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图为三军仪仗队列队行进。 图/CFP
【习近平外交战略】
注释: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八次踏出国门,出访42天,走访14个国家,涵盖亚、欧、美、非四大洲,并参加九次国际会议。习近平主席外交硕果累累:双边关系不断升级,经济合作日新月异,“一带一路”深入人心,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起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体现出中国外交的新理念,谱写出大国外交新华章。
盘点:这一年,多个双边关系不断升级。
4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主席今年外交第一站选择巴基斯坦,将中巴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天候,在与各国双边定位中是唯一的,中巴成为名副其实的命运共同体。
今年,中美关系站在了历史性的关键节点。9月,习近平访美起到了增信释疑作用,开创了中美大国关系新格局。
10月,习近平访问英国,两国决定共同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共同开启持久、开放、共赢的“黄金时代”。
11月,习近平访问越南、新加坡。在越南,习近平指出,中越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在新加坡,两国领导人一致决定将中新关系确定为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这一新定位成为新时期中新关系的重要里程碑。
12月,习近平访问津巴布韦和南非,并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中非一致同意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这一年,经济合作项目硕果累累,“一带一路”深入人心。
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期间,两国签署了51项合作协议和备忘,涉及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业、贸易、金融、教育等多个领域,“中巴经济走廊”进一步深化,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旗舰。
5月,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这三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途经国,习近平此次到访三国也是一次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建设的“互惠之旅”,再次凸显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互利合作效应。
习近平访美期间,中美达成49项成果清单,共计采购美国大约271亿美元的产品。访英期间,中英达成约150项合作协议,其中商业协议多达28项,总价值接近400亿英镑。
这一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4月,习近平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这是“亲、诚、惠、容”外交新理念的践行。
7月,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体现出在和平、合作、发展等方面的中国担当。
9月,习近平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并主持全球妇女峰会,展示中国在国际舞台的领导力。
11月,习近平又分别出席G20峰会、APEC会议以及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展现出全球视野和大国风范。
2015年是中国外交全面推进之年。习近平的出访围绕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重要议题,积极进取作为,开展了一系列重要外交行动,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果。
【四个全面】
注释: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探索新实践的重要成果。
盘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许多新的重要思想。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提出“四个全面”,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简单的并列、平行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四个全面”体现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是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的治国理政的“总纲”。
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今年中央已召开11次深改组会议,出台一系列改革意见或实施方案;“史上最严”环保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在修订后正式实施,众多司法改革举措逐步落地;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十三五”规划建议出台;践行全面从严治党,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大党规。
【五大发展理念】
注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新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盘点: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需要深刻的思想理论准备。“五大发展理念”已融入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制度设计。
这一年,“创新发展”亮点频现——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五次国内调研中,考察高新技术企业或高新开发区是“必备项目”,并次次传播创新理念。“双创”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新动力,前三季度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065.5万户。
“协调发展”再谱新篇——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1.4%,比去年同期高出2.3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绿色发展”已成内在动力——2015年,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正式实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大幅降低发电煤耗和污染排放;核准一批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重大项目,以绿色发展促结构调整民生改善。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到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彰显前所未有的决心与魄力。
“开放发展”力度空前——“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全方位推进,成为增长新引擎。“构建命运共同体”成为习近平主席在国际舞台上的高频词。
“共享发展”再上层楼——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财政支出的增幅在两位数以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实施。
【胜利日大阅兵】
注释: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
盘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其中,首次在非国庆日举行的“9·3胜利日阅兵”掀起了纪念活动的高潮。
9月3日上午,宽阔的长安街上,三军列阵。330多名国共抗战老战士、抗日英烈子女和抗战支前模范代表,在国宾护卫队的护卫下,乘敞篷车徐徐驶来,掌声响彻云霄。在三军仪仗队的引领下,代表着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和华南游击队等抗战英模部队组建而成的10个徒步方队,首次在将军领队的带领下,昂首受阅。来自陆海空军的全部国产化装备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捍卫和平的决心。其中,84%的装备为首次亮相。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导弹武器型号、数量更是空前。
在五大洲49国领导人或其代表、10位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以及17国方队或代表队的见证下,习近平号召:“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习马会】
注释: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历史性会面的简称。11月7日15时,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进行“世纪握手”,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此次会面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见面时互称“先生”。
盘点:“习马会”上,双方意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寻找新共识。“九二共识”是迄今为止两岸所取得的和平、稳定和发展的政治基础。在会上,习近平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二是坚持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三是坚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四是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强调,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应该以行动向世人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并共同为世界与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马英九表示,2008年以来,两岸共同创造和平稳定的台海局势,获得两岸及国际社会普遍赞扬,要善加珍惜。“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两岸要巩固“九二共识”,扩大深化交流合作,增进互利双赢,拉近两岸心理距离,对外展现两岸关系可以由海峡两岸和平处理,同心协力,为两岸下一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中国制造2025】
注释:《中国制造2025》是国务院于5月8日公布的强化高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规划,是建设中国为制造强国的三个十年战略中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盘点: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制造”的概念。
3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制造2025”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将在国际合作中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
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10月14日,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
【科创中心】
注释:5月,中共上海市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决议,对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行总体布局。根据这份文件,全球科创中心大致具有以下特征与内涵:创新人才、科技要素和高新科技企业集聚度高,创新创造创意成果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其价值突出表现为三个能力——集聚辐射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重要创新成果转移和转化能力、创新经济持续发展能力。
盘点:科创中心是今年上海主流话语体系中最引人瞩目、最具牵引力、最能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发展的词汇。目前,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已经与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并列,成为上海未来中长期发展新的战略性目标。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最初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5月在沪考察时对上海提出的期望和要求。经过一年的调研酝酿,上海将加快建设科创中心作为今年市委的“一号课题”进行推进。今年5月,市委全会通过相关决议,确立了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两步走战略:在2020年前,形成科创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到2030年,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在服务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科技合作与竞争中发挥枢纽作用。
由于这份市委全会决议包含22条主要条款,外界常将其称为“科创中心22条”。发布后,各相关职能部门、区县、行业等都纷纷将其进行细化,科创中心政策逐渐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