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在四川省江油市,教孩子们在野外观察自然。(均受访者供图)
日前,正在徒步穿越中国的美籍旅行家、作家保罗·萨洛佩科参加了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主办的“临甲7号沙龙”,分享旅途中的感受与故事,引起很多人的好奇。
他走到哪儿了?他为什么要走?他怎么还在路上?
正当大家都在“找”他的时候,保罗却“失踪”了。记者多方探寻得知,他一头“扎”进北京安定门北新桥附近胡同的平房里,把手机扔在一边,每天对着电脑伏案工作8到10个小时,完事再去健身房锻炼保持体力……暂时过上这样“平淡”的生活。
“我正在写一本书,关于之前从非洲徒步到中东的见闻。还要查阅有关东北的资料,为接下来做准备。大概8月中旬会再出发。”接受采访的保罗,语速缓慢,语气平和,没有想象中冒险家的那股激情,大概就像他所热衷的超长距离徒步,相比一时的冲劲,以年为单位日复一日的坚持更加重要。
2013年1月,保罗开启了他的全球徒步之旅,从非洲出发,穿越中东、中亚和中国,进入俄罗斯,再由北向南穿过美洲大陆,最终到达南美洲最南端,全程超过3万公里。
2021年秋天,保罗抵达云南,开始在中国的旅程,计划沿“胡焕庸线”,走过云南、四川、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0个省区市,直至中俄边境。
看不同的景,见不同的人,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自称“我是一个猎人,狩猎的是故事”的保罗,依靠徒步这种原始的方式搜集信息,再用现代人能听懂的方式去讲述。
▲保罗参加“临甲7号沙龙”。
像祖先那样拥抱“偶然”
每次徒步都是精心设计的吗?答案:是,也不是。
出发前,保罗都会做好准备,包括后勤物资,还要查阅很多资料,但等迈开脚步后,又时常可见一些“走到哪儿看到哪儿,哪儿有热闹往哪儿看”的率性而为。
甚至,连沿着“胡焕庸线”穿越中国这个重要的决定,都源自一次“意外”。
“当时我在缅甸,正计划在中国的徒步。可中国实在太大了,我就在中缅和中俄边境之间画了一条直线。画完发现,几乎与‘胡焕庸线’重合。”大概是担心这个解释听起来有些草率,他强调说,“这是一次令人愉快的巧合,我的徒步离不开‘巧合’和‘偶然’”。
这背后的逻辑,是保罗试图某种程度上“复刻”人类祖先向世界各地迁徙的历程。祖先追寻的是食物与水源,他追寻的是有趣的故事,同样都交织着“必然”与“偶然”。
在各种机缘巧合的“助推”下,他爬上一段没有修缮的长城,目睹历史上最著名的人造建筑随着时间侵蚀逐渐与周围山头融为一体。他在黄河边露营,沿着黄河漫步,向当地村民请教历史与农业知识。他见识了节假日期间五台山上人头攒动的热闹场景。他体验了秦岭南北两侧在文化、地貌乃至生物多样性上的巨大差异。他还开心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愿意从东部前往西部徒步旅行,身体力行发现祖国的美丽,“这和我的徒步项目相互呼应”。
同样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不同地区人们身上一些共同的品质,譬如:开放、包容,以及愿意给予外来陌生人温暖和友谊。
▲保罗在秦岭徒步。
“人”才是最终的目的地
穿越中国的方式可以有很多,搭飞机、坐高铁,何必非要徒步?
保罗不排斥现代交通工具,爽快承认它们的便捷高效。
但他坚信,对于一个“搜集故事、讲述故事”的项目来说,有必要站到高速运转的互联网“背面”去,放慢节奏,用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四处张望,才能重新发现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只有靠步行,才能看清方言、美食等如何一点一点发生变化,才能看清世界是如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坐飞机或高铁,看不到这个变化的过程。”
为了更加清晰地描绘出这条渐变曲线,保罗在所有的徒步中,都有个很有仪式感的动作——每走过100英里(约160公里),就会拍一张照片、录一分钟音频,再随机采访一位路人,问三个问题,你是谁?来自哪里?要去何方?
