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首席记者 江胜信
又到岁末,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叶子彤又和春联较上了劲。光是用于央视猴年春晚设在西安分会场的一副春联,他就改了好几道:初稿是“沿丝绸路,建朋友圈,千古驼铃犹入梦;敞礼义门,含隋唐韵,满城春色已连天”,雅了点儿;改为“大雁塔前,擂鼓放歌添喜气;古城墙下,张灯结彩贺新春”,还是没通过;第三稿变成“大雁塔前,看张灯结彩;古城墙下,听擂鼓放歌”,他收到央视方面发来的短信,“叶老师又进步了”……
叶子彤耸耸肩、摊摊手:“我没觉得是进步了啊。”曾在外企工作的他,嘴里时不时蹦出一两个英语单词:“哪个被毙掉,哪个okay,并不说明孰高孰低,这只是雅和俗的碰撞。”从功用上说,春联为的是烘托节日气氛,用字不宜生僻,用典不宜古奥,路人不须驻足研读便能一目了然。在央视春晚的大“雅”之堂,面对十几亿观众则更要考虑语言之通“俗”。而春晚之外,张王赵李贴于自家大门上的春联偏雅还是偏俗,纯属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记者请叶子彤为文汇报创作对联,他来了一副雅的:“文飞翰染春秋笔;汇聚宣通月旦评”。该联不仅将“文汇”二字嵌入,还用上了“春秋笔”和“月旦评”两处典故,分别借指据事直书的史笔和勘文识人的品鉴。将这两处典故并用,古已有之,如宋代刘辰翁 《读杜拾遗百忧集行有感》 诗云“毁誉都忘月旦评,姓名不上春秋笔”,再如清代孔尚任 《桃花扇》 唱吟“鼓板轻敲,便有风雷雨露;舌唇才动,也成月旦春秋”。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称“门联”、“联语”。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已故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曾说过:“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除了用守岁、拜年、放高升、包饺子、吃团圆饭、逛庙会等方式庆贺外,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文化习俗。“没有哪一样活动,能像贴春联这样普及天南海北、千家万户,可以说是没有被遗忘的角落。”叶子彤说,“所以,我们这些对联艺术工作者每年都有一个‘亲民期’。”
在这样的“亲民期”,叶子彤忙得有点儿亢奋:不仅仅要创作,还要送春联下乡,到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堂做 《行业楹联漫谈》 讲座,担任“2016猴年春节春联征集活动”的评委,担任多家电视台春节专题节目的嘉宾……还要接受文汇报的专访。老家上海的他,蛮有上海人的调调,“我一天做的事情,换成其他3个人来做,也是做不完的。”
叶子彤今年72岁。他不服老,认为“一个人60岁退休以后,至少还有18年的青春期”。他年届七旬用以自勉的 《蝶恋花》 中甚至提到了“童趣”,“依旧闲情,童趣相携驻。抚景行吟追独步,但延寿算天公妒。”在早春京城分不清是雾是霾的乳白色晨光中,他的“青春”和“童趣”,转眼融化为出没于地铁口的匆匆行色。
(近年来,各地都在举行送春联下乡活动。资料图))
春联的复兴
叶子彤为央视春晚写春联,始于2005年。那年农历正月,时任广电总局副总编辑的仲呈祥在《人民日报》撰文:“这台晚会的一大创新是由31家省市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代表和来自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的演员代表联袂表演的《献春联》节目。本来,从总体设计上看,这个节目主要承担的是‘串联,任务。但实际上,由于献春联者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个性鲜明的表演,也由于每副春联蕴含的地方人文、自然景观和精神风貌,它远远超越了‘串联’任务,而成为了这台晚会中最具文化品位和艺术特色的一大亮点。《献春联》不仅呈现出大团结、大联合的盛景,而且强化了春节氛围,提升了整台晚会的文化品位。”《光明日报》刊出评论员文章,将仲呈祥所议盛景描述为“春联的复兴”。《北京青年报》刊文《春联复兴发出强劲的“中国声音”》,指出“春联的复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取得的突出成就,展示了社会转型与变迁中的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春联的复兴不是偶然的,作为一种生动活泼的汉语载体,春联既抒发了中国人内心的欢欣鼓舞,也向世界发出了强劲有力的‘中国声音,”。
