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自撰简历
■宫立
近见黄裳毛笔书写的简历。黄裳于1953年填写的这份简历,对于了解其具体生平尤其是学生工作经历,对于编纂其年谱,均具重要文献价值。下略作释读。
籍贯:山东益都 黄裳祖籍山东益都,即今潍坊青州。黄裳到过多地,写过很多游记,但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和抒写“老家”——山东。1989年11月,七十岁的他与老伴第一次回山东。从《还乡日记》看,他在济南、曲阜、泰安、青州、青岛等地待了十天(1989年11月3日至11月12日),并且直到1990年5月3日才写毕这十一篇日记。他在日记中说:“说来也惭愧,我虽然号称山东人,填写履历时也大抵如此写,可是出生地却在河北,老家一次都没有回去过。每一想起,总不免歉然。现在总算有机会回故里一转了,正是值得高兴的事。”黄裳生于河北省井陉煤矿,其父是矿务局工程师。
1934.1 在天津南开中学初中一年级黄裳在《天津在回忆里》说:“天津,对我来说实在是应该算作第二故乡那样的地方”“前前后后我在天津住了大约十年,度过了最美好的少年时光。”在天津公学读小学。在天津南开中学呆了五年。他多次给南开的校刊《南开初中》和《南开高中》投稿,“有书评,有游记,有译文”, 可惜《来燕榭集外文钞》只收了一篇,即《旅绥杂忆》。笔者最近找到一篇,即《最近翻译界的辩争》。
1938.8 抗战大暴发,来到上海;1939.10 在上海入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工科;1940.9 交通大学电机系一年级;1942.11 由上海入重庆 证明人黄宗江;1943.3 入重庆交通大学机械系 南开中学被日寇炸毁后,黄裳至沪“继续在上海中学就读,后来又考入交通大学的电机系”。珍珠港事变后,“学校从借用的震旦大学搬到中华学艺社,教室宿舍局促在一起,有屡屡听课,开学无时”。这时的黄裳“已不大听课”,要么去图书馆看书,要么和南开的同学兼好友黄宗江等在一起游玩。上海呆不下去了,黄裳、黄宗江、宋淇、周杲良商定入蜀,“我和宗江是在‘一二·八’周年的日子离沪的。路上走了一个多月,1943年初到达重庆。”
1944.1 被征调,作译员;1945.9 译员解散;1946.1 由昆明到重庆任文汇报特派员 证明人柯灵;1946.7 由渝飞沪,上海文汇报记者;1946.8 文汇报驻南京特派员 证明人柯灵;1946.10 上海文汇报编辑 1944年初,黄裳被征调往桂林、昆明、印度等地任美军译员。回国后,被分配到贵阳,然后是解散、复员。在重庆九龙坡的交大宿舍住了许久,此时《周报》创刊,柯灵来约稿,黄裳开始写《关于美国兵》的连载。黄裳回忆:“不久,由柯灵介绍,我进了《文汇报》,成为一名记者。参加了政协会议、整军方案的签字仪式……最后回到上海,转赴南京,依旧是一名记者。晚上用长途电话向上海报头版新闻,白天则是跑新闻……不久,我又被调回上海。”在《记忆的碎屑》中,黄裳的回忆更具体:“我与柯灵交游颇早,最初是副刊编辑与投稿者的关系……1945年抗战结束,我滞留重庆,待机东归。此际柯灵介绍我加入《文汇报》,只寄来一盒《文汇报》特派员的名片,不支薪,以通讯稿计稿酬。与此同时,他和唐弢合办《周报》,也以旧友关系频频向我约稿、催稿,我确也写了不少。其时家母弱弟留居沪上,生计艰难,不能不拼命写稿,以济家用。稿费亦由柯灵转交。”
1947.5 文汇报被封,入中兴轮船公司作文书,直至1952.7 黄永玉在《黄裳浅识》中回忆他和汪曾祺到中兴轮船公司找黄裳的情景,“看样子他是个高级职员,很有点派头,一见柜台外站着的我们两人,关了抽屉,招呼也不用打地昂然而出,和我们就走了。曾祺几次背后和我讲,上海滩要混到这份功力,绝不是你我三年两年练得出来的。我看也是。”那时的黄裳收入颇丰,除了在中兴轮船任高级职员,还写文章搞翻译,给一个考大学的青年补习数学。
1949.5 文汇报复刊,仍入文汇报(兼职);1952.7 借调至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任编剧 证明人黄宗江;1953.3 上海剧本创作所 1952年夏,黄裳被借调至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任编剧,写成戏剧论文集《西厢记与白蛇传》。1953年春,被调到上海剧本创作所(该所属中央电影事业管理局领导,承担上影生产所需要的剧本”)任编剧,编写了《盖叫天的舞台艺术》纪录片及故事片《林冲》。据简历可知,黄裳职别为基本编剧,等级是6,薪资数额是570元。
在“有何主要创作”栏中,黄裳提到“《一个平凡故事》(译)”,表述不太完整。冈察洛夫著的《一个平凡的故事》由黄裳翻译,1952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