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当今世界可谓如火如荼。中国在该领域的崛起速度,已引起世界的瞩目。每天都有新的人工智能企业在注册,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已逾百家,更多产品冠以“人工智能”之名以吸引公众眼球……
就在这一片火热之中,近日,由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主办的第94期院士沙龙“人工智能助力城市安全”专题活动上,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出令人深思的追问:作为人工智能核心与根本的算法,我们投入了多少研发力量?人工智能应该为解决社会面临的问题而发展,单纯的产业竞争思维是否误入“舍本逐末”之途?
人工智能热潮下,中美投资者的关注点完全不同
从1947年诞生起,人工智能研究几经起伏,如今再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中国在这一轮人工智能发展大潮中,表现相当抢眼,大疆无人机甚至出现在巴黎圣母院的救灾现场。然而,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陈杰说,如果仔细对比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就会发现,中国在该领域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太欠缺了!
从陈杰展示的一张图表可以看到: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就开始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上进行投入,进入本世纪后投入力度更是显著增加。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投入,直到2000年前还几乎处于完全空白状态。即使近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增幅显著,但相较于美国投资者更关注基础层的投入,我国投资者却主要关注应用层。
比陈杰更有紧迫感的,是82岁高龄的徐匡迪院士。人工智能的基石在数学,其核心关键是算法。“可是,我们有多少数学家投身进去了?!”他说,这一轮人工智能高潮的掀起,算法起了重要作用,而中国最缺的就是算法。“我恳请专家们花上三五年的苦功,潜心为我国的人工智能开发出核心算法,不要追求发论文——因为研究算法是发不了论文的!”
狭隘的产业竞争,不利于人工智能的长远发展
眼下,不少企业与科研院所在发布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时,动辄称在某细分领域中属于“世界首款”“全球首发”,对此院士们不无担心:争这样的“第一”真有必要吗?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郭重庆说,在这一轮人工智能发展高潮中,我国的发力点大多在一些细分领域。“我们的科研人员和企业家是否该从狭隘的产业竞争中跳出来,着眼于从中国丰富的应用场景中,寻找解决社会难题的切入口?”
郭重庆在研究世界各国的人工智能发展策略演变时发现,很多国家都有偏重发展某个方面技术的倾向,而日本却一直到2016年才提出“超智能社会5.0”,而其重点是落在“解决老龄化”这一日本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上。他认为,我国可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如果企业家和科研人员能换个角度思考,利用人工智能,各展所长地联手解决问题,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求,必将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焕发出具有蓬勃生机的产业活力。
郭重庆说,中国科学家曾痛下苦功,制定出了通信领域的“世界标准”,但由于缺乏产业生态的支撑,这个标准最终难以在全球落地推广。“前车之鉴”不远,发展人工智能应避免曾经走过的弯路,从基础层、核心层抓起,使我们的应用场景优势真正转化为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
作者:首席记者 许琦敏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