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国良是我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他以写实风格聚焦时代生活,先后创作了《金秋时节》《天山之舞》《捡土豆》等多幅民族题材的人物画作。金秋时节,史国良再一次踏上赴新疆的写生之旅,这一次天山南北的民族风情、帕米尔高原的英雄史诗都成为了他笔下鲜活的画卷。今天的节目我们就一起跟随记者镜头到现场看一看。
史国良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来到帕米尔高原了,每一次来到这里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流传了上千年的玛纳斯史诗是柯尔克孜民族世代相传的英雄赞歌。
置身于丝绸之路上,传唱千年文化遗存的吟唱声中,史国良被深深打动。
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史国良:比如说扭动的这个姿势,怎么扭动的,手是怎样的,手指头可以不画,但是我感觉腕子得画出来。身子脖子扭动,感觉有一种动感,所以把这一点抓住以后,那么有一个疏密变化、前后变化,那么这画就很生动。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的史国良,师从蒋兆和、黄胄、周思聪等国画大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史国良启动了边疆题材创作计划,完成了《刻经》《天山之舞》《塔吉克人的婚礼》等一系列代表作品。其中西藏题材作品《刻经》荣获第二十三届蒙特卡罗国际现代艺术大奖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奖,史国良也因此受到国家荣誉嘉奖。
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史国良:(藏区)一个姑娘穿着红衣服,赶着一群白羊,唱着歌就飘过来了、挪过来了,太好看了。我用我原来那个方法画她就不适合了,都画得黑乎乎的,哪个色彩不是平面都是那种方的,往心里撞,冲击你那种张力,我就必须得找到一种合适的办法。那么就是在水墨跟色彩之间调和,所以我现在画这种叫水墨重彩,大写意加上重彩,工笔跟写意结合的这种方法。
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史国良的创作足迹遍布祖国边陲,对民族题材创作的情有独钟也让他收获了一幅幅散发着浓郁民族气息,又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精品力作。2021年,史国良创作的《文成公主故乡土》被国家画院收藏,画中史国良将自己手捧文成公主家乡泥土的形象融入画作,以细腻笔触对西藏民众纪念文成公主的场景进行了饱含质朴情感的描绘。
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史国良:就希望我的创作就是这样的,画的是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人文主义为主旋律,都是人跟自然、人跟生活、人跟人。我想再过几百年以后,人家看到这张画讲解文成公主的故事,还依然跟我有同感,大家也想去看看文成公主,到时候跟她(文成公主)对对话,一定有另外一种感情,我很希望把人代入那样的一种时空里去。
与创作主体建立情感关照,与画中的人物交心、交朋友已成为史国良创作的一部分。
2019年,史国良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采风时,赶上塔吉克族青年兹穆尼赫举行盛大的民族婚礼,这对新人人生中最甜蜜幸福的时刻被史国良记录下来,成为一份最珍贵的祝福。因画结缘,从此史国良和兹穆尼赫结成了忘年交。此次采风他专程回来探望老朋友。
三年来,兹穆尼赫的生活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妻子考上了公务员,他的工作坊越做越红火。2020年全家搬进了当地政府免费盖的新房,又添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史国良:这次来我觉得有一种探亲的感觉,因为那次来是偶遇,这次来是探亲。我每次深入到一个地方的时候,都会交很多朋友,有很多朋友就是到现在还在来往,就几十年过去大家还记得,有时候他们到北京来的时候还来看我,我觉得那种感情建立是非常真诚的,非常淳朴的。
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史国良:我觉得重新再走一遍塔什库尔干,有一种新的创作冲动和愿望。
此次新疆采风之旅的第三站,史国良来到了海拔4773米的红其拉甫边防哨所,地处帕米尔高原的红其拉甫空气中含氧量仅有平原的一半,风力常年在8级以上,最低气温零下40℃,被称为“生命禁区”。驻守在这里的移民管理警察抗缺氧、战严寒、忍寂寞,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国门边关。
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史国良:画这张画只是表达我一种感情,对这些战士戍边关,长年累月在这个地方为我们守大门,我觉得是对他们的一种敬意,实际上是向他们致敬。比较简单,即兴画了那么一张,但是我觉得它是代表我的一种感情。
15天的采风行程结束了,史国良的写生本里一张张鲜活生动的面孔让他忘却疲惫和辛劳。回到北京的当天,放下行囊,史国良一头扎进画室。
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史国良:我觉得速写本实际上就是画家深入生活的“心电图”,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你会激动,激动得手忙脚乱的,非常慌张,就是心跳加快,那么赶快模模糊糊就画下来,就是心理状态的一种反应,所以我管它叫心电图。我希望更多的观众在看到我的作品的时候,也看到了我们各个不同的民族像个大家庭一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是一个特别完美的大家庭。我希望你们看了我的画,能分享到这里面的幸福。
凭借扎实的艺术功底、勤奋的创作状态,史国良用笔墨画卷书写自己对生活的赞美、对人民的讴歌、对时代的记录。他说每一次采风都是一次心灵洗礼,每次创作都是一次笔力升级,唯有这样才能不负鎏金的岁月、火热的生活和可爱的人民。
来源:央视网
编辑:夏徐寅
责任编辑:王布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