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见绿、远眺摩天轮,74岁的王阿婆每天清晨总会看到如斯美景。在考察对比了多家养老机构后,她终于下定决心,选择位于顾村公园畔的新设养老院——欧葆庭顾村国际颐养中心。
该养老机构隶属于欧葆庭集团。这是一家成立于1989年的老牌养老服务企业,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经营的机构遍布全球23个国家。今天开业的顾村国际颐养中心是其在沪开设的首家养老机构。
“引入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品牌,不仅为丰富养老服务供给,更让大民生也能成为大产业。”顾村镇副镇长钱婷这样看待。近年来,作为人口导入区域,顾村镇吸纳了不少从中心城区迁居的老年人,老龄化比例接近37%。大量的老龄人口,带来多元个性的服务需求,倒逼着区域服务供给的提升。
欧葆庭顾村国际颐养中心就是“腾笼换鸟”的生动案例。其前身是一家针织厂房,随着行业迭代升级,企业产出有限、发展后劲不足。在相关单位的支持鼓励下,这一地块留作发展品质养老。“养老本身是朝阳产业,又能反哺一街之隔的科技园区,让来此打拼的年轻人不必顾虑父母的晚年生活。”相关负责人认为,此次转型,需从区域更新发展的更高层级来看待。
高品质养老服务,怎样体现“物有所值”
“如今的养老并非越便宜越好,老人们心里都有本账,只要服务到位,他们愿意为高品质服务‘埋单’,”欧葆庭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柯烨明介绍,该集团进入中国市场恰逢第十个年头,此前多为合作模式,落地宝山的养老机构是真正首次以项目方式落地。“尊重老人、爱护老人”,柯烨明说,该项目希望将法式的人文理念注入养老服务之中。
步入机构,老人们能捕捉到种种“服务友好”的巧思。垂直电梯内,老人生活频次最高的一楼按钮被制成凸出的形状,方便老人寻找。重度失能老人的专属房间内,方便移位的天轨系统一路从卧室铺设到卫生间,让老人能以被温柔包裹地姿态轻松移动,不必担心过程中的二次伤害。卫生间内的地面,统统设置成无障碍的平面,方便轮椅推入。
不少老人更看重的还是院内的康复设施服务。以作业理疗区为例,数字化的认知障碍识别游戏,还能制定“一人一方”,专业康复师根据老人的不同情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局部练习,延缓衰老进程。
每天清晨,当王阿婆从15楼的景观房,远眺绿意葱茏的顾村公园,这位操劳了大半辈子的人民教师感慨,“养老服务也要物有所值”。
区域合作平台,养老资源流动互通
最终相中这家养老机构前,王阿婆曾实地考察过浦东、奉贤、金山等地的多家养老机构。“品质服务都在线,可惜太远了。”
放眼全市,依靠郊区的养眼好风光,高品质养老服务机构纷纷建起。然而,不少老人被远距离“劝退”。从市中心到郊区养老社区,单程近两个小时的路程,意味着老人需要远离熟悉的社交圈、重建人际网。
对王阿婆来说,位于顾村公园畔的这家养老机构搭乘地铁八站直达,距离刚好。此外,毗邻的华山医院北院等医疗资源都是其加分项。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王阿婆的老伴没被说服,认定养老机构不如家中自由,“怕被管住”。于是,阿婆一人独自先来体验,每天,她都与老伴同步美景,期待能说动老伴。
相较于王阿婆,在香港居住多年的陈阿婆经历的“断舍离”更彻底。
这两天,她正忙着整理在香港的住房、产业。她说,等一切安排妥当后,下半生便托付在这里了。生性洒脱的她,不愿给子女增添负担,想在生活尚能自理时好好安顿余生。恰逢老友推荐,她便相中了这家养老院。“人老了,最怕孤独,有熟悉的人在这里更安心”。王阿婆也抱着类似的想法。“年轻时给学生规划,退休了也要为自己的人生提前安排。”
随着欧葆庭顾村国际颐养中心的正式开放,顾村镇域内拥有近10家养老机构,呈现梯度化的养老服务供给。眼下,顾村镇还正在积极撬动供需精准对接,建立区域化养老资源合作交流平台。“一方面,让不同养老机构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也让老人之间能充分交流沟通,扩大社交圈、实现活力养老。”相关负责人这样注解。
作者:王嘉旖
编辑:苏展
责任编辑:何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