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在我国产业发展中战略地位重要。我在浙江工作过,对这点深有体会。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我们将坚持不变,不能有丝毫怀疑和动摇。”2020年3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浙江省宁波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调研时这样指出。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正式发布。
◇浙江历届党委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坚持创新驱动,锻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着力推动两个健康,激发民企活力和信心;引导坚守主业,持续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升级跨越。
◇浙江深入实施“小升规”“放水养鱼”“单项冠军”“雄鹰”等行动,构建“小升规+专精特新+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持续引导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
◇2023年新春第一会,浙江提出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升能级“一号开放工程”。三个“一号工程”,条条饱含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利好。
◇“产业大脑”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未来工厂”以龙头企业转型为样板,浙江推动二者融合应用,加快实现“从中枢到端”的产业数字化改造。
◇据统计,目前有超过600万浙商在全国各地投资创业,还有近200万浙商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让“地瓜”的藤蔓伸向四面八方、全球各地。
◇近年来,杭州积极培育“雄鹰企业”“鲲鹏企业”和“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分层分类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领先、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的数字经济企业,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新格局。
不过四五秒钟,6000吨的冲压机上下一次,两套车身板材就此成型。在领克汽车科技(余姚)有限公司的超级工厂,生产效率可谓“争分夺秒”。
2022年,3.5万辆领克新能源汽车出口海外,同比增长2倍以上,其中多数打入门槛较高的欧洲市场……身处民营经济活跃发展的浙江,产线上的忙碌景象展现出中国经济的韧劲与活力。
习近平非常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浙江工作期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调研考察中多次指出,“民营经济是浙江活力所在,是浙江的品牌,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佼佼者”;“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营经济对增强经济活力、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2004年1月12日召开的全省知名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对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新趋势、新特点、面临的矛盾和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座谈会之后不久,浙江省委、省政府很快制定发布《关于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多项政策措施。这一文件,为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设计了路线图,增添了新的动力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先后围绕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等重点方向出台政策指导文件,持续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小企业在我国产业发展中战略地位重要。我在浙江工作过,对这点深有体会。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我们将坚持不变,不能有丝毫怀疑和动摇。”2020年3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浙江省宁波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调研时这样指出。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引导民营企业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积极贡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肩负起更大使命、承担起更重责任、发挥出更大作用。
浙江历届党委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坚持创新驱动,锻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着力推动两个健康,激发民企活力和信心;引导坚守主业,持续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升级跨越。
浙江先后出台《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法规政策,2023年修订出台《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努力为民营企业营造“茁壮生长”的良好生态,让浙江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2022年,浙江共有107家企业上榜全国工商联推出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连续24年居全国首位;浙江营商环境满意度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中,连续3年居全国首位。
