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上海各区县调研,每次关注的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两个话题从不缺席,一是党建,一是民生。他说,老百姓生活的品质怎么样,以民为本的宗旨落实得如何,“我到上海以后,比较关心这个事情”。
■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联合报道组
2007年4月3日,习近平到杨浦区调研民生工作。这是继浦东之后,习近平调研区县的第二站。他事先要求,这次调研主要看民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创业园、敬老院……一下午,习近平细细看、细细问。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他提出了“两个更多”的要求:把更多精力用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中,把更多财力投入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
此后,习近平在上海各区县调研,每次关注的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两个话题从不缺席,一是党建,一是民生。
图为2007年5月31日,习近平到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看望慰问。
他说,老百姓生活的品质怎么样,以民为本的宗旨落实得如何,“我到上海以后,比较关心这个事情”。共建共享,是他反复强调的观点。经济发展成果要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我们这一届党和政府有条件、有责任在解决老百姓民生问题上做更多的事。
他告诫干部,解决民生问题是为政的根本,改善民生状况是最大的政绩。
到上海各区县调研,习近平广泛深入社区基层,从繁华街区到老式里弄,从田间地头到村宅农家,询问百姓办事是否方便,察看群众住房如何改善,关心农民收入有无增长,了解各行业各领域人士的所需所想所盼……饱含深情的走访,展现出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须臾不忘的人民意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来到社区,他常常要去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看一看。他说,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是与政府服务是否到位相关联的。
2007年4月3日,习近平在杨浦区调研。
2007年4月3日,习近平来到杨浦区殷行街道。那时,殷行街道户籍人口接近20万人,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占了相当的比例。
“习书记到上海工作没几天就来看我们,让我们感到既温暖又光荣。”时任殷行街道党工委书记朱一平陪着习近平先后看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和“阳光之家”、敬老院等。
那天,周边居民听说新书记来了,欣喜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于是,习近平的手便交给了老百姓,只要是够得着的地方,他都一一握手。习近平说话音不高,却非常清晰,见到老百姓总是先伸出手,主动和他们握手,亲切问候。他说话特别接地气,问的都是老百姓心里关心的问题。回想当年这一幕,居民们心中依然感到亲切。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习近平问来看病的居民“药费贵不贵”,“看病方不方便”。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他叮嘱工作人员,“不要让群众办事求爷爷告奶奶”。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习近平笑问一位白头发的老伯,“您是天天来,还是就今天来?”老伯告诉他,自己退休了,就住在附近,天天来,老了也要读书看报。
习近平来到街道敬老院时,正巧碰上敬老院为百岁老人张秀卿过生日,习近平笑着向老人拱手作揖,祝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引得现场一片笑声掌声。在场的老人们非常激动,一起唱起了《东方红》。
张秀卿老人的儿子凌羲伟告诉记者:“那年,妈妈一开始听说是市里的大官,特别紧张,话也说不好了,但后来觉得习书记很亲切,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也就不紧张了。习书记给妈妈祝寿,她感到特别幸福。2009年,妈妈过世了,老人家生前一直说,习书记给我祝寿的这张照片,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啊!”
