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黄马甲”运动仍在持续发酵。迄今为止,连续不断的抗议活动不仅让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改革计划化为泡影,更使法国经济和国际形象受到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巴黎在燃烧,而备受煎熬的,是整个法国社会。
这场运动的起因,看似是法国民众“抗议上调燃油税”。但这不过是事件的导火索,长期积压的民众不满情绪集中反弹才是“黄马甲”运动的真正原因。过高的各类赋税、巨大的社会贫富差距,都使法国人民不堪重负。而在马克龙的改革计划中,又完全没有工人阶层的位置。难怪,法国人将马克龙称为“富人的总统”,意指其根本不了解穷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这场运动的根源在于西方国家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
有矛盾,理应想办法解决。西方国家,包括法国一向自诩,在其政治体制之内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渠道,如议会讨论、选举等。但“黄马甲”运动的发生和愈发不可收拾的混乱局面足以说明,法国人民缺乏表达政治诉求的通畅渠道。于是,街头政治,就成了部分民粹主义必然的选择。
有人认为,民众能够走上街头,肆意抗议,不失为一种表达诉求的方式。然而,现实情况是,尽管马克龙有所妥协,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执政策略。另一方面,抗议队伍中夹杂着的许多只为发泄负面情绪的暴徒,在巴黎最繁华的街区打砸抢烧,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卢浮宫等无一幸免,不少文物亦惨遭毒手。除了一片狼藉,“黄马甲”运动什么也没有留下。
更应该认识到,街头政治本身带有偏见,仅代表上街的部分群体的利益诉求,这就会使大多数人的利益受损。又由于街头政治往往与激情、口号、愤怒甚至暴力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就是在鼓励政治观念和行为的极端化,因此丝毫无助于有关问题的协商和解决。可以说,“黄马甲”运动没有赢家,而唯一的输家不是别人,正是无端遭受财产损失和整日担惊受怕的法国人民。
作者:李勤余
责任编辑:孙欣祺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