如今,以民营经济为鲜明特色,浙江已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跃升。2022年,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771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1268元和37565元,连续22年和38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在位于浙江省台州市的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装配车间装配缝纫机(2023年3月23日摄)。翁忻旸摄/本刊
创新驱动升级发展
杭州城区向西,绵延39公里的狭长区域,被称为城西科创大走廊,被誉为浙江的“中关村”和“张江”。这里汇集了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等一批新型、高能级科创平台,成为民营企业创新创业热土。据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测算,2022年,这里每个工作日新增81家各类企业。
2022年,西湖大学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智造中心正式启用,十余位跨学科特聘研究员、博导,聚焦新一代生物药物、生物材料以及大规模绿色生物制造核心技术推进项目研发。其中不少研究应用,有望进一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这是以科技创新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一道剪影,代表着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驱动的决心。2022年,浙江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万家。
搭建创新赛道,推动企业创新。伺服电机是工业自动化的核心部件。如果把机器设备比作人,伺服系统的马达就相当于人的关节,编码器可以让关节精确运动。在浙江禾川科技的研发车间,新型编码器可以将精度控制在0.036度。这一数字意味着,禾川编码器在转矩精度、速度波动率、速度环带宽、控制周期等性能参数方面,已整体上接近国外主流品牌水准。
自主研发核心部件编码器、布局工业芯片的突破嵌入式软件……2011年创立以来,公司将每年营收的10%~15%用于研发投入,带来60%的复合增长率。
公司董事长王项彬回忆,创业不久,企业即涉足核心部件伺服电机编码器研究。由于研发投入大,企业一度面临现金流压力。“多亏企业列入了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项目,政府配套的1600余万元资金支持我们渡过了难关。”王项彬说。
禾川科技是浙江民企创新赛道上的一匹骏马。近年来,浙江深入实施“小升规”“放水养鱼”“单项冠军”“雄鹰”等行动,构建“小升规+专精特新+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持续引导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工信部最新公布的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384家浙江企业入围。加上前四批,浙江共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32家,位居全国前列。
完善政策供给,提高亩均效益。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展厅内,从水处理、食品加工到生物制药、半导体制造,各类过滤器材琳琅满目。其中,一款手提箱大小的过滤耗材定价高达4万多元。
经过20年的研发打磨,科百特已拥有了过滤全产业链研发制造能力,从微米膜到超滤膜、纳滤膜,产品覆盖10000种规格。公司董事长张应民说,目前企业拥有各类专利600余项,获评国家单项冠军企业,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8%。
从18亩工业用地起步,到如今的180亩规模,科百特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当地精准的政策供给。公司所在的萧山区河上镇有关负责同志表示,科百特等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历程,也是当地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快落后产能清退的历程。“科百特厂区面积扩大十倍,但没有一亩新增工业用地指标。依靠周围服装、包装材料等淘汰产能腾退用地实现精准供给,既不增加企业负担,又能降低能耗提升亩均效益。”
过去5年,浙江迭代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政府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改革等重大改革,谋划实施39项“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316项国家改革试点获批,形成“一件事”集成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一批标志性成果,为民营企业减负增效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
推动转型升级,培育产业集群。在台州市天台县福溪街道,6家原本分散经营的中小电镀企业,在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引领下,以龙头企业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牵引,联合投资1.58亿元,建立了新型电镀园区。
为解决中小电镀厂标准低、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园区联合引进20多条先进的电镀生产线及其配套辅助设施,建立统一的排污标准后,实现集约化运营。
“小河汇聚,大河水满。我们的发展离不开上游的中小电镀企业配套。龙头企业牵头入股,就是希望提升区域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银轮机械党委书记柴中华说。
20年来,浙江从一个个作坊、一片片违建等入手,推动“机器换人”、建设“未来工厂”,全力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和“链主型”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军令状”“揭榜挂帅”“赛马制”……一批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举措陆续实施。2022年7月,浙江省科技厅等七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实施,其中的“链主企业联合出资挂榜”制度尤为引人关注。制度规定,链主企业和政府共同出资,聚焦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面向全球挂榜,省市县联动支持,省财政按规定给予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链主企业出资不低于财政资金总出资额的两倍。
