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食堂推出智能取餐流线,用餐人员按需取量,力争“光盘”。
机关食堂一顿饭,怎么吃得对味又节约?
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食堂,两条智能取餐流线上的菜品色香味俱全。一道杏鲍菇牛肉,青椒、杏鲍菇色泽分明,肉汁浓厚惹人垂涎,正要舀起满满一勺,绑盘机上实时跳出卡路里摄入量,一时让人“下不去口”。
自助取餐,反对浪费的关键在“按需取量”。闵行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探索亮出“卡路里”,颇见成效。目前,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入驻多个政务服务窗口单位和多家相关配套企事业单位,食堂为职工提供早、午餐服务,日均用餐约900人次。虽保留有人工点单窗口,但通常近三分之二的用餐职工选择在智能取餐流线上消费。“同等体量的食堂一般要使用两个泔脚桶,这里只需一个。测算食品浪费系数控制在0.15以内。”闵行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中心主任张少峰这样介绍。
反对“舌尖上的浪费”,闵行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巧思贯穿于“一餐饭”的各环节,比如设置菜品智能称重付费、设计能自动出水清洗餐盘湿垃圾的水槽、安装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设备……眼下,这套行之有效的系统将适时予以推广,助力精益管理、节粮减损。
把控“按需”,实现源头减量
职工薛女士对“智能取餐流线”上线前后的变化颇有体察。她平常饭量不大,以往在食堂打饭,标配是两三个菜加一碗米饭,“遇上胃口不好,要和打饭阿姨沟通‘减量’”。“智能取餐流线”让她觉得添了方便。
装有芯片的托盘,整齐地码在流线边上。薛女士只要将托盘放上感应区,对着显示屏刷脸。通过后台识别系统,托盘和她的员工账号自动绑定。自助选餐过程中,每道菜品前都有智能绑盘机和智能称重机。显示屏根据称重,实时显示消费金额、摄入的卡路里。每道菜品以50克为最小计量单位,薛女士按需按量取餐后“刷脸”即可完成支付。
菜品信息呈现得详细:包括口味,主要成分及热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主要营养素,“便于我自主选择,能吃多少拿多少,避免浪费”。
这套数字化体验由闵行后勤管理有限公司打造。总经理杨佳杰提及,“智能取餐流线”刚上线时,取餐队伍移动得慢,用餐职工都在看“卡路里”,“这说明‘卡路里’的显示契合追求科学健康饮食的大众心理,确实能助力把控按需按量取餐。”
根据就餐者的食量需求以及日均菜量的差异化,食堂适时推出小份菜、半份菜,引导职工按需按量点餐。
高效分类,提升处理效能
对“按需按量”的精准把控促就了“光盘量”的增多。当然,对于制止餐饮浪费远不只用餐环节:垃圾分类以及食堂餐厨垃圾的处置也是重要一环。
食堂餐盘收集处,筷子、调羹和干垃圾3个分类点标识鲜明,唯独不见湿垃圾点位。一条长长的水槽解答了疑惑:餐盘里的残羹剩饭因较强黏滞性,难以完全倾倒,槽内的自动出水装置迅速清洗餐盘,将食物残留冲入凹槽收集。
“常规倾倒餐盘垃圾,很多职工又是敲桶边又是用手扒拉,用力不当还会沾到身上。”杨佳杰说,智能化清洗水槽解决清盘之难,也高效收集了湿垃圾。
那么,高效收集的湿垃圾去哪儿了?
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大楼外的垃圾箱房内,有一台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装置。“通过生物发酵将餐厨垃圾处理为可再利用堆肥。占地面积小、处理时间短、无二次污染,有效降低餐厨垃圾外部收运量。”张少峰介绍,设备每月进料总量约6吨,出料总量约0.6吨,生物肥料主要用于服务中心内部及外围绿化养护,“有时候会分装成小袋,送给喜欢养花弄草的职工,他们普遍反映肥料质量高,植物长势喜人。”
作者:苏展
编辑:傅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