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节虽已落下帷幕,但申城市民与科学接触的机会将越来越多。六月初,首场“科普集市”在徐家汇第六百货商场门口“开市”,22家科研院所、科普机构、企业拿出了各自最新展品,这一模式接下来还将在更多区县铺开。
未来,接触科学不一定要去科普场馆,无论商场、广场、公园……只要看到那一排排印有“上海科技节”字样的绿色帐篷,就有机会来一场与科学的美妙邂逅,继上海每8万人拥有一座科普教育基地、家门口开设“创新屋”后,市民与科学接触的“表面积”还在增加。
在科普场馆外捕获科普对象
带着孩子的爷爷奶奶、跳广场舞的大妈、小情侣……摆在第六百货门口的科普集市,吸引的人群和科普场馆有点不一样。根据科普集市组织方工作人员施玉华三天以来的观察,四五十岁的阿姨和外地游客,最容易被这种种摆摊形式的科普集市所吸引。
“现在的机器人真聪明。”家住附近的阿姨杨瑞枝说,她正好想去逛商场,看到这里有一排帐篷就走过来了,没想到与一个萌娃机器人“对话”了半天。她说,这个机器人和微信语音聊天不一样,只要有电就能一直说话,你让他讲个笑话也行,让他唱首歌也行。
目前上海已经达到了平均每45万人拥有一个专题性科普场馆,平均每8万人拥有一个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场地密度居全国之首,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利用这些资源。上海市科委科普处处长曹宏明说:“愿花时间去科普场馆的,本身就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我们现在把科普活动放进商场、广场和公园,就能接触到平时不太去科普场地的人群,让他们对科学产生兴趣。”
据悉,科普集市的下一站要搬进徐家汇公园,中老年人和白领是这座身处闹市区中心开放绿地的“常客”,也是科普类场馆的“稀客”。
孵化期的产品“提前”亮相
上海市科委去年发布了2018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项目指南,其中为科普集市征集“摊主”的一项赢得了众多企业追捧。参与首场科普集市的22家单位中,18家都是企业。
企业为何青睐科普集市?上海牵动众创空间围得水泄不通的摊位或许给出了答案。集市第一天,这里是机器人拳击场,只要拨动遥控器上的按钮,机器人们就会出拳攻击;第二天,这里是考古挖掘现场,从一堆石膏里敲敲打打,动物骨架显出“原型”;第三天,这里变成了种菜小天地,一种可快速生长、收割并食用的种植机让不少人驻足询问……
牵动众创空间总经理贺亮表示,此次展现的产品都是他们的众创空间中在孵企业正在研发的产品,初创企业需要市场反馈却苦于没有反馈渠道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被科普集市弥补了。
产品好不好,在市场上一亮相就“有数”了。孩子们操作简单的拳击机器人爱不释手,但比赛中也“抱怨”,如果能有前进、后退功能就更好了;大婶们一看到自动种菜机就挪不开脚步,不过她们最关心的还是机器种出来的菜是否健康……
市民一句话,也许就能为企业打开一扇窗。集市“摊主”、上海弘视技术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刷脸’系统原本是为宾馆设计,但居然有许多做民宿的人来询问,看来民宿刷脸门禁这块市场很大。”
科普集市成线下“新创发布地”
科普集市首秀吸引了近两万人参与,为后续的类似活动的举办积累了不少经验。
施玉华表示,在筹办科普集市时,大家还想着如何把更多不为人知的科普场馆优秀展品摆到大众面前,但现在他们的思路已经转化为与科普场馆走差异化路线,尽量淡化说教意味,就是拿出最新奇、最好玩的东西,让市民去看、去玩。
促使她观念改变的是此次科普集市中最受欢迎的自动种菜机,新颖奇特又贴近民生的产品在集市上一亮相,自然吸引大量人群,人一多,七嘴八舌的提问也就来了,科学知识就在这一言一语中被传递开去。
▲种菜机
“就像现在流行的创业咖啡一样,科学传播也是在交流中完成的,我们未来将征集更多新奇好玩的产品,把科普集市打造成具有时尚感的新创发布会。”曹宏明说。比如,一款同样正在众创空间中孵化的3D拉花咖啡即将常驻科普集市,这款咖啡可以将任意形象以拉花的形式“打印”在咖啡表面的,为喝咖啡这一行为增添乐趣。
通过这次活动也发现,临近傍晚5点时会迎来客流高峰,有市民提出能否开放夜场科普集市的意见,上海市科委表示也将采纳这一计划,让更多市民能在吃过晚饭散步时邂逅科学。
文:沈湫莎
编辑:沈湫莎
责编: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