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暑假哪里去,不妨去科普场馆走走看看。进入暑假,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参观人数明显多了起来,学生客流占大多数。自上周起,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平日客流上升至一万左右,周末更是达到了一万七,相比放假前上涨了两到三成。据估计,自博馆推出的暑假品牌教育活动——绿螺训练营成了吸引更多青少年到来的理由。
不仅自博馆,上海海洋水族馆、上海集成电路科技馆、上海陶瓷博物馆等沪上科普场馆纷纷推出“暑假模式”,他们精心策划,将馆内科普资源“打包重组”,面向青少年捧出了一道道美味的科普大餐。漫长假期,成了科普场馆最能“吸粉”的时间。
首次捧出的幼儿科普大餐,味道如何?
“小朋友,拿起你们手里的东西,摸一摸,闻一闻。”在绿螺训练营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胖嘟嘟的小手拿起一块黑乎乎的东西,放到了鼻子边。“香香的。”活泼好动的孩子们马上喊了出来。
这是自博馆首次特意为3-6岁的学龄前孩子“烹调”的科普大餐,针对他们的视觉、触觉正在快速发育阶段,对什么都新鲜好奇的特点,科学课一改以往正襟危坐的形式,而以游戏的形式展开。
在“垃圾分类大富翁”环节,就将沪上新时尚垃圾分类和经典游戏“大富翁”结合在一起,当孩子们走到垃圾桶旁时,可以按照要求扔掉两张垃圾卡片,走进学校、工厂、社区等游戏上的地点时,则会收到若干垃圾卡片,最后哪一组的卡片数量少获胜。而在“乔迁之喜”环节,他们让孩子扮演小动物、父母扮演大树,通过种种“突发事件”,“大树”会越来越少,“小动物”就会暴露在灾害面前,当他们在场上再也找不到一棵“大树”时,就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感同身受。
课程设计师、上海科技馆展教服务处教育运行部主管朱峤表示,在设计课程前,他们研究了许多幼儿成长的经典案例,发现比起让他们学会知识点,让他们对主题产生“情感连接”反而是更好的选择。在博物馆里学习,应该让孩子们感受自然之乐,真正解放天性,回归自然。
科普场馆“花样翻新”,只为你的一次回眸
进入暑期,自博馆探索中心已然变成青少年的“第二课堂”,每天都有数百名孩子到这里“打卡”。朱峤告诉记者,开给“散客”的科学课,一天要开6场,每场30人;化石挖掘一天三场,一场20人;还有“私人订制”的研学活动,一次可接待30-50人不等……粗算下来,仅自博馆探索中心一天的接待量,就达到400人左右。
不过,如果要满足沪上140万中小学生的需求,仅凭几家科普场馆之力,饶是员工再“加班加点”也无法做到。好在,越来越多的科普场馆意识到,暑期是提升自身品牌认知度的不好多得的好时机,他们开始主动“翻花样”,吸引青少年走进来。
上海海洋水族馆暑期开出了鱼类“发声”科普展,通过拟声DIY(自己动手做)、感官体验和科普解析三个方面向人们展示海洋里“喧嚣”的声音世界。除了展板,馆内不同的生物展缸外还设有鱼类“发声”线上听区域,这还是该馆首次对外公开馆内生物的“悄悄话”;上海陶瓷博物馆请来青花瓷制作大师指导孩子们制作瓷器,大师从一根毛笔的蘸水量讲起,将自己的手艺倾囊传授。
上海地铁博物馆、上海气象博物馆、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你听说过它们的名字吗?现在如果你经过上海中心的地铁过道,或许与它们来一场“邂逅”。在这个上海地标性建筑中,一条“科普走廊”已经建起,它们拿出了自己馆内珍贵藏品,也希望能把它们的名字留在更多人心中。
作者:沈湫莎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