2007年10月6日,习近平来到浦东新区爱心养老公寓,与正在看望长辈的小朋友热情握手。
2007年“五一”前夕,普陀区环卫系统清扫班组长陈扣娣听说习书记劳动节要来慰问他们班组,又激动又紧张,三天晚上没睡好觉。
那天,习近平来了,周边小区里许多老百姓都涌了出来,来看看新书记。习近平很亲切,笑着和大家握手。“也怪,看到习书记和蔼可亲的样子,我心里一下子就定下来了。”陈扣娣笑道。
得知陈扣娣班组已七次荣获市劳模集体称号,习近平称赞他们说,你们是城市“美容师”,工作很辛苦,但很光荣,你们默默奉献,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是工人阶级中的优秀分子。在班组荣誉室里,陈扣娣介绍了班组创造总结出的“十大特色工作法”,习近平赞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虽然现在社会上对环卫工人还多少有些轻视,但习书记对我们的鼓励一直温暖着我们的心。”陈扣娣说。
习近平当年在上海的每一次调研、每一回走访、每一场座谈,亲历其间的无论是领导干部或是普通群众,对许多场景和细节都历历在目如数家珍,心中镌刻下一份美好而珍贵的记忆。他们说,习书记对老百姓,真是有种天然朴素的真挚情感。
2007年6月12日,习近平到金山区调研,走进廊下镇中华村村民李菊观家。那会儿,李菊观家已经改造成农家旅馆。习近平坐在客堂间的八仙桌前,和李阿婆拉家常。习近平讲普通话,李阿婆讲金山本地话,区里的领导给他俩当“翻译”。习近平问李菊观,家里改造成农家旅馆后,一年收入能增加多少。李菊观告诉习近平几笔主要收入的来源,另外她还有土地流转费、农保,“我对习书记说,我一个67岁的农民,每个月可以拿这些钱,日子过得真开心!习书记听了,笑得开心来!”
李菊观领着习近平走进厨房,灶上搁着她刚烧好的菜饭。她盛了碗菜饭,请习书记尝尝,习近平边吃边夸赞说,“很香!”还让身边其他人一起尝尝。
让李阿婆没想到的是,临走时,习近平主动对她说,我们合个影吧,于是就在她家门口拍了张照。“这张照片我一直挂在客堂间墙上,喏,你看,习书记拉着我的手呢。”李阿婆乐呵呵地指着照片对记者说。
2007年6月12日,习近平在金山区调研,了解郊区旅游业发展情况。
金山农民画家严军杰,那时在农家乐旅游点开了个画室。习近平去了他的画室。严军杰向习近平介绍了几幅作品,习近平饶有兴致地看着,他说农民能创作出这样好的作品不容易,还询问画作销售情况。严军杰捧上一幅新创作的生肖画说,“习书记远道而来,我想把这幅作品送给您留作纪念。”习近平笑着说,画我收下了,但不能送,要买,多少钱?严军杰如实相告,“这幅画如果卖的话是500元”。
过了没几天,严军杰收到镇政府转来习书记买画的500元钱。“镇政府工作人员还向我转告习书记的话,说谢谢我的画,有机会还会来看望我。”严军杰告诉记者。
民生民情,始终是习近平最深的牵挂。
习近平去宝山区调研,在座谈会会场上,他看到席卡上时任宝山区区委书记吕民元和区长斯福民的名字,笑着说,“你们区委书记和区长的名字真好,这就是我关心的事!民元,民元,就是以民为本;福民,福民,就是造福人民。”
宝山区领导向习近平介绍民生工作时,提到区委班子为了熟悉农村的实际情况,每个区委常委都定期到一个村去蹲点,吃住在那里,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习近平听了非常高兴,他说,你们做得对,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执政党就是要想办法多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吕民元还回忆起这样一个细节,习近平来宝山区调研时,由于要看的地方多,时间比较紧,所以宝山区的基本情况和总体发展,吕民元是在车上抓紧时间汇报的。他准备了十多块图板,习近平坐第一排,吕民元就站着,一块块边展示边介绍。习近平听得很仔细。让吕民元感动的是,每当车子开过颠簸的地方,习近平就伸出手来扶住他。“这虽然是很细小的一个举动,但在场的人都感觉到很暖心。”
习近平在上海工作期间,始终与民主党派人士保持密切交往,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吸纳来自各方的智慧和建议。
2007年4月2日,履新不久,习近平就前往上海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调研。他谈到,今后要和大家长期合作,经常交流,要发扬历届上海市委的传统,要充分发挥民主协商在我国政党制度中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使我们的政党关系更加和谐。与会人士对这些话语印象深刻。
