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江涛
当游客步入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市东大道900号的伊士曼之家国际摄影博物馆时,考虑周到的讲解员总会在博物馆会客厅把前来参观的孩子支开,向留下的成人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1932年3月14日,78岁高龄的伊士曼先生邀请一些朋友到自己家中。几句寒暄之后,他让朋友们暂时回避。几分钟后,他拿出一把手枪对准心脏,‘砰’地一声闷响后随即倒地。闻声寻来的管家在慌乱中找到一张字条,上面写道:‘朋友们,我的事业已尽——那还等什么呢?’这简短的问句便是著名的柯达公司创始人乔治·伊士曼最后的遗言。当他的遗体从其故居中被抬出时,乐队演奏的是出殡标准的罗马进行曲。”
在法国人路易·达盖尔发明照相术的一百年后,伊士曼遗言中提到“已尽”的事业其实才刚刚起步。在伊士曼去世后的半个世纪内,柯达公司开发出全球第一款取得商业成功的彩色胶片,并于1935年开始上市。在1963年,柯达所研发的“instamati c”系列傻瓜相机在短短的十年内售出近5000万台。1966年,美国国家航天局的月球轨道1号飞行器用柯达胶片记录了宇航员约翰·格林的太空之旅。1994年,柯达快速彩色冲印店进入中国市场,并迅速扩张。到2003年,有近8000家的柯达冲印店布满了国内的大小城市,成为中国家庭乃至社会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创立于1881年,伊士曼柯达公司不但大大简化了照相技术,改变了人们纪录影像的方式,它在商业上的成功使得罗彻斯特这个小城名声大噪。在柯达公司百余年的历史中,罗彻斯特成为世界光学仪器以及成像技术的中心,占地仅30多平方英里的城市里坐落着众多著名公司的全球总部。一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品牌,譬如雷朋太阳眼镜、博士伦隐形眼镜、施乐复印机等,都是在罗彻斯特发明并制造的。伊士曼生前热心于教育,特别是音乐以及工程制造,他所捐助的学校中包括麻省理工、罗彻斯特大学、伊士曼音乐学院等著名高等学府。
不幸的是,由于数码相机的快速崛起和手机行业的市场入侵,伊士曼公司于2005年亏损近1.42亿美元。在布什政府所倡导的经济政策下,大量无视员工福利的竞争者公司占得上风,与此同时柯达公司盈利继续下滑,并最终在2012年申请破产保护。
2007年6月30日,在上百个相机以及摄像机的镜头前,位于柯达工业园的9号大楼在爆破声中轰然倒地。前来观看的人群里有罗彻斯特的当地居民,也有来自全球各地的胶片摄影爱好者。当然其中最为悲伤的可能是柯达的退休员工,如此目睹一个时代的结束。或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愤慨和讽刺,不知是谁请来了一位小丑,爆破那一瞬,在寂静的人群中欢呼“卟呀!卟呀!”。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包括23号大楼在内的其余工厂纷纷倒地,柯达公司同时也关闭了位于加拿大和全球各地的胶卷胶片生产基地。“朋友们,我的事业已尽——那还等什么呢?”可能是高龄病危的柯达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记忆和决绝。
几天后,在摄影家罗伯特·布雷的暗室里,浸透在药水中的一卷卷胶片才刚刚开始显现爆破当天的画面。在2005年到2010年间,布雷利用手中的胶卷相机记录下了柯达公司全球的胶片工厂。2014年9月,他的摄影展“消逝的黑暗”在伊士曼之家博物馆开展,一张张照片中人们看到了时间寂静流逝的痕迹,也看到了数码图像无法引发的情感。在展览的留言版上,一位游客留下了这样的感叹:“胶片让这个空旷的世界显得拥挤。感谢胶片让我们不觉寂寞。”正如罗兰·巴特在《明室》中所说,“胶片是一种充满扩张力和重量的证据——它所描绘的并非一种表象,恰恰相反,那是一种存在。它是一种奇怪的媒介……一种关于时间的幻觉,那些曾经存在的,都已不在;一种近乎疯狂的图像,被现实磨擦着而散发热量。”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