蚝油、高汤、鱼露来提鲜
一直以来,鲜味被形容为最难描述的味觉记忆,是中国人独特的味觉描述,鲜味集成了食材的本味鲜,也能充分体现烹饪的技艺。
2017上半年,在餐饮渠道中,美味金文·鲜味指数大幅增高,环比陡增26.8%,为了迎合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的味蕾,餐饮企业使用增鲜剂的比例越来越高,味型越来越丰富。
而零售渠道鲜味指数持续下滑,环比降低22.5%,这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密切联系:一方面,在留住鲜味之外,人们对安全、营养、绿色的饮食诉求正逐渐占据上风;另一方面,随着食材保鲜技术的升级,满足了高端消费者对食材保鲜的需求,食材本身的鲜嫩多汁使得家庭烹饪中对增鲜类产品的依赖逐年减少。简单烹饪,留住食材本味,这样的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
增鲜剂品类繁多,如味精、鸡精、蚝油、浓缩高汤、高汤粉都是常见的增鲜调味品。作为第一代增鲜剂,味精可谓是最经典的。不过,餐饮端的2017年上半年的消费额同比下跌0.9%,尽管需求萎缩,但历经百年岁月,味精依然占据餐饮消费增鲜剂的近二成份额。在零售端味精也占到四成,同比下降16.8%。味精占比双双下降的背后则是复合型增鲜剂的崛起。
近期欧盟食品安全局发表声明,在重新评估了味精的安全性之后,认为人类使用味精上限每天每千克体重30毫克,而30年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决议取消味精每日食用标准限量。对于味精食用量标准的限量,欧盟食品安全局表示,科学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如雀巢旗下的经典产品美极鲜味汁,餐饮端消费同比上涨23.2%,今年雀巢餐饮的消费升级举措颇见成效。在零售端,联合利华推出的鲜露系列则广受欢迎,海鲜风味的鲜露消费占比上涨0.1个百分点。
而独特的风味也造就了不同的鲜味。例如鱼露,是广东、福建等地常见的调味品,是闽菜、潮州菜和东南亚料理中常用的调味品。在上海,近年来鱼露的消费同比持续上涨,这也得益于沪上粤式茶餐厅以及东南亚餐饮的旺盛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