市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之前,习近平听取各界对党代会报告的意见。民革上海市委主委高小玫看到报告第四部分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这部分的表述时,提出建议,党代会的报告里,应该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语句。
习近平在会上第一个就回应了高小玫的意见,而且非常明确。他说,刚才民革的高小玫主委提到的这一点,是丝毫不能含糊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报告里一定要有。后来,大家拿到正式的党代会报告,第四部分的第一句话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做诤友、交真朋友。除了坦诚,习近平的细心,也让很多民主党派人士记忆犹新。
2007年5月24日,市第九次党代会开幕那天,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受邀参会。开幕式结束后,一些党外人士准备以会场为背景合个影。当时大家都聚在一起搬凳子,排队伍。谁都没有注意到,习近平正好走出会场大门。还是习近平先看到了大家,已经走出门的他,又特地折回。习近平主动和每一个人握手,并向大家热情致谢:“谢谢你们来参加党代会。”让人感到很温暖。
2007年8月16日,习近平先后走访了上海五大宗教的五个代表性宗教场所。
当天非常热,来到玉佛寺时,习近平身上的白衬衫几乎已经湿透了,贴在身上,满脸也都是汗。但他顾不上休息,马上开始调研。玉佛寺方丈觉醒陪着他从山门一直走到玉佛楼,一边走一边谈,内容包括佛教建筑、佛教塑像、佛教人物、佛教故事等,习近平渊博的学识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给在场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弘一图书馆,习近平详细询问了图书馆的创办由来,对于玉佛寺能够在狭小的空间里专门辟出一块清净之地开办图书馆,并且主动与上海图书馆合作共建、实现资源共享,表示充分肯定和赞赏,嘱咐要把图书馆办好,成为服务信众需求、提升信仰层次的文化基地。
让觉醒感到特别亲切的是,习近平能一口报出他姓刘、辽宁人、几岁到上海,听了让人感觉一下就拉近了距离。习近平还详细询问了寺院里出家人的居住、生活情况,包括每个月的生活费、寺院的经济自养工作等,问得很细致。
后来,习近平还主动向大家介绍了他当浙江省委书记时和浙江宗教界的交往,在福建工作时和福建宗教界的交往。在和习近平的交流中,大家发现他不但非常重视宗教工作,也非常懂宗教,对宗教的教理教义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那天,到上海京剧院调研,习近平一路看展板,看京剧院的发展历程,后来又一起看了京剧《杨门女将》的排练。当时,上海京剧院创作和排演的《廉吏于成龙》刚刚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和“五个一工程”两个大奖。当大家把这一喜讯告诉习近平时,他非常高兴。大家深深感受到,他对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爱是发自内心的。
让时任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记忆最深的画面,是习近平看到展板上介绍习仲勋同志关心昆剧演员的内容时,在展板前驻足良久。“我想,那些照片和文字肯定勾起了他对父亲的回忆与怀念,从中也能看出,他尊重传统艺术和尊重艺术家的家风传承。”
习近平在调研中说,“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要把文化的力量融入经济发展中,在经济发展中推进文化发展,全面推进文化大都市建设”。这些话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强烈共鸣。
2007年9月6日,习近平看望慰问上师大、七宝中学师生。
习近平调研京剧院时陪同的艺术家中,有著名京剧演员尚长荣。在尚长荣眼中,习近平亲民、厚重,富有人格魅力。“尤其是对于传统艺术,对艺术家们的关心是‘掏心窝子’的。”
有一个细节,尚长荣一直很感动。那是发生在后来他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时。“那天会议开始前,习近平同志特别叮嘱了一句,这个会可能时间会很长,在座的有很多年长的艺术家,如果觉得坐得久了,可以在会场里走走,或者到休息室休息一会。”这种关心虽然细微,但是很真诚。
