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桉在上海健康医学院与同学开展照护训练。 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语速不快、思维清晰,二十岁的曾小桉利索地盘起一头黑发,身着上海代表团定制的紫红色实训服,透出同龄人少有的稳重。年纪轻轻的她,有着多重身份,既是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的新科冠军、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大四学生,也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实习护士。
摘金后,她马不停蹄地投入实战学习。每天从家到实习医院,往返约3小时,她全都咬牙坚持,只为积累足够的“照护数据库”,精进护理方法,因为,她的下一程目标是在法国里昂举办的2024年世界技能大赛,“时间很紧,我得跑起来”。
观察力:排球队长练就火眼金睛
同学们眼中,曾小桉宛如一名“六边形战士”,几乎没有问题能难倒她。因此,班级中年龄最小的她,常被唤作“曾姐”。
在此次大赛中,哨声响起,她抽到考题——照护阿尔茨海默症病人。这类病人尤其考验照护者的沟通技巧,尺度拿捏并不容易。
由于疾病对大脑神经的损伤,面前这位老人的记忆停留在年轻时,嘴里不时嘟囔着要去接女儿放学,且情绪逐渐焦躁。细心的小曾脑海中闪过赛前五分钟踏勘场地时,曾见到过一个音乐播放器。她打开了播放器,用音乐成功转移了老人注意力,令其逐渐平静下来。
帮助小曾屡屡顺利过关的敏锐观察力,或许与她的爱好相关。在学校,她是女排队长。比赛时,对手们的任何动作细节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只有用心捕捉到对方的防守弱点,才能一击即中,赢得胜利。”
自省力:观察对手以此提升自己
提早完赛的小曾有个习惯——留在赛场上观摩对手表现,从中发现其他选手优缺点。
河南代表团的一位选手令她印象深刻。面对患有心理疾病的照护对象,这位选手话不多,却全程竖起大拇指,比出鼓励支持的手势,对话沟通时,也会低头倾听,动作轻柔。小曾不禁联想到自己。在安抚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过程中,她习惯用双手搭在对方肩膀上。“如果把这个动作换成紧握对方双手,或许更有力量,能在情感上打动照护对象。”她默默记下这一细节,并把它添入照护计划中。
自省力是健康照护师的重要素质。照护对象的需求在变,服务者的理念也要更新,“不能只提表面问题,要站在照护对象的立场,像手拿放大镜一样复盘所有可能导致对方生理、心理上不适的因素。”
自驱力:宝藏女孩收获意外之喜
带教老师眼中,小曾顺利摘金,源于从不放过自己的自驱力。
比赛项目要求全程英语交流,她便一头扎了进去,绞尽脑汁弄懂此前并不熟稔的医学英语词汇。当国内网站没有明确注解时,她便四处搜寻海外文献网站,拒绝一知半解,一定要刨根究底,准确了解每一个照护动作的细节、角度。
朋友眼里,小曾是无所不能的“宝藏女孩”。钢琴、排球、绘画……各类兴趣爱好信手拈来。对于生活的热爱,也给她带来了意外之喜。比赛现场,有一个赛程需选手自绘海报,小曾的绘画功底派上了用场。小曾抽到的题目是绘制帕金森患者的经典症状、伤口护理方式等。短短半小时,从绘制框架到填色补充,小曾不慌不忙地完成任务,甚至预留了时间来“查漏补缺”。
作者:王嘉旖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