下一步,浙江将以创新为引擎,围绕建设制造强省,打造形成4个万亿级先进产业群、15个千亿级特色产业群、一批百亿级新星产业群。
在杭州市临安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为企服务中心”,党员志愿者(右)解答企业主的疑问(2023年7月7日摄)。徐昱摄/本刊
工人在海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海天大港生产基地作业(2023年2月1日摄)。黄宗治摄/本刊
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公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生产太阳能电池组(2023年8月9日摄)。翁忻旸摄/本刊
着力推进“两个健康”
位于浙江仙居经济开发区的比亚迪新一代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生产基地,现代化厂房一字排开,智能设备正高速运转。该基地于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全面投产后年产值约为200亿元。
“这个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党委政府全程靠前指导服务。拿地之前,就可以做环评、安评、规划,派专家进行预审。相当于把等批地的时间转化为项目加速期,省时50%以上。”仙居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形成了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023年新春第一会,浙江提出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升能级“一号开放工程”。三个“一号工程”,条条饱含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利好。
以政务服务助企纾困。2023年2月初,面对客户追加的几百万元订单,浙江能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伟却喜忧参半:新厂房因平台改造无法申报验收,扩大产能无从谈起,“订单产品交期紧张,不容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否则就要面临损失”。
机会稍纵即逝,魏伟想到了台州市路桥区为服务企业而开发的“路路通亲清在线”平台。
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问题上报,没想到台州市路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当天就和他取得联系,提供现场联合验收服务。在住建、自规、消防等部门的联合服务下,能伟科技3日内就顺利拿到了竣工验收备案表和不动产权证。
浙江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党委政府关心支持引导密不可分。“八八战略”第一条即着重指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少知名民营企业家看来,这与浙江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为民营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一以贯之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为帮助市场经营主体渡过难关,浙江在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基础上,接续出台稳经济38条、79条政策,以及面向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纾困政策,拿出真金白银为市场经营主体减负,提升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涵养百舸争流良好生态。“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民营企业大发展的春天已经到了。”2023年上半年举行的2023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台州)论坛上,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
目前,台州汽车产业每年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拥有吉利、吉奥等4家整车生产企业和60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形成了“自主整车企业—龙头零部件企业—中小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的雁形方阵。
在被誉为“世界超市”的义乌国际商贸城,熙熙攘攘的国内外采购商、带货主播等,为市场经营户带来了信心。从事毛绒玩具生意的经营户陆荣庆说,2022年12月起,订单明显多了起来。每月订单额达600多万元,预计2023年销售额可同比增长30%。
屋顶光伏供电、多罐式水蓄冷系统制冷、以云平台为中心的智能系统……走进位于温州乐清的正泰物联网产业园,绿色低碳应用场景随处可见。这家曾经的小开关厂,如今年营收已逾千亿元,实现了从传统制造企业向智慧能源服务商的跃升。
近年来,浙江持续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涵养百舸争流良好生态,进一步擦亮民营经济“金名片”。
推动民营企业有责有义有爱。“在受新冠疫情影响最困难的时期,我们坚持不裁员,并确保一线员工人均收入每年增长10%以上。”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看来,公司以一口大缸和借来的2000元起步,从生产皂液的家庭小作坊跃升为横跨物流、化工、农业等多个板块的现代化企业集团,依靠的就是广大员工。
“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把员工放心上,员工才能把企业发展扛在肩上。”徐冠巨说,近5年来,传化投入近20亿元用于改善员工工作生活环境,累计增加员工薪酬6亿多元。
浙江注重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民营企业把自身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企业家应该胸怀家国、担当作为,在爱国、创新、诚信、履责等方面不断提升。”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