那次座谈会上,尚长荣作了发言,习近平听了现场回应:“长荣同志演的《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我都看过,这两部戏起到了警示、启迪的作用,有现实针对性,你们做得很好,真正起到了繁荣发展文艺工作的作用。”这不仅是对个人的肯定,也是对京剧传统艺术传承发展的肯定。
习近平在上海工作期间,与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广交朋友。许多人不约而同地回忆道,在各类调研和座谈会上,大家发言都十分踊跃,习书记始终在认真听、认真记,听完了还当场承诺,大家提的意见建议,他都会带回去,与有关同志商讨,认真研究后负责任地回答大家。
作家叶辛曾两次参与习近平在上海期间的调研和座谈活动,一次是在市人大,一次是在文艺单位。他记得,习书记在上海期间,光是沪剧院就去了两次。“从习书记的履历来看,他是陕西人,插队又在北方,包括后来的工作经历,对于沪剧应该了解不多,不太可能是沪剧的戏迷。但习书记知道沪剧是上海的地方剧种,当时也很需要支持,他对沪剧的关心非常及时,也很必要。”
后来,叶辛在北京参加了文艺工作座谈会,谈及自己在贵州插队当知青时,作为一个作家如何从当年苦涩的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习近平当场回应:“我和叶辛同志都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一辈,你是在南方的贵州,我是在陕北黄土高原。从延安坐卡车到县城延川,延川坐卡车到公社,这一路过去,那可比现在这PM2.5难受多了,我有一天开玩笑说那叫PM250。”
那次座谈会结束时,习近平和参加会议的每一位同志握手交谈。他走到叶辛面前时说:“上山下乡的生活,是我们共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你还可以写。”
2007年9月19日下午,习近平到杨浦区信访办接待群众。
当时区里引进的五角场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在开发建设,施工时因为基坑挖得太深,造成地基下沉,边上小区有500多户居民的房屋出现了屋顶和墙体开裂、漏水现象。之前各方先后开了60多次协调会,但在赔偿标准上始终谈不拢,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针对这个事件,信访群众派了两个代表,一位是时任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建新居委会主任宋维芳,一位是居民赵宏品。两人一起来到区政府,走进接访的会议室,发现接待他们的竟然是习书记,一下有点呆住了。
习近平看到他俩,笑眯眯的,很亲切也很耐心。赵宏品那时70多岁,刚开始很紧张,一坐下就告诉习近平,自己不会讲普通话,只会讲上海话。习近平挥挥手笑着说,没关系,我听得懂。赵宏品讲了快半小时,习近平始终在认真听,还不时地记。
习近平听了赵宏品和宋维芳的叙述,又听了市区有关部门汇报后说,一定要按照法律和有关政策处理好这件事,绝不能让开发商笑老百姓哭!“我当时心里很激动,心想,这位书记心里装着我们老百姓。”宋维芳告诉记者。
听完情况后,习近平说了几条:一是开发建设中,老百姓的利益不能受损,对开发商要有约束;二是建设开发前要有评估,不仅要对开发内容进行评估,还要评估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对老百姓合法权益的影响;三是解决此类事件必须依法,赔偿标准要由权威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和评估。
那天下午,习近平接待了五批信访群众,内容涉及城建、物业管理和菜场问题等。
之后在座谈会上,习近平说,我们各级干部就是为了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而配备的。就是要往矛盾里走,往问题里走,要解决矛盾、解决问题。下访不要看得那么难,要“敢下”。你到群众中去,群众有什么好怕的?共产党什么时候会怕群众啊?共产党历来是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
习近平下访之后,宋维芳和赵宏品作为居民代表又和开发商交涉过几次,明显感到,他们的口气不一样了。老百姓的腰杆硬了,开发商的口气软了。
时任杨浦区区委书记陈安杰告诉记者,后来,杨浦区成立了工作组,很快把这件事情圆满解决了。开发商让居民自选评估公司,走进受损的每家每户,对房屋安全和所有损失进行评估,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赔偿。始终依法维护好群众利益,这一指导思想,使杨浦区在之后城市开发建设中遇到类似问题时,有了基本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
