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有了免费运动场地,你去锻炼过吗?
据上海市教委本月初发布消息,3月31日起,全市1100多所具备开放条件的公办中小学校园体育场逐步对市民开放。
步行即可抵达,全面健身更近一步,这件好事在叫好声中步履不停。面对更高的期待,怎样才能把它办得更好?
继推出《开放学校运动场,怎样把好事办得更好?》第一篇后,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站在学校角度,开放后的运动场地谁管?出了事风险谁担?这些都并非简单的问答题。
01
市民体验怎样?
记者此前走访发现,这项民心工程的推进各区各校之间都有着节奏上的差异。
走在最前列的早在二月就已开放,而有些学校仍在寻觅打开校门的时机。在已开放的校园中,热度更是不一。小部分的校园体育场热火朝天,更多的学校锻炼者三三两两。
居民在校园内健步锻炼 “奉贤教育”公众号 图
对照上海已开放的校园体育场规模,当前入校锻炼的人数还远未饱和,整体利用率不高,这也与居民对校园体育场开放的知晓率密切相关。
在一些已面向社会开放体育场的学校校门外,记者并没有看到具体的开放时间、开放项目等信息公示。而“一网通办”所提供的全市中小学体育场馆开放情况的查询通道,存在部分信息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居民想要入校锻炼,在获知信息的第一关就遇上一定阻碍。
即使在开放时段,有的校门也没有“大大方方”打开。居民喝下“闭门羹”后,需要主动询问保安,才能学校可以进入。
浦东新区临沂二村小学的内的足球球门上晾晒着被子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蒋乐来 图
比如4月某个周末的开放时段,浦东新区临沂二村小学的校门就处于关闭状态。通过询问保安得知,校园体育场确实正常对外开放。在记者扫描入场码之后,保安才通过手中的遥控器打开了校门,随后立马关上。
入校方式上,有的区采用了扫码或扫脸的数字化手段,保证了信息采集和人员出入效率的同时,也有人担心信息安全和老年人可能会遭遇的“数字鸿沟”问题。
有的区则需要出示“街道健身卡”,办理过程相对繁琐,且直接限制了居民想要跨区锻炼的可能。
从“一网通办”或各区公示的校园体育场开放名单中可以看到,目前上海中小学体育场的开放,还是以操场为主,更多样化的项目开放仍在探索之中。健步走满足了多数老年人的需求,但部分学校场地由于不能打篮球、踢足球,对青少年或上班族来说难免意兴阑珊。
闵行区莘庄镇小学内,市民在摸黑锻炼 陈寞 图
此外,部分场地尚未架设灯光,仅限周末或者早上开放。即使夜间开放,莘庄镇小学的体育场仅持续到晚7点半,很多“上班族”这个时候可能才刚刚到家。
02
校方顾虑何在?
学校始终是体育场馆开放的主体,校方无不想为公共事业添砖加瓦,但也有自己的顾虑和烦恼。
上海某中职院校的校领导向记者吐露:“万一来运动的人受伤了,说是学校场地的原因,要学校负责,那我要找谁说理?老师都在下班时间,场地由谁来管?可以选择的话,当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对于部分学校场地开放项目有限,静安区教育局相关人士表示,打篮球一般是中青年为主,健身走一般是全年龄覆盖的,所以受众面更广。同时开放的话,篮球场和跑道间没有隔离措施,对跑步或者健身走的人群造成伤害的风险上升,或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
对于场内运动的潜在风险,数字化手段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入校时的信息登记保证了所有人员都有实名信息记录,不论是发生冲突或是意外受伤,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明确对应人员。
静安区校园体育场馆开放的场地管理员丁婷对此深有感触。据她回忆,曾有一位市民在锻炼过程中突发身体不适,她和其他在场的管理人员就是通过提前录入的紧急联系人信息找到了他的妻子,及时服用了常备的药物。
杨浦区市东实验学校,市民正在扫脸入校锻炼 受访者供图
另据黄浦区教育局介绍,黄浦区每个街道也会给辖区内开放的学校购买意外保险,既为锻炼的市民提供保障,又可以帮校方减少后顾之忧。
更难的是管理,各区都在尝试找到适应属地情况的解决方案。
静安区全区委托第三方进行管理,每所学校在开放时段都会有一名场地管理员在校门处。管理员的主要职责就是人员进出时的盯好扫码登记,以及应对特殊情况的发生。
高峰时期,管理员还需要根据场地实际情况控制客流,让后来的居民稍稍等待。记者走访多所学校了解到,管理员大多是作为志愿者加入团队,平时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其中有一些还是社区工作者。
黄浦区则要求各学校在开放期间至少有一名老师在场,以便处理场地内的突发事件。黄浦学校对于场内的管理还有更为严格的规范。据校长钱红介绍,为了让居民得到较好的锻炼环境,该校每天都要安排三四名保安和两名保洁人员,配合街道派出的两名志愿者,一同维护早锻炼秩序。
长宁区也曾尝试过让学校教师参与管理,但额外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且由于教师绩效的特殊性,又无法为他们提供额外补贴,这种方式并不可持续。调整之后,长宁区目前主要通过聘请大学生志愿者来参与场地管理。
也有部分学校并不增设专门的管理人员,而是直接由校门处的安保人员负责引导入场离场。这样虽然便捷,又可能对场地内发生的情况无法及时地了解和处置。
03
更多期待与更大压力
管理成本高,潜在风险不可控。校方在贡献运动场地的同时,也期盼着管理上的压力能够得到纾解。
随着场地开放工作不断推进,更多的运动项目、更长的开放时间成为市民期待看到的结果。在市政府领导信箱中,就有市民建议“在同一片操场上不同功能的运动场地同步开放,让运动场地开放这一举措惠及更多的市民”。对此,教育部门回应,将在工作中予以参考。
居民在嘉定一中附属小学校园内投篮 “上海嘉定”公众号 图
但对于校方来说,更多项目的开放,尤其是室内场馆的开放意味着更高的管理成本,人力成本、场地磨损等都需要考虑。更重要的是,室内场馆的开放会导致开放区域和禁入区域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难以实行有效管理。
一边是市民尚未满足的期待,一边是学校管理上的压力。上海中小学校园体育场的开放犹是“未竟之功”。
上海市教委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技术赋能,进一步优化入校锻炼流程,让市民更便利到校园体育场地来锻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会加强对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的检查指导,不断提高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的质量,更好地满足青少年学生和人民群众健康锻炼需求,持续提升市民的感受度和满意度。
来源:上海大调研
编辑:傅璐
责任编辑:范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