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商务部发布最新吸收外资数据显示,1月至7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5239家,同比增长99.1%;实际使用外资49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7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648家,同比增长113.1%;实际使用外资50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朱冰表示,从前7个月整体情况看,新设企业势头良好,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增长。
朱冰表示,除整体稳定增长外,前7个月吸收外资数据还呈现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快速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自贸试验区增速远超全国、西部地区保持增长态势以及主要投资来源地对华投资势头良好等特点。
据统计,前7个月,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50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占比30.4%。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7.5%,占比达21.5%。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48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40.3%、63.7%和149.2%。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581亿元人民币。
同时,11个自贸试验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186家,实际使用外资65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占比达13.3%。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319.1亿元,同比增长14.5%。
“1月至7月,新设企业数量增长很快,实际使用外资增速相对慢。这一方面是资金到位存在周期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单个企业投资的资金规模相对较小。”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张菲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服务业扩大开放力度在加大,新设立企业的投资多流向服务业。由于服务业多属于轻资产类型的企业,所以实际使用外资的数量相对增长较慢。相比之下,投资制造业所需要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两者投资规模完全不能相比”。
张菲表示,不要小看实际使用外资2.3%的增速。数据显示,按美元计算,2016年我国吸收外资为负增长,2017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达136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位居全球第二。此外,我国吸引外资面临两方面压力:一方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主要发达国家都调整了产业政策,经济重心实现脱虚向实,强调更多要投资到实体经济中。从而使得跨国公司的全球投资战略开始调整,主要发达经济体中高端制造业回流本土,使我国吸引外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来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压力。相比较而言,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资源原材料成本以及环境承载力等都要比中国更有优势,“中国吸引外资面临巨大压力和激烈的国际竞争,目前的成绩来之不易”。
张菲表示,外商到中国投资的规模、信心及预期都需要稳定。近两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外资工作,通过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幅提升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保护投资者利益,特别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措施,给了外资一个风向标和投资的期待。一系列开放政策重点是能够尽快落实,让外商投资抓住商机,尽早落地运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冯其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