采访中,许多基层干部和百姓都对记者说,虽然当年和习书记只见过一面,但他的平易近人,急群众所急,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经常在想,习书记对老百姓这么好,肯定和他的经历有关,他是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还当过知青,亲身感受过老百姓的疾苦。所以我对他的这段经历特别感兴趣。”8月上海书展举行,赵宏品专门去买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来细细阅读。
宋维芳动情地说:“现在,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习总书记到贫困地区访贫问苦,走进困难群众家里嘘寒问暖,我都会回想起当初和他碰面时的情形,总会心头一暖。我知道,他是带着一腔真情去的,是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去的。”
习近平到上海各区县调研,尤其关注百姓最有需求、问题最突出的那些地方。
位于中山东二路、金陵路口的光明大厦,当时是外滩地区的制高点。调研黄浦区那天,区领导陪同习近平登上楼顶,一边俯瞰四周,一边汇报正在进行的黄浦江开发工程情况。朝西南望去,十六铺、董家渡的大片旧区尽收眼底。指着那一片正在动迁、亟待开发的地块,习近平语气坚定地说,旧区改造一定要坚持推进,不能让老百姓再在这么破旧的房子里生活下去了。
习近平来到南京东路街道的承兴居委,那里是典型的上海石库门旧式里弄。居委会主任一见市委书记来了,特别激动,边走边详细汇报起工作来。区领导有点担心汇报得太琐碎,但见习书记饶有兴致地听着,还不时问这问那。在托老所里,习近平亲切地与老人们交谈,询问他们的伙食怎么样、开展哪些活动。当听到老人们对居委和托老所表示满意时,习近平欣慰地笑了,并叮咛时任黄浦区区委书记钱景林,上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区里一定要重视做好养老工作。
2007年6月14日,习近平在黄浦区调研。
在承兴里,习近平对石库门房子里的厨房改造十分赞赏,他说,像这样的小事、实事,看上去不那么隆重,不像一个大楼建起来那么精彩,但它是惠及群众的,我们就是要把这样的事情一件一件办好。我们就是要设身处地地想想,假如我们是那里的居民,我们最期盼解决什么,换位思考以后,群众的期盼就应该是我们的实际举措。
在一位老妈妈家的厨房里,习近平看到经过改建的公用厨房面貌一新时,一边称赞居委会为百姓办了一件好事,一边轻声对身边的黄浦区领导说,“厨房改建还是比较容易的,我看最难的是解决马桶问题。”大家有些惊讶,习书记到上海工作才几十天时间,就对群众疾苦了解那么深!
习近平要求上海领导干部,要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切实把各项利民、惠民、安民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什么是“三最”(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要以老百姓说的为准!
他说,上海经济发展了,市民的生活水平也要有所提高,特别要关注经济还不富裕、生活还有困难的群众。
十年前,上海中心城区有大片旧区,习近平非常挂心百姓的住房困难。
2007年8月2日,习近平到闸北调研,那时上海火车站南广场已经基本建设好了,北广场正在开发建设,那个区域还有大片棚户区有待动拆迁,南北广场一眼望去“新旧两重天”。习近平一行来到闸北彭浦新村街道一个社区,了解旧房改造情况。在廉租房政策受益居民家中,他与居民一家亲切攀谈,关切地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在另一户居民家中,他仔细察看经过成套改造后的独用厨房和卫生间,叮嘱区领导要将这项造福百姓的实事工程办好。习近平说,推进旧区改造,是加快闸北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事关解决老百姓的“三最”利益问题,应该集中精力把这项工作做好。
时任闸北区区委书记姚海同向习近平汇报了地区经济发展状况,闸北从2003年起,每年财政收入增幅在中心城区名列前茅。习近平对此十分肯定。他说,尽管闸北的财政不是很宽裕,但你们舍得加大对民生保障的投入力度,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了一批急难愁问题。
2007年,习近平到金山区调研。时任金山区区长吴尧鑫一上车,习近平就对他说,“你今天的主要任务是陪我多看看,汇报可以少一些。我以前每次从浙江来上海,都会经过金山,对金山很关注,也有所了解。”
在车上,习近平“考”吴尧鑫,“你讲讲看,现在农村百姓最希望解决哪些问题?”
