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桦树皮非纸材剪纸(摄/王纪拍)
“剪纸是最具民族普遍性和生活使用广泛性的传统,也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传统。在不同民族村寨这一座座活的民族文化‘图书库’中,我们打开以人为本的活的‘图书’,看到了少数民族剪纸艺术的文化长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原主任乔晓光说。日前,他担任总主编的《村寨里的纸文明》(首卷)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首次摸清少数民族剪纸分布整体形态
中央美院非遗中心自2001年起为中国剪纸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进行田野调查,发现了苗族、满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具有剪纸艺术传统,并发掘了代表性传承人。此后,中央美院非遗中心通过教学拓展了鄂温克族、水族、白族等专题研究。
乔晓光介绍说,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2009-2012)》正式立项,项目组陆续发现回族、土族、壮族、蒙古族、鄂伦春族等18个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剪纸艺术传统。结项后,项目组的田野调查并未结束,又陆续补充了拉祜族、布朗族、毛南族、藏族等民族的田野调查。
▲黔东南的苗族剪纸代表人物潘套九作品-耕日造月(摄/姜哲)
▲云南傣族金水以刻纸方式用金粉漏印在建筑上(摄/林雅秀)
“许多民族的剪纸传统已趋于衰落,许多上世纪初出生的老一辈民间剪纸传承人已悄然离去,抢救式记录中国剪纸这样一笔多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世界遗产,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乔晓光说,“我们以村社活态文化研究为主要方法,每个民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村社展开田野调查,16年中共发现33个少数民族的剪纸艺术传统,这一研究让我们首次摸清了中国少数民族剪纸分布的整体形态。”
剪纸花样中记述着民族迁徙历史和神话传说
八卷本《村寨里的纸文明》共计100多万字,近万幅图,是“十一五”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2009-2012年)》的结项成果。目前,其余七卷已完成排版工作,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出版完成。在《村寨里的纸文明》中,33个少数民族剪纸传统的发现,呈现出一个文化多样、艺术多彩的中国剪纸的完整形态。
▲贵州苗族刺绣剪纸底样(摄/姜哲)
课题组根据多年的田野调查,总结出中国不同地域少数民族剪纸传统的特色。例如,北方地区的狩猎与游牧民族,他们常使用树叶、树皮、厚的布帛等材料,其剪纸,只铰大形,从不折剪,生存方式深刻影响了他们的艺术思维方式和叙事手法。而以麦作、稻作农业种植劳动为主的民族则不同,这些民族更注重花草纹样,大量使用花草纹样装饰剪纸细节。
▲云南大理巍山彝族裹背剪纸底样和刺绣成品(摄/谭芳)
根据在民俗中的文化形态,课题组将剪纸分为节日习俗、礼仪民俗、信仰习俗、生活习俗以及其他类型五类。例如,黄河流域许多乡村的春节是从铰剪纸、贴窗花开始的,陕北的乡村在窑洞里要贴炕围花、顶棚花,在门上贴剪纸门神,在灶台贴灶神,大红的剪纸成为中国年节的典型象征。在广东潮汕地区,每年正月游神赛会时要设神坛,神坛摆放的供品会有与之相同的剪纸花样,以示虔敬。
而在生活习俗中,很多民族普遍将剪纸作为刺绣底样,有些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用于服饰的一些刺绣剪纸花样中,会记述着民族迁徙历史和神话传说。如苗族服饰的刺绣底样剪纸中,就有图腾祖先、由枫树变成的蝴蝶妈妈等故事。此外,西南地区的哈尼族、彝族、白族、水族、侗族、布依族、壮族、羌族等民族,都有以剪纸为刺绣底样的传统,也同样有着口传文化的内涵。
▲满族剪纸“嬷嬷人”(摄/王纪)
目前,中国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保护与研究还处于相对弱势的阶段,该书的问世,开拓了民族传统文化研究的新领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说:“33个少数民族的剪纸艺术传统所蕴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统一性和民族个性,让我们震撼,这部书以文化学、人类学、美术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是非常了不起的贡献。”
文:本报驻京记者 李扬
编辑制作:王秋童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