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用煤油先将烧热的模具擦拭一遍,发出“嚓嚓”的响声。
▲配好的黄金在熔金炉里经5小时“闭关修炼”已化为“金水”。
▲将“金水”注入模具时必须屏气凝神,不能有一点闪失。
▲脱模的“金条”经冷却处理后进入关键的锉金、轧金程序。
▲金笔笔尖工艺凝聚着几代英雄人的心血。
▲这些笔尖制造机器大多有着几十年“工龄”,它们见证了英雄金笔厂的变迁。
▲每一个笔尖都须经过严苛的质量检验才能过关。
▲笔尖上任何瑕疵都逃不过检测员的火眼金睛。
▲组装技术员熟练地一推一卡,墨水杆与笔尖瞬间精准结合。每天高频率的工作在他们的手上留下了劳作的痕迹。
▲英雄钢笔不仅是“上海制造”的代表之一,也承载着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摄影、撰文/袁婧
英雄牌钢笔、海鸥牌相机、上海牌手表……这些曾经家喻户晓的“上海品牌”,在很多人印象中就是品质的保证。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资品牌、外省市品牌不断涌入,不少上海品牌承受着从巅峰到低谷带来的阵痛。
近年来,社会对制造业发展投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给老品牌带来了新机遇。上海品牌曾经的辉煌,有计划经济、短缺经济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上海企业在管理水平、工匠精神、产品质量上的高标准和严要求,这是老品牌重新崛起的基础,而从“上海制造”到“上海智造”的转变,则将是这些老品牌在新时期的更高追求。
本报记者选取部分上海国货“老品牌”,用镜头记录它们在新时代创新转型、与时俱进之路上的点滴瞬间。
在今年五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来自一百多个国家的元首嘉宾齐聚北京,共商国际合作大计。代表们签署各项合作协议所用的签字钢笔,都出自上海英雄金笔厂。作为拥有85年悠久历史的老字号,这是“英雄”继APEC、G20官方合作用笔指定品牌后,再次亮相国际舞台。
20世纪初,欧美商品在中国倾销,激发了国人实业救国的热情。1931年,学徒出身的浙江奉化人周荆庭,为打破“中国人生产不了钢笔”的说法,以1.5万银元与人合股创办华孚金笔厂。1955年,上海制笔工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绿宝金笔厂、大同英雄金笔厂等并入,重组华孚金笔厂,“英雄”品牌进入高速发展期。
美国派克笔是钢笔的鼻祖。1958年,华孚金笔人以“师夷长技”的实干精神,掀起追赶“派克”的热潮,目标是顶尖的“派克51”,而追赶笔取名为“英雄100”,寓意“100分的英雄”。
上世纪的文学青年,一支英雄牌钢笔别在衬衣胸前口袋,显得时髦且有文化。80多年来,“英雄”不仅见证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荣辱兴衰,也承载着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去年9月,英雄金笔厂搬离了驻扎多年的祁连山南路苏联风格的老厂房,新址位于绥德路真如铁三角科技园内,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传统的匠人精神依然在这里得到延续。
钢笔是英雄金笔厂的传统产品,而金笔才是“英雄”区别于其他同类厂商的“秘密武器”。金笔有18K金、14K金等规格不同的品种,主要是含金量不同,黄金配比技术极为讲究。
走进熔金车间,一阵热浪扑面而来,两位熔金师傅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熔金,首先要做的是将黄金与合金进行配制,俗称配金。配好的黄金要在熔金炉里经历5个小时“闭关修炼”。当熔金炉温度读数冲破1000℃时,师傅们慢慢打开炉盖,用火钳将一个椭圆状盛满“金水”的容器小心翼翼地取出。而另一位师傅已用煤油先将烧热的模具擦拭一遍,犹如铁锅将油烧热后冒出白烟并伴有“嚓嚓”的响声。
接下来是将金水倒入模具,这要求操作人员有着超强的臂力和稳定性才能完成。有着40余年工作经验的赵新民师傅是这里的“老法师”,他用老虎钳夹着容器,将金水缓缓倒入每条只有不到10厘米的模具内,不能有一点闪失,否则,金水洒到地上就造成了浪费。
待注满金水的模具冷却后变成金条,就可以对它们进行打磨(锉金)。最后一步是最关键的轧金,一般要经过机器几十次撞击才能把金条由立体转为平面。
由于黄金是贵金属,价值较高,英雄金笔厂配备专人管理,保证其安全性。
与热气腾腾的熔金车间相比,装配车间内则是另一番景象,工人们在各自的工位上正襟危坐,每人面前都堆着钢笔的各种零部件。每一支英雄钢笔都是手工装配,先把储水器装进笔杆,再安装笔夹,最后套上笔帽。装配工人大多是有着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女工,她们在各个工序上都打磨过一遍,工艺细腻,装配的速度与精准度让人吃惊。
车间里还有一间单独的暗室,这里聚集着一群手工检验笔尖质量的高手。一盏盏台灯下,老师傅们凑着放大镜拿起一个个笔尖,仔细查看每一个细节,时不时做些调整。桌上七个罐子一溜排开,瓶身上分别贴着“开叉”、“铱碎”、“开坏”等不同标签。如果发现次品,师傅们就会把它们分门别类放进不同罐子进行回收。
近年来,老师傅们身边出现了不少年轻面孔,他们大多是刚从学校毕业的“90后”。英雄金笔厂实行“以老带新”政策,将一批已退休的资深技术人员返聘回厂,用他们多年的实践经验与匠人精神保证英雄金笔质量与品牌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