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缉思
世界政治进入新阶段,呈现六大特点
世界政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世界政治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以前经常强调,现在也还在强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甚至说我们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这在冷战刚结束的时候,还是很贴切的。现在和平大致可以保持,世界经济还以3%左右的速度往前走,但是这世界有了很多新的变化,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
1.公正和平衡的问题
现在世界范围内贫富悬殊在加大,并且到惊人的程度。美国人均GDP超过6万美元,丹麦、卢森堡这样的小国在10万美元以上。最穷的国家,人均GDP才1千美元。所以现在的不平衡是空前的,而且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平衡也是空前的。有的国家基尼系数稍微低一点,像丹麦、瑞典、日本,但多数国家都是越来越不平衡,就连日本也开始贫富悬殊加大。贫富悬殊加大,民粹主义就上升。如何防止各国之间和各国内部的贫富差距扩大?从历史上来看,确实很难,要么打仗,要么革命,要么瘟疫。在和平年间,贫富差距只能越来越大。通过政府调节,实行大范围的社会福利,在北欧以外的国家并不是很有效,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政府在和平时期的政策通常是偏向富人的。
2. 社会认同的危机
同时,全球化带来了大量的移民。全世界人口70亿,现在约有2.5亿人生活在不是自己出生的国家,这些人都是最活跃的人。这不仅是移民的问题、难民的问题,而是世界贫富悬殊的分界线。美国也好,欧洲也好,现在政治上分裂,往往和宗教、族群、种族联系在一起。社会认同的危机在全世界也都出现了。
3. 强人政治的回潮
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上升的一个后果,就是强人政治开始回来了。冷战刚刚结束的时候,真正的强人政治也很少。日本的强人政治虽然不那么强,但是安倍首相在任那么长时间,可能变成二战以后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个。还有印度的莫迪,埃及的赛西,土耳其的埃尔多安等,还有其他一些国家,整个强人政治在起头。可以说是威权主义回来了。
4.地缘政治竞争的加剧
地缘政治的风险比过去大了。战争的危险也比过去大了,虽然世界大战的危险还不大,但是地区动乱频繁。比如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又是教派冲突,又是地缘冲突,伊朗和美国之间,朝鲜和美国之间,巴勒斯坦、叙利亚、阿富汗、乌克兰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世界比过去乱得多,整体不安宁。
5.技术创新的问题
技术创新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生活便利,比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很强,老年人可能活的比以前更舒畅。但是它也会带来负面的东西,技术可以被政治所利用。例如,政府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审查和监控的行为冲击着言论自由、隐私权观念。改善人类基因的技术引发了道德争议。人工智能可能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技术创新运用于国家间的战略竞争,可能造成比武力威胁更巨大的危害。
6.发达国家主导地位的削弱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比过去严重得多。100年以前,白人占世界人口的25%,现在连十分之一都不到。70亿人口里面,美国占3亿,欧洲5亿,加上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其实美国有很多不是白人,欧洲有很多不是白人,白人人口在下降,西方国家感觉很不好。其实他们内心是有一些种族主义,但是不能公开说出来,难民问题、移民问题很难解决。所以发达国家内心有一种恐惧感,和过去的主导地位不一样了。
王缉思著作:《国际政治的理性思考》《大国关系》
观察中美经贸摩擦升级的四个不同视角
现在中国和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美国人有恐惧感,觉得我的老大地位不保了,大权可能被中国夺去了。特朗普上台以来,美方特别关注经贸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视角来观察。
1. 争霸视角
中国实力正在赶超美国,无论中国说什么,做什么,美国都要竭力遏制中国,确保优势。贸易战是美国压制中国力量上升的一种手段,中国应针锋相对,坚决反击。中国必须做50年的长期准备,进入全球资源再配置阶段,最终谁获取技术优势,谁赢得发展权。
2. 发展道路、经济模式、意识形态的视角
在世界的急剧经济扩张,对“中国道路”的宣扬,构成对美国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严峻挑战。美国发动贸易战是为了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把中国引入“中等收入陷阱”。在这一视角下,国内有人主张坚持既定道路不动摇,同美国斗到底;也有人主张化挑战为机遇,加快朝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进程。
3. 经贸利益的视角
通过部分政策调整,适当“让利”,达成新的贸易协定,更加严格地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中美经贸摩擦或可以缓解。经贸上的互利合作,依然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基础。
4. 美国国内政治和利益集团的视角
特朗普打贸易战,四处出击,是为了重振美国制造业,兑现竞选诺言,取悦在全球化中受损的部分美国选民,争取他本人竞选连任总统;还可以安抚在中国有利益的美国企业。2018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后,特朗普政府受到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的挑战,重新审时度势,形势会有改观。特朗普政府内外在对华政策问题上有不同利益和不同观点,应加以注意和利用。
上述四个视角各有其可取之处。但无论哪一个单一视角都无法解释当前的中美关系紧张。据我看,中美经贸摩擦升级的焦点是高技术领域的竞争,而中美技术竞争的实质问题是发展道路、经济规则、政治制度的对立。美国视私有制经济、市场规则、创新理念、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为其立国之本;中国则认为,国家的稳定和实力的持续上升,靠的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举国体制)、政府主导的创新体系、共产党对经济和社会资源的集中掌控。这种对立在两国实力同时上升时期,日益形成水火不相容之势。当前中美关系处于敏感脆弱时期,有人甚至认为处于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的最低谷。目前来看,在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四个视角中,前两个视角在两国都占据主导地位,贸易冲突呈现政治化和愈演愈烈之势。
王缉思认为,四个视角都有可取处,但都无法单一解释中美关系目前的紧张
未来可能的变化:短期不乐观,会越来越坏
我对未来的判断是:短期不乐观,短期内可能会越来越坏。美国的手段还有很多,还会有很多事情出来,比如人权问题、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但短期内也不会坏得太快,目前两个国家元首还互称朋友,两国的做法还留有余地。这一论经贸磋商没有谈成,接下来双方把受到的损失、得到的利益,重新算一个帐,有望重新达成经贸商谈协议。但是在近期内,比如两三个月内,我觉得很不可能,最少要看今年年底整体政治形势了。
从长远来看,世界经济分裂、技术分裂的后果太严重,会使得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反对分裂的力量出来说话。中美经济相互依存和社会交往频繁的现状难以逆转,“脱钩”长远来看不现实。国际上不可能出现中美分别牵头的两大营垒的对抗。这是今日中美关系和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根本不同之处。美国现在的民粹主义和社会分裂,走到一定程度,可能也会有反弹。那样的话,特朗普的第二任期也许就和现在不一样,或者他就没有第二任期了,我们要与一拨新的人打交道。世界是变的,特朗普现在说那么难听的话,但也许过了两三年,他会说虽然中国还是主要的对手,但是我们还是有重大的共同利益的。
来源:据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公号 6月上海发展沙龙“世界政治趋势与中美关系”,略有调整
作者: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相关链接:
金灿荣:当前,中国应该让美国知晓的18个战术优势与7个战略优势
黄仁伟:中美形成战略竞争是必然,彼此给对方一些适应时间|嘉宾观点
阎学通:仅中美权力秩序的变化不会带来冷战 | 研判中美关系①
编辑:袁圣艳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