有动员最广大的选民参选,我们的选举才真正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凝心聚力,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上海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任务打下更加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今年,我们首次制作了换届选举微动漫、拍摄了公益宣传片和基层代表履职风采电视专题片,借助微信、楼宇电子屏、移动电视等新媒体滚动播放,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宣传效果。全市所有居委会都设立了多个选民登记站,并通过延长工作时间、安排休息日值班等方式,方便选民前来登记。许多一线选举工作者还挨家挨户上门到居民区和社区单位发放选民登记通知书、《致选民的公开信》,为的就是切实保障每一位选民的合法权利。
我们在以往几届探索实践的基础上,依托政务外网,开发建设了全市统一的选民登记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涵盖了选民登记、候选人管理、当选代表管理、数据统计分析、选举公告及选民证打印等多重功能,实现了换届选举大部分工作环节的信息化。我们还开发了选民登记专用的手机APP,登记效率显著提高。此外,对系统服务器等多个关键点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对系统运用的技术问题24小时在线解答。
上海有着近千万的流动人口,为了保证这部分“新上海选民”的选举权利,我们也采取了有效措施方便他们参选。比如,对于2011年在上海参选过的外地户籍选民或者在上海高校就读的外地户籍学生,无需开具选民资格转移证明便可直接在本市参选。又如,有的区选举办积极为户籍地较为集中的外地选民集体开具资格转移证明。
保证选举的结果符合绝大多数选民的共同期望
第二个问题:如何让选民真实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代议制民主,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人大代表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可见,选举是一种权利委托的过程,也是代议制民主中最关键的环节。那么,如何保证每一位选民都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如何保证选举的结果符合绝大多数选民的共同期望? 我感到,要做到这一条,在选举的全过程都必须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
如,在提名推荐代表候选人环节,本市直接选举实施细则规定,各政党、各人民团体联合或者单独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总人数,一般不超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应选代表名额总数的20%。也就是说,选民十人及以上联名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总人数,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应选代表名额总数的80%以上。这一规定保证了我们选出的绝大部分代表是由选民联名推荐产生的,也可见选民的意愿在代表选举中所占的分量之重。又如,在协商、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环节,我们通过将代表候选人人选名单“三上三下”的方式,让选民反复酝酿协商、充分发表意见,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如果还不能形成较为一致意见的,可以通过预选的方式来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再比如,在代表候选人宣传介绍环节,我们建立了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制度,通过召开选民会议或者选民小组会议等形式,组织正式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广泛动员选民参与见面活动。代表候选人应当实事求是介绍本人情况,诚恳回答选民提出的问题,对当选后执行代表职务、履行代表义务作出表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选民能够充分了解所要选举的代表候选人,确保真实有效地行使选举权。而在投票选举环节,我们按照选举法的要求,认真组织好选民投票,严格执行监票和计票回避制度,维持好选举秩序,要求在每个投票点都设秘密写票处,有需要的设选票代写处,严格掌握对委托投票和流动票箱的管理,也是为了保证选民不受干扰地写票和投票。
选出的代表接“地气”,履职更有“底气”
第三个问题:如何让选出的代表更好地为民代言。如果说,以上第一个问题事关民主的广泛性维度,第二个问题事关民主的真实性维度,那么这第三个问题关乎民主的有效性。换言之,选出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代表,是衡量一次选举是否成功的最高标准。那么,怎样的代表才是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答案当然是:能够接“地气”,了解民情民意,愿意并善于为老百姓代言的。
让选出的代表更好地为民代言,首先应从优化代表结构入手,增加基层一线代表的比例。选举法规定,各级人大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中央和市委文件明确要求,保证代表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的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应当有所上升。我们据此对当选代表结构作了明确的规定。
让选出的代表更好地为民代言,还要保证代表能经常到选民中去,使选民能够找得到并且监督自己选举产生的代表。除了在选举前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时,代表候选人必须对选民作出庄严承诺外,上海市实施代表法办法还规定,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参加进社区联系人民群众的活动,每年不少于两次。此外,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街道均已设立了代表联络机构,并向社会公布了联系方式。
把握好这三个问题,是做好这次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基础;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最好实践,这一实践需要坚强的组织领导、精干的工作队伍,更需要热情参与的广大选民。11月16日选举日,我们不见不散!
(作者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选举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