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依旧严峻复杂,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中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便是开新局的关键一招。7月份制造业PMI指数继续小幅提高,表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回升态势。世界银行7月29日发布《中国经济简报》预测,中国经济增速将于2021年回升至7.9%。当前,中国经济复苏整体形势如何?怎样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良性互动?在日前的相关专题研讨会上,经济学家们各有洞见。
经济复苏不平衡,投资比消费更强劲,制造业比服务业恢复得快
问:中国经济复苏整体形势如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黄益平:今年二季度已经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快速反弹。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中国GDP收缩了6.8%。但在二季度回到了3.2%的正增长。之前有讨论是否会看到一个V型、U型或是L型的复苏。目前看来这像是一个V型复苏。但是,能否继续保持原来的增长曲线,或是在今年下半年走平,仍有许多风险。但这次经济复苏并不平衡。目前中国经济出口大于进口,投资比消费更加强劲,制造业要比服务业恢复得快。尽管下半年经济复苏可能将会持续,但主要还是由基建和房地产带动,增长轨迹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中国GDP增长曲线,目前看来像是一个V型复苏(图源:万得、中银国际)
投资表现较好,而出口和消费并不强劲。第一,净出口在上半年增长的重要因素,下半年需要观察该趋势能否继续。全球经济疲软的同时,根据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中国需要从美国进口更多的商品,这意味着上半年虽然出现了净出口的增长,但是下半年可能会出现扭转。第二,投资方面,房地产增长比较强劲,但制造业没有如此强劲。现在企业的杠杆率已经在提高,而银行可能已没有能力进一步给企业提供贷款。第三,长期来看,消费是中国下一个经济增长点,但目前消费仍比较疲弱。疫情期间很多家庭的收入受到影响。我们利用了支付宝的数据,整理了1亿家线下微型企业的数据。它们创造了2亿就业,占到零售总额的1/3,对消费而言非常重要。它们的业务量大概复苏到了80%,这意味着消费活动还没有完全地复苏。因为疫情风险的存在,消费者越来越谨慎,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在疫情期间,数字经济,包括电商和数字金融,在稳定宏观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未来会越来越重要。
未来经济复苏,中国该怎么做?中国经济已经成长为大的经济体,其经济体量已经达到不管做什么都会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影响的规模,所以不能像从前完全依赖外部市场,要更多地关注国内市场。同时,外部市场未来依然重要。中国还是会继续与其他国家合作,但是我们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可能要比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更加重要,包括“一带一路”建设等等。长期上,我对中国消费需求是非常看好的,因为未来中国肯定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的消费市场。即便外部市场放缓,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还是会继续增长。但在短期,消费相对疲软,所以我们要继续挖掘国内市场的潜力。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黄益平(图自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城市群、网上经济、权益类市场将有进一步发展
问:未来中国经济会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我觉得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从现在的城市群的发展情况来看,有好多城市发展水平都不错,但是你把它当成是一个“群”来看的话,它还有很多不足。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这种往来,在一些地方并没有一个城市群的规划,让信息、土地、劳动力、资本各种要素很好地在“群”里面流动起来。
我觉得这是未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方向也是正确的。过去城镇化对全国所有的地方是千篇一律的,现在是有重点的,城镇化建设是要发展一些城市群,还有一些都市圈,使得他们一体化程度更高。中国的人口多,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必然会带来这些区域的更大需求增长,包括房地产需求。
第二个是网上经济的发展。这次疫情冲击之后,使得网上的消费、交易活动、网上教学呈现跨越式的发展,未来在这方面会进一步发展,经济社会的运行效率也就更高。当然也会带来一些结构性的变化,跟网上挂钩的行业和领域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也会冲击一些比较传统的领域,带来一些发展中的问题。
第三,我觉得中国未来权益类的市场,将来应该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长期以来权益类市场发展我觉得是不尽如人意的,资本市场中债券市场规模很大,直接融资增长中大部分的贡献是债券,未来股市的发展空间会很大。现在股票市场的各种制度改革,越来越市场化,越来越与国际接轨,我觉得一段时间以后会给市场带来比较好的推动。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
