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到底有多严峻?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当天,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主任谢斌教授给出了一组全球数据:约1/5在职人群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而一旦患上精神疾病的代价是高昂的。
比如在英国,1/10的人因抑郁症缺勤,每次抑郁发作平均误工36天,每年英国因为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缺勤天数达7千万个工作日,占因病缺勤总天数的12.7%。
在职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中低收入国家的影响同样显著。有证据显示,因抑郁症缺勤造成的经济损失,占一个中低收入国家GDP的0.1%-4.9%。而据世界经济论坛及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估算,2011年-2030年全球因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经济产出损失将高达16.3万亿美元,中国将达到4.5万亿美元。
国际通用的抑郁症自我评估表(可自我评估是否有抑郁症状,如需确诊需要前往医疗机构经专家鉴定)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提供
如何预防在职人群身心出现问题?上海市疾控专家指出,可在企业文化、工作实践中以及宣传沟通方式中制定心理援助措施。
比如,企业可鼓励员工讨论心理健康,来创造一种开放的、有心理健康意识的企业文化;或每年进行一次常规调查,了解员工的幸福指数、工作中的情绪感受,根据反馈对下一阶段工作模式进行改进。
工作实践方面,企业可鼓励员工定期离开办公桌、减少工作压力。企业也需要思考员工考核制度,如怎样衡量绩效、评价工作成败、得到奖励等。管理人员也要安排充分的时间和员工相处,以便在员工心理问题还不典型时及时发现。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表示,依据《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上海正借助本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精神卫生项目、“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等工作,关注在职人群心理健康,探索适宜干预的技术,普及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上海加强心理咨询规范化管理,建立了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组织制定有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市卫生计生委在此次活动中倡议: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努力营造支持性政策环境;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要积极作为,提供适宜的心理干预服务,促进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职人群要做好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像关注身体健康一样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适宜技术,提高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社会各界要关心在职人群的心理健康,广泛宣传和动员,消除社会歧视和偏见,形成尊重、理解、关爱、包容和相互支持的社会氛围,努力创造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