通过这三个近似“查户口”的问题,保罗想找出一个答案:为什么时至今日,人们哪怕有稳定的工作、富裕的家庭,依旧会焦虑,依旧会像祖先那样不断迁徙,“总是眺望地平线,试图寻找山那边的东西”。
据悉,等全部徒步之旅结束后,保罗计划将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故事、面孔、声音和景象拼接在一起,组成“人类大家庭的全景图”。
就像他常说的那句话,“我走过的所有路让我懂得,‘人’才是我的最终目的地”。
▲保罗在河北省涞源县境内。
参与策划的展览正在上海展出
因为远离“胡焕庸线”,保罗的徒步计划里没有上海,但他对这座城市不陌生。
“我第一次到中国,先在上海待了一段时间,为徒步做准备。像所有其他国家的游客一样,上海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保罗对上海不吝赞美之词,认为它充满国际化元素,全球人才在此汇聚带来的无穷想象力和创造力,让这里成为一座令人激动的全球学习和文化中心。“这里的大街小巷值得闲逛,没准在哪个角落,就能发现一家正宗的墨西哥餐厅,还能欣赏到一场精彩的弗拉明戈舞表演。”
由保罗参与策划的“徒步中国:未曾讲述的故事”多媒体展览,眼下正在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展出。参展艺术家们通过三弦琴、东巴书法、摄影作品、标本盒、写生插图等创意作品,展示中国不同地域的文化与自然景观。展览吸引了校园内外不少关注,并将持续展出到8月中旬。
但他也坦言,相比节奏偏快的大城市,践行“慢叙事”理念的最佳场所,或许是更加广袤、缓慢的乡村地区。
“我以前住在大城市,过去10年也走过很多国家的大城市,充满活力。我不反感城市生活,但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生活节奏,如果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内心世界,容易让人觉得疲惫。”
他不掩饰自己对行走在乡村的偏爱。
“在乡村徒步,心情会更放松,和当地人的互动也可以更加生动、深入。”
▲保罗在黄河边徒步,途中采访牧羊人。
伙伴的加入让徒步更精彩
如果想走得快,孤身上路。如果想走得远,与人同行。
在中国,先后有数十位志愿者作为“徒步伙伴”加入保罗的旅行,他们共同克服困难、合作互助,让徒步变得更加精彩。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新是与保罗交情最深的伙伴之一,不仅在四川、陕西、山西、河北等地多次作陪,保罗“蛰居”北京时两人还经常碰面,为后续的东北行程做准备。
罗新说,每位伙伴都有自己的价值,是翻译、向导,也是讲故事的人。他对徒步最大的贡献是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此刻”的基础上为保罗讲述同一个空间的“往昔”。
今年3月,他和保罗沿着黄河走到无定河口附近,众人为河口峡谷罕见的壮美所震撼。罗新告诉保罗,除了美景,历史上这里还曾位于游牧和农耕文化的交错线,有和平也有战争,唐代曾有一首著名的诗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听完罗新的翻译,保罗连连感慨,人们对战争的反思让文学变得更有价值,他要把这首唐诗记录到自己的游记中去。
另一位重要的伙伴杨文斗,他从云南腾冲陪伴徒步至大理喜洲,为保罗在中国的徒步开了个好头。在保罗眼里,这位白族汉子给了他家人般的感觉。“走到杨文斗的家乡时,我遇到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孩子亲切地叫我‘叔叔’。因为这些伙伴,让我觉得从一个‘家’走到了另一个‘家’。”
▲保罗与上海交通大学沈剑教授在洱海生态廊道行走交谈。
承载了很多人的“诗和远方”
网上网下翻了一圈,发现保罗徒步穿越中国这件事情,保持着“低调却被关注”的有趣状态。
说低调,因为他的各种社交媒体更新不算频繁,隔三岔五才发一条关于徒步的内容。急性子的网友,留言问得最多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时候更新”,另一个是“什么时候走到我家乡”。
但同时,保罗又始终被关注着。跟拍他徒步的纪录片《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第一季去年上线后,收视率高涨,收获多个奖项,并面向国家地理频道覆盖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讲述真实、鲜活的中国故事。纪录片第二季预计今年9月推出。
没有太多大张旗鼓的宣传造势,为什么大家爱看保罗徒步?
“保罗喜欢走古人走过、留存至今的道路,这些道路很多都藏在大山和乡野之间,对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诗和远方’,看保罗徒步,听他慢悠悠地讲述沿途动人的故事,大概是对这个愿望的一种投射吧。”纪录片导演王向韬这样分析道。
作者:叶松亭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