吴尧鑫说,“我到金山工作半年多,听到基层干部反映,新农村建设中政府部门认为办了不少好事,但有些好事老百姓不领情。比如,有的村建起了几幢高楼,让农民从简陋平房里搬出来,‘洗脚上楼’。但农民抱怨生活反而不方便了,种地的锄头没地方放了,种菜种葱的小园子没了。”
习近平问:“对这个现象,你怎么看?”
吴尧鑫答:“政府服务百姓一定要注重实效,让农民得实惠,如果农民的生产方式没变,硬要他们改变生活方式,这恐怕不行。”
习近平说:“改革发展要讲规律,给百姓办好事也要讲规律。那你准备怎么改变这个现象呢?”
吴尧鑫说:“农民不一定要集中住大楼,我们要想办法让农民即便住在村宅平房里,也能够享受城区市民的现代化生活方式。”
习近平点头表示赞同。
时隔十年,吴尧鑫对当年车上那场特殊的“考试”记忆犹新。
包括吴尧鑫在内,上海许多领导干部都记得,当年,习书记在不同的会议场合都说过,统筹城乡发展,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让农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在嘉定和青浦调研时,习近平都与干部说了交心的话:“基层百姓有几个真正关心GDP的?老百姓最关心的是能不能每年有增收,是不是在社保方面有改善,跟他们息息相关的利益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他谈起一些地方出现的环境事件,“当人们连喝自来水都遇到了麻烦,这个时候,这样搞出来的GDP到底有多大的作用?”“我们听喝彩声,还是要真正听老百姓的喝彩声。”
2007年7月5日,习近平到嘉定区调研时,与村民亲切交谈。
习近平到青浦调研时,一路走,一路看,边听汇报边说道,进入青浦,满目绿色,湖光山色,生态环境很好。
多年来,青浦为保护水资源付出了艰辛努力,甚至作出了一定的牺牲,老百姓还有一些牢骚,认为这样那样的限制,影响了他们的生产和收入。“习书记此前已经了解到这一情况,他对我们说,对发展中的问题要辩证地看,切不能因为一时的发展,而牺牲了长远的利益,付出沉重代价。”时任青浦区区委书记巢卫林回忆道。习近平还叮嘱青浦区领导,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下大力气解决一些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突出问题。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这正是习近平长期以来坚持的绿色发展理念。
2007年4月12日,习近平在崇明县调研。
十年前,崇明生态岛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习近平在崇明调研时说,一路走来,他对于崇明岛有了深刻的印象,崇明的发展理念很好。要按照建设生态岛的思路,认认真真做下去,只要认准了方向,就不要动摇。
水清、气洁、林茂、土净、环境宜人,这是习近平当时对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目标要求。“对于生态岛的建设,习书记指明了相当务实的路径。他强调要正确处理生态与民生的关系,要加快构筑现代生态型产业体系。”时任崇明县县委书记孙雷说。
十年过去,习近平总书记依然牵记崇明。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海代表团审议现场,习总书记详细询问崇明岛生态保护情况,“崇明岛现在是什么保护级别”“有没有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崇明现在通大桥了吗”……
这十年来,上海对崇明生态岛建设的认识也从未动摇。今年6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促进和保障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决定,继续按照习书记当年的思路和部署,从功能空间布局、环境品质、发展能级、人居环境等12个方面对崇明生态岛建设提供了立法保障。许多崇明的同志都希望总书记能再来生态岛上看一看!
2007年10月27日,习近平离开上海赴中央任职。回顾在上海的这段工作经历,他深情地说,“我与上海人民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对上海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
同样,上海人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感情也深厚而绵长。
(本文执笔:徐敏 潘高峰 摄影记者:郭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