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浙江积极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着力缩小贫富差距、奔赴共同富裕,通过“千企结千村”“山海协作”“共富工坊”及慈善事业等渠道,引导民营企业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2022年以来,浙江聚焦“缩小差距”“扩中提低”,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基层党组织联动民营企业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让农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截至2023年6月底,浙江已建成“共富工坊”7683家,累计吸纳农民就业35.5万人,人均月增收约2600元,真正实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
工人在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组装家用净水产品(2023年3月22日摄)。黄宗治摄/本刊
咬定青山向实业
点击按钮一两秒后,一块浅色透光玻璃转瞬变成了深黑色——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精诚时代集团,使用智能纳米调光薄膜技术让纳米材料排列成“百叶窗”。这种依托特种高端模具生产的智能薄膜,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高铁、航空等领域,实现调光、控温、节能等多种功能。
从最初的家庭作坊,到为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关键配件,离不开几代人几十年坚守模具行业不游移。
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以“四千精神”深耕制造业,是浙商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浙江民营经济的鲜明特点。浙江鼓励广大企业家坚守实业、潜心创新、追求卓越,打造更多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
坚持实体经济主方向。走进位于温州的康奈集团,这里曾创造中国皮鞋行业多个“第一”——第一条机械化绷帮生产流水线,第一家研发、生产欧版高档皮鞋“大利莱”,第一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第一批荣获“中国十大鞋业大王”“中国名牌产品”等称号……
“多年来,我们专注研发,不断向‘中国第一舒适鞋履品牌’目标迈进。”康奈集团总裁郑莱莉说。目前,康奈拥有100多项发明专利,构建起拥有300多万个脚型数据的大数据库,打通消费端客户需求与研发端前沿开发的快速、精准、高效对接,将“舒适”之路拓得更宽。
坚守主业,必须坚持实体经济主方向,找准高质量发展主赛道。浙江引导广大民营企业聚焦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两条主跑道”,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产业数字变革全面深化,产业数字化指数居全国前列。
浙江省新昌县轴承产业集中,产业链上配套企业效益规模不同、发展程度存在差异,如何实现整体数字化跃迁?在新昌县普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动化车间,记者找到了答案。
不同于单一企业改造提升,依靠2021年接入“产业大脑”这一面向产业上下游企业间协作、政企服务、政府应用的综合性互联网平台,以最小成本释放了数字化转型效益——用工量减少为原来的1/4,利润率提升2个百分点,职工收入平均增长35%。
数据显示,目前新昌轴承行业已有2万余台设备接入“轴承产业生产销售云计算平台”,设备综合利用率从48%提升到63%,能耗下降10%,服务响应时间从60分钟缩减到20分钟。
浙江省经信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产业大脑”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未来工厂”以龙头企业转型为样板,浙江推动二者融合应用,加快实现“从中枢到端”的产业数字化改造。
“地瓜经济”扩大对外开放。2023年初,台州奔的车业制造有限公司外贸总经理蔡卫民,带着13款外观时尚新颖、整体性能优异的车型到欧洲参加米兰摩托车展,产品一经推出就大受好评。
“抓住展览会‘热度’,公司外贸团队于会后专程到土耳其、西班牙、法国、德国等国家拜访多位客户。一个月的欧洲之行,收获了500多万美元意向订单。”蔡卫民说。
在浙江,人们经常提到“地瓜经济”——藤蔓延伸八方,为块茎汲取更多养分。“地瓜经济”的本质,是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
蔡卫民的选择,是今年以来赶忙“出海”的浙江商人的缩影。伴随着全球供应链的重构,越来越多的浙江民营企业正在“走出去”。据统计,目前有超过600万浙商在全国各地投资创业,还有近200万浙商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让“地瓜”的藤蔓伸向四面八方、全球各地。
既有顶天立地又要铺天盖地。30多年前,台州人李冠军省吃俭用买下一台旧模具,生产了台州第一批喷雾器。如今,他任总经理的市下控股有限公司,已成为喷雾器领域的“隐形冠军”。“不怕没市场,只怕没产品,我们就是要抓住机会,主动出击。”李冠军说。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杭州积极培育“雄鹰企业”“鲲鹏企业”和“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分层分类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领先、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的数字经济企业,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新格局。
20年来,千千万万个浙江民营企业从草根起步不断发展壮大。202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发布的《民营经济驱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显示,2022年底,浙江全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万家,占全省总数的92.3%。
“用心守望民营经济、诚心帮助民营企业、真心厚爱民营企业家。”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表示,面向未来,浙江将聚力打造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创造的最优环境,让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消除顾虑安心创业、放下包袱全力干事、轻装上阵提速前进、大胆发展不断壮大,再燃激情、再创传奇,奋力续写民营经济新的辉煌和时代荣光。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商意盈?王俊禄?吴帅帅)
市民和游客在宁波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品尝融合中国和中东欧美食的长桌宴(2023年5月15日摄)。黄宗治摄/本刊
来源:瞭望
编辑:王布米
责任编辑:施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