境外消费在回流,打造“内循环经济”低配版的基础已具备
问:中国经济如何打造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内循环的真谛,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广纳贤才,保持产业链的完整性。在疫情后全球经济“平庸化”,政策“民粹化”,中美“软脱钩”的多极化世界中,欧洲、亚洲的企业和资本,会力图平衡,不错过中国的市场、供给和经济机遇。
首先,短期经济复苏进入深水区,政策持续性值得关注。中国二季度率先复苏,其逻辑是基于中国的疫情控制比较迅速有效,复工复产领先全球,在疫情冲击中先进先出,给全球的必需品供应链提供了供给的安全感,更给跨国企业提供了在全球疫情不确定性环境下需求的避风港。二季度的经济数据基本上验证了中国的率先复苏,但并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从数据看,二季度GDP几乎回升了10个百分点,但主要是由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强劲恢复,二者已经复苏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但是,进入7月份以来,一些经济指标似乎显示,复苏步伐放缓,经济复苏进入深水区。当然,也有一些亮点,具备了打造“内循环经济”的低配版的基础。对中国消费者来讲,疫情以来最重要的变化是境外消费在回流。短期来看,因为海外疫情此起彼伏,跨国旅游按下了暂停键,只能“家里蹲”“短途游”,在国内消费。因为地缘政治和全球格局的变化、中西方之间的关系、大众的心态、对国际旅行的感知等可能都会发生较大的转变。与此同时,我国也顺势而为,加大了消费方面的开放政策,特别是像海南自贸港的免税政策、免税牌照在北京等地的进一步开放等。换言之,中国消费者在海外每年2万多亿人民币的消费,可能会集中地回流,而且会持续多年,预计约一半都会回流,规模接近万亿人民币。这些消费大致源自于高收入群体,主要聚焦在如旅游、文化、高端汽车、奢侈品、化妆品、运动服饰等重点可选消费品上,对国内高品质消费的需求将得到拉动。以上是短期内循环的低配版,较易实现,但更重要的是长期。
疫情期间,网上银行迅速发展
内循环的真谛是“开放”,高配版是吸引跨国企业“在中国、为中国”
在疫情长期重塑全球和中国经济的情况下,如何在应对新的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时,实现内外循环相互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高配版?这次疫情之后,全球可能有很大的后遗症,即出现“三去”现象——去科技主导、去贸易全球化和去企业巨头化,导致全球经济可能出现政策民粹化、经济平庸化、通胀卷土重来的局面。中国面临的外围环境和风险与过往几次全球经济下行的冲击截然不同。以往推动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三股力量,科技主导、贸易全球化和企业巨头的头部集中,使得全球生产力不断进步,大企业资本回报不断上升,但是西方内部,其劳动者的工资占比越来越低,总体来说,这是通缩效应,但也造就了西方内部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民众不满情绪集聚。这次疫情期间,西方社会的这种弊端进一步暴露出来,各种社会事件被点燃。
面对这些后遗症冲击,中国如何去打造一个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中国的优势是有很多结构性改革的空间。比如,对内挖掘潜力,加速城市化2.0建设,一方面投资于新基建和智慧城市,另一方面辅之以户籍制度改革、土地供应改革来打造下一阶段的都市圈、城市群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化,推动集聚效应,释放进一步消费潜力。对外,和内循环相搭配的是通过大幅开放中国的消费市场、让跨国企业“在中国、为中国”。也就是说,内循环的真谛是“开放”,通过释放国内的经济和消费市场的潜力,结合保护知识产权、改善营商环境、减少准入限制,吸引跨国企业把产业链、工厂、店面继续留在中国,享受在地的消费市场潜力。这一过程中,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亮点,有助于人民币资产国际化,减少“金融硬脱钩”的风险。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
最近我和同事们发布了《全球后疫情时代的投资蓝皮书》,尽管“脱钩”对全球经济体都会产生冲击,但对本土市场潜力大、产业链齐全、具备改革潜力的中国经济来讲,也是危中有机。我们的142位研究员通过比较详细的调研,进行大数据分析,剖析了全球哪些经济体和行业可能成为全球所谓的脱钩、多极化、新国际秩序下的赢家,哪些可能成为输家。研究结果显示,如果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将有接近1/5的领军中国企业在国际软脱钩局势之下,可以发展为地区冠军。这个比例在全球而言是最高的,这种企业主要分布在企业软件、互联网、娱乐、旅游、文化和支付等领域。而以往的一些全球化的冠军企业,包括日本和美国的一些领头企业,聚焦在半导体、汽车、飞机、互联网等领域,他们可能在新的国际软脱钩、新的地缘政治趋势下丢失市场份额,成为输家。在这个过程中,欧洲与亚洲其他经济体的企业和资本,不会在资本流动和产业链的布局上一边倒站队挑边,他们会在夹缝中求平衡,力图不错过中国的市场潜力、供给能力和经济机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如果进一步开放经济和消费市场,就可以吸引跨国企业继续“在中国,为中国”。这可能是内循环的高配版。
综合自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陆家嘴杂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