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讯(记者 蒋竹云)9月28日,前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上海社科院国际丝路学院院长周一平在上海举行的“2017中医药创新与‘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医药是可以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深入交流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本届论坛由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丝路学院主办,旨在助力中医药创新发展。
周一平指出,自古以来,中医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外商贸活动的重要内容,在东南亚、中亚、南亚等地区也早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民众基础,也传播到了183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
尽管近年来,中医药走出去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但在周一平看来,由于各国立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信仰各不相同,因此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现代中医药研究方法学和国际标准规范尚待建立;中医药面临越来越多的法律障碍和贸易壁垒,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进展缓慢;面向国际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队伍缺乏等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国内中医药事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尚显薄弱,‘走出去’的基础有待加强。”周一平说。
周一平还指出,中医在国外的诊疗水平还是参差不齐,甚至国外以“医院”形式存在的中医机构寥寥无几。同时,人们在中医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套用西医的评判标准存来评判中医是有问题的。同时,现有外向型合作机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团队尚未形成,中医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今年年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发布《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这份《规划》提出了坚持“依托优势,服务大局;政府引领,市场运作;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联动,内外统筹”的基本原则,未来将着力加强中医药国际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医药国际教育及文化传播体系建设、中医药国际科技体系建设、中医药国际贸易体系建设等。
周一平建议应支持当地的华人中医医师开设合法的中医院所,这些院所可以与国内中医院校、中医药专家合作,联合培养中医人才,甚至可以在当地打造集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的中华医药示范园区、示范点,为21世纪新丝绸之路打造一种新的“驿站”。
当天,周一平还与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服务贸易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一带一路”国际联盟副主席尚力,全国名中医原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严世芸先生,中国亚太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王曙光,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峥涛、广东分子态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粤生、置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陶峰等行业人士就“中医药创新发展”进行相互探讨。
专家们一致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创新分子中医药提取技术及创新金融也将为现代中医药发展并走出国门提供更好的载体。论坛上,申圆通宝健康财富投行平台也正式启航,助力中医药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