“这里头有个故事。”作为亲历者,叶子彤的回忆将 《献春联》 节目还原为最初的无心插柳之举:那一年,央视春晚的主题是“盛世大联欢”。春晚节目组让各省市选送节目,可11月份汇总时发现,很多节目不甚理想,须重新组织。央视决定让各省选派一位主持人,以“新春使者送春联”的方式为全国人民奉上祝福。节目安排每两省一组,一副春联要包含两个省的特色元素,这样的春联根本就没有现成的,怎么办?“咱们不要瞎折腾了,这得找专家。”节目创作组主任阎肃想到了自己的老领导、空军政治部文化部原部长孟繁锦。孟繁锦时任中国楹联学会会长,他连夜从全国调来数位楹联创作高手进驻创作组,叶子彤是其中之一。大家奋战3天,创作出十多副颇为自得的春联作品,可随即而来的审查却像一盆冷水,把他们浇了个透心凉———竟然没有一副通过,原因是不够通俗! 一改再改,又用了一个月时间,终于交出了18副“符合要求”的春联:比如把吉林和辽宁配对,“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注:吉林曾为新中国造出第一辆车;辽宁曾为新中国炼出第一炉钢)”。把福建和台湾配对,“品铁观音,香飘两岸;拜妈祖庙,情系一家”。
春联在春晚舞台重磅推出,2005年可谓头一遭。此前的2002年春晚,尽管在新年钟声敲响之际送出了数条祝福春联,不过是蜻蜓点水。2005年之后,年年春晚,春联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由此可见,2005年确可算是春联复兴的契机。
自五代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诞生以来,这一民俗文化已延续千年,此间经历了北宋的初兴、明清的风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衰微、改革开放后的复苏……1984年,中国楹联学会成立。2002年,受中国文联委托,孟繁锦执掌楹联学会。那会儿,学会正处于最困难时期,与企业合作失败,欠下了几十万元债务。临危受命的孟繁锦抓住良机,2005年,春联亮相春晚;2006年,楹联习俗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中国楹联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2014年7月,75岁的孟繁锦驾鹤西去。此时,学会已从10年前的2000多名会员发展到万余人,有28个省市成立了省一级的楹联学会,许多省、市、县、村都有楹联组织,70个城市被命名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50多家中小学成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孟老主持制定的 《联律通则》 让楹联界有了学联、写联、评联的共同标准……
孟繁锦执掌楹联学会的2002年,叶子彤刚从外企退休。“我年轻时有个理念,人生三条路,从政经商做学问。”叶子彤从过政,经过商,他爱好诗词歌赋,退休后想做做学问。他参加了中国楹联学会组织的数次征联比赛,表现不俗,并以此为敲门砖,于2004年进入学会工作,恰逢学会在孟繁锦的领导下渐入佳境。
叶子彤见证了楹联的春天,并将继续见证春天的楹联。2014年,央视网、国家图书馆、中国楹联学会联手推出第一届征联活动———“2014马年春节春联征集活动”。孟老走后,这项活动又连续举办了两届。今年的“2016猴年春节春联征集活动”,从1月1日至1月20日,20天的征集期内共收到参评作品逾6万件,从中产生了“鸣鹿食蒿,又圆中国梦;神猴舞棒,喜闹小康春”等100副“猴年原创优秀春联”和“十三亿决胜十三五;第一春先登第一程”等10副“猴年最佳原创春联”,它们将在春节前对外公布,让全球华人共赏。
让叶子彤欣喜的是,近年来“网络楹联”势头正劲,网络上自发形成了许多楹联网站和论坛,吸引并培养了一批新生代的楹联作者,成为楹联文化发展的生力军。“中国楹联学会组织的征联活动,十多年前的获奖者都和我差不多年纪,而现在,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春节来临,工地喜送春联添“年味”。(图/CFP))
春联的时代性
春联的复兴不是偶然的。叶子彤认为,作为一种生动活泼的汉语载体,春联既抒发了中国人内心的欢欣鼓舞,其形式和内容,也符合我们的时代精神。“新的时代表现出新的特征和要求。春联艺术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把握和反映时代特征,积极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提升到增强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层面,要求“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不仅这样要求,习总书记更是带头做出了表率。他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广泛兴趣和深厚修养,博览群书,谙熟经典。著文讲话中,他大量引用历史典故和名人名言,且紧密联系实际,用来说明现实问题。对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也时常出现在他的讲话中。比如,2013年11月 26日,习总书记在菏泽召开座谈会时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内乡县衙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并意味深长地说:“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再如,2014年1月22日,在各民主党派迎春茶话会上,习总书记用广东省梅州市楹联征集活动产生的两副春联与大家共勉:“骏马追风扬气魄,寒梅傲雪见精神”“昂首扬鬃,骏马舞东风,追求梦想;斗寒傲雪,红梅开大地,实现复兴”。
正是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融入当今社会的文化主流。为了让春联踩上时代的步点,叶子彤坦陈:“对十八大文件、对政府工作报告、对习总书记的每一次讲话包括这次新年致辞,我都会仔细看,对新闻和社会热点也时时关注,从中可以发现很多关键词,前几年是‘给力,,这两年是‘中国梦,、‘正能量,,现在是‘三严三实,、‘十三五,。”
叶子彤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脑里,有几首他近期创作的对联作品。“三严三实,正党风收获勤廉,创新大业;同德同心,筑国梦耕耘幸福,决胜小康。”“从水乡春色走来,点赞小康景;向时代歌声奔去,展延中国风。”“迎春入户,携爱回家,亲情最是团圆好;留住乡愁,放飞梦想,暖意还期幸福多。”“四海迎春,大团圆,大联欢,九天福运九州梦;万家纳福,新气象,新格局,一带春光一路歌。”……其中的“三严三实”、“点赞”、“乡愁”、“一带一路”正是充满时代气息的关键字。点染了时代气息,小春联就有了大格局,老百姓的门楣就成了放眼新时代、聚焦新气象、映照新期望的时代之窗。
时代性并非春联在当下才具备的要素。从诞生之初,春联便和时代性相生相长,相依相存。千余年前的五代,蜀国国君孟昶的两句话之所以被正史记载为中国第一副春联,也恰恰是因为顺应了时代,明确些说,那时候叫顺应“天意”。据《宋史·蜀世家》 记载:孟昶在蜀国当了31年国君,每一年的除夕,都命文官撰写一些吉祥的话语,书写在桃符板上。他在位的最后一年的除夕,孟昶嫌学士写的文辞不工整,于是亲自拟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么两句,分别写在两块桃符板上挂了出去,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
《宋史》 记载这副春联的本意是什么呢? 叶子彤说:“孟昶写下这副春联后的正月十一,他便向宋朝投降了。宋太祖赵匡胤派去的成都知府,名字恰恰就叫‘余庆,,而‘长春节,是赵匡胤为庆祝自己农历二月十六的生日而设立的。孟昶的这副春联便成了一种预兆,古人称为‘谶言,。《宋史》 想用这个‘谶言,来证明,这副无意中写出的春联,其实是上苍所显示的预兆:对于孟昶来说,预示着他将走上国破家亡的境地;而对于赵匡胤来说,他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完全是顺应了天意,所以他才是真命天子。有了这些牵强附会的说法,孟昶的这副春联才得以记入正史,并且流传到了今天。”
根据年代的由远及近,叶子彤整理出了若干春联,其中很多都被打上了鲜明的历史烙印,如封建帝王时代的“天恩春浩荡;文治日光华”,辛亥革命后期的“民主自由新世界;读书劳动好人家”,民主革命时期的“斧子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抗日战争时期的“事事打起精神,布成新气象;人人拿出力量,收复旧山河”,土改时期的“土改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百姓翻身”,抗美援朝时期的“抗美援朝,万民有责;保家卫国,全户光荣”,改革开放初期的“锐意创新,四化宏图惊世界;立志改革,九州生气恃风雷”……
当历史把镜头推至当下,春联依旧以沉默却又响亮的时代之音,念出最生动的旁白。仅仅围绕新形势、新要求之下的反腐倡廉工作,就有不少鼓舞士气的好春联,如“八规治国九州美;一梦兴邦万里春”“反腐惩贪,谁扬三尺剑? 崇廉尚洁,我护九州春”“拍蝇打虎,惩贪除霸民心振;照镜正冠,肃纪明纲清气来”……此时,春联中的“万里春”和“九州春”不再只是自然之春,更是中国之春,时代之春。
春联之源流
上文中说到,中国的第一副春联是五代蜀国国君孟昶写在两块桃符板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桃符,是春联的起源之一。一般认为春联有两个起源,另一个是春帖。
先说桃符。据汉代王充 《论衡》记载,在东海的度朔山上,有一株很大的桃树,树下有两个神仙,分别叫“神荼”、“郁垒”,专捉偷吃仙桃的小鬼,每捉到一个小鬼,便用绳子捆了去喂老虎。汉代的人们深信桃木可避邪,过年时,若用桃木按“神荼”、“郁垒”的模样做成小桃木人,或在桃木上画“神荼”、“郁垒”的头像,置于大门两旁,小鬼们肯定全被吓跑了,家人便能平平安安。桃符的习俗从汉代流传至五代时,桃木变成了平平整整的两块桃木板,有人嫌画像麻烦,干脆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四个字,或者写上两句禳灾祈福的吉祥话。讲究的人家,要求那两句话声调相谐、语意相连、词性相对,形成具有对仗美的上下联,用以装点门面。这样的桃符板,便可称作春联了。
再说春帖。南北朝时期有位叫宗懔的大臣写过一部 《荆楚岁时记》,实录了荆楚一带的24节令和时俗,内有“立春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帖宜春之字”的描述,讲的是在立春那一天,人们用彩色的绸布剪成燕子的形状戴在头上,还要写“宜春”两字,贴在家中,这便是春帖,也叫“宜春帖”。春帖发展到宋代,不只是写“宜春”两个字了,而是在红纸上写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这时的春帖被称为“春帖子”,上面的诗叫“春帖子诗”。
元末明初,春联的两处源流交汇融合,最终产生了写在红纸上的春联。此时,距离汉代的小桃木人约有一年五百年,距离南朝“宜春帖”也有近千年。
既经济喜气,又对称美观的红纸春联在明初迅速流行。开国皇帝朱元璋虽出身底层,却向往文化,偏爱春联。明代陈云瞻 《簪云楼杂话》 中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太祖微行出观,以为笑乐。”朱皇帝某次出行时见有户人家没贴春联,便询问原因。原来,户主是做杀猪和阉猪营生的,大字不识一个。朱元璋听后,御笔一挥:“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赐给屠夫。写春联、赐春联是朱皇帝的一大乐趣,他赐给中山王徐达的对联是“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赐给谋士陶安的春联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到了清代,继续上行下效。有个叫张若霭的大臣贴出一副春联,“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用以自表为官清廉。张若霭家对门是一户铁匠,铁匠也要贴春联啊,虽然他不是文化人,但同样有文化追求和文化崇拜,一看张家的联用在自家也正合适,于是请人照抄了下来。
春联面前,朱元璋就不再只是皇帝,张若霭就不再只是大臣,铁匠也不再只是铁匠,他们都成了千年楹联文化中的一章、一节、一个文化符号、一个让后世回味的风雅人物。
今天的春联,沐着春光,听着春雷……当墨迹消褪,又有哪些将永驻